“編劇之夜”第三年:重塑生產關系,編劇不再單打獨鬥
1年前

深響原創 作者|祖楊


是時候重新審視編劇的重要性了。

五月份,爲抗議薪酬不公,數千名好萊塢編劇走上街頭,發起了轟轟烈烈的罷工潮,罷工帶來的後果正在侵襲好萊塢:大量脫口秀、美劇、電影生產陷入停擺,預計造成經濟損失超100億美元。

不重視編劇的“苦果”,國內影視業早已嘗過。行業不規範時期,IP和流量明星的光環遠超內容,編劇明明是內容生產的核心,但話語權和收入最低,項目中人人都能插一腳改劇本,過億票房到手的收入僅有幾千元,種種亂象也加劇了影視泡沫膨脹。

但現在,伴隨着亂象出清,影視創作回歸到了好故事本身,編劇也愈發受到產業各環的重視。觀衆开始將目光聚焦到編劇身上,並深知劇本才是內容的靈魂;影視行業也在大力扶持新編劇人才,發起各類計劃和組織活動,讓編劇能被更多人看到、肯定。

愛奇藝主辦的“金豪筆編劇之夜”,便是首個將聚光燈照向編劇的榮譽表彰活動,對編劇們而言,這裏不僅僅是一場儀式、一場典禮,更是難得的一次相互交流、對外發聲的機會。就像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顧問、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在第三屆“金豪筆編劇之夜”上所說的:編劇之夜已經成了一項常規性活動,它讓業界明白了真正的核心生產力在哪裏。

從第一年主張關注、尊重編劇人才,到第二年讓更多人聽到編劇的聲音,再到第三年和編劇共同成長、相互成就、合作共贏,三屆“金豪筆編劇之夜”記錄下了編劇話語權的升級,也折這三年裏影視生產邏輯的變遷和重塑。



從“單打獨鬥”到“合作共贏”


不確定性彌漫、長短媒介競爭加劇、觀衆喜好再次更迭……過去三年,是國內影視行業巨變的三年。

2019年《中國編劇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國內有超14萬編劇,但每年有作品播出的編劇僅有3%。“內卷”本就激烈,超一半編劇又是單打獨鬥狀態,影視生產的不確定也讓編劇們被看到、被關注的希望變得更渺茫。

這樣的情況下,“編劇之夜”的誕生給編劇行業帶來了一絲暖意。不同於導演、演員,編劇是一個“孤軍奮战”的工種,很少有和業內同行交流的機會,而“編劇之夜”能讓編劇們相聚在一起,彼此交流、聆聽建議,找到更清晰的創作方向;而且,作爲面向全行業的榮譽表彰活動,“編劇之夜”的視角也更寬廣,獲得榮譽的作品不僅有大衆主流向,還有很多小而精的作品,新人編劇們也會因好作品而獲得被更多人關注的機會。



讓創作者被看見,是改變的开始。2021年,影視行業加速內容生產變革,回歸內容、健康發展。在這一年,IP劇數量下滑、原創數量增加,沒有流量和IP加持的“小而美”成了當年的爆款敘事主线,現實題材、主旋律也能靠優質劇情脫穎而出。

劇本回歸到了原本的位置,編劇也從幕後來到台前,成爲了輿論的主角。觀衆在看到預埋的劇情伏筆、台詞金句後會主動在彈幕或社交平台表白編劇,並把優秀編劇看作劇集的品質保障;同時市場上也出現了《一年一度喜劇大賽》這樣以編劇爲主角的節目,全方位呈現編劇們的幕後工作日常。

來自市場和行業的重視,增加了編劇們的底氣和信心。2021年“編劇之夜”上,《大江大河2》編劇唐堯曾分享道:“每個人的精神狀態和五六年前不一樣,在和制片人聊天、介紹自己的項目時,都底氣十足。”每一位編劇也愿意將“編劇之夜”看作一個向行業發聲的舞台,紛紛提出訴求、獲得認同,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李劍平在現場呼籲給動畫編劇提供特殊的鼓勵和支持,改善動畫編劇人才短缺、爲愛發電的困窘。



影視內容改革一直持續到2022年,這一年對影視行業而言是特殊的,在降本增效的主題詞下,長視頻內容策略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從供給側進行調整,加碼頭部內容,砍掉腰部、低效內容,以實現效率精進。

成績顯而易見。注水劇、噱頭劇明顯減少,內容精品率提升,雲合數據顯示,2022年上新國產連續劇同比減少42部,上新劇豆瓣均分從5.7分提升到6.2分。電影行業的元氣也在逐步恢復,從开年至今新影片定檔不斷;國產動畫的題材也愈發多元,IP开發走向更深處。

影視行業的強勢復蘇以及優質內容的接連湧現,讓“生產源頭”編劇的自我價值和創作積極性進一步提升。今年“編劇之夜”上,《神瀾奇域無雙珠 無雙篇》編劇鐘林在獲得榮譽時感嘆道:我想告訴我的家人,我在外面做編劇,我不是幹詐騙的,我也不是幹傳銷的,編劇是一個很好的職業!這段真情流露的發言也引發了台下同行們的“感同身受”。

好的創作者能帶來優質內容,優質的內容又能反哺創作者。內容和人才的良性循環讓行業及平台意識到,和編劇共同成長,才會有更好的內容未來。舉辦三年的“編劇之夜”,實則就表明了對編劇的一種持續信任和肯定。此外,越來越多的行業協會也开始注重編劇的價值,今年四月份中國作家協會首次發起了“劇作家活動”,邀請各領域的優秀編劇來分享觀點。



回過頭來看,從讓編劇的聲音被聽到、到號召全行業尊重理解人才、再到主動攜手編劇共同成長,將“編劇之夜”每一年的主題串聯,可以明顯看到行業變遷與編劇話語權的聯系——當編劇深受重視,內容的好時代才會來臨。



平台提供沃土:人才棲息、飛輪轉動


在降本增效落到實處、影視生產回歸正軌之後,如今長視頻行業又邁入了一個競爭新周期。好內容始終是長視頻的命脈和本源,人才和團隊又是內容生產的源頭,因此在新時期,誰想要掌控更多的內容主動權,勢必要在人才建設和培養上下一番功夫。

“金豪筆編劇之夜”的舉辦就是視頻平台加碼人才布局的一個切面。前不久愛奇藝世界大會上,創始人龔宇宣布愛奇藝的內容策略轉變爲“高質量增長”,而實現這一策略的核心,就是重視內容創作者。“創作者是1,平台才是後面的0,一部作品能發揮出多大的能量,關鍵在於平台能爲創作者提供多少保障。”

在具體的方式方法上,無論是內容生產還是人才培養,愛奇藝也已確立了一整套思路和打法。

對於內容題材的拓展和布局上不設限,不同領域、不同圈層的創作者都有“平等地”被看到的機會。

回顧三年“編劇之夜”的榮譽名單,提名和獲得榮譽的不只有愛奇藝出品的劇目,而是面向全平台、全行業,既有院线電影、網絡電影,也有劇集和動漫,全域的視角也能感受到其對全行業人才的尊重。此外,愛奇藝也在積極挖掘各種創新且對影視發展有價值的題材,鼓勵和編劇一起共創,比如劇集領域覆蓋了現實、女性、愛情、懸疑等題材,同時還在探索“凝計劃”,進一步拓展歷史、革命等相對更重的題材,爲編劇行業提供優質IP。

落地到影視生產環節,平台也始終作爲創作者的“後盾”和夥伴,提供服務和資源扶持。

視角新穎的新作品能夠誕生,需要不斷成長的新生代力量。此前在和爆款創作者團隊對談時,不少創作者都提到了愛奇藝對新人的包容度與支持,編劇鐘林在寫完《神瀾奇域無雙珠

無雙篇》的劇本之後,身上只有11塊錢,對編劇職業的未來滿是迷茫,當時在愛奇藝主管動漫創投的楊曉軒看到了劇本之後,邀請其繼續創作,最終助推了口碑國漫的誕生。

新人編劇需要的是機會,成熟編劇需要的是充分的尊重,以及每一次創作的迭代升級。《狂飆》作爲今年的全民大爆款,大衆熟知的是這部劇的主創、主演團隊都在認真對待、打磨細節;而鮮少知道的是,《狂飆》項目從2019年籌備到2022年1月殺青,共耗時三年,平台一直給予充足的創作空間。盡管從商業邏輯上,盡早上线意味着能更快回報,但爲了好內容,平台還是爭取了更充分的創作周期,盡可能地減少創作者的遺憾。



不止於“一次性”合作,愛奇藝更是把新人挖掘、培養看作是長期事業。

好故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國內大多數新人編劇想入門卻找不到合適的機會,成熟的編劇缺少上升的職業路徑,最終導致行業青黃不接。

在這一方面,愛奇藝爲年輕的創作者搭建平台,與青年影視人共同成長。比如恆星引力在初創階段就與愛奇藝展开合作,雙方共同推出了《從前有座靈劍山》《怪你過分美麗》《蒼蘭訣》等優質作品。

對於想要“轉崗”的編劇,也會給予信任,如《卿卿日常》的導演趙啓辰,曾是《贅婿》的編劇之一,而這也是其首次執導長劇。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才和平台建立了“可持續”的合作關系,編劇從中獲得成長,愛奇藝收獲源源不斷的好內容。

平台和編劇的“雙向奔赴”下,好內容的飛輪也开始轉動起來。

對優質人才的加碼,讓平台獲得了內容上的回饋。目前在愛奇藝站內共有八部劇集熱度值破萬,均爲頭部精品內容,《狂飆》更是打破平台多項歷史紀錄,成爲全民大爆款;口碑層面,2022年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華語劇榜單中,有七部在愛奇藝獨播,其中四部是愛奇藝原創劇集。



好的內容是吸引更多用戶、提升用戶粘性的基礎。愛奇藝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Q1愛奇藝日均訂閱會員數環比淨增超1700萬,達到1.29億;落在商業層面,平台已連續六個季度實現運營利潤增長。

而來自於市場和商業上的回饋最終又會反哺到內容生產和創作者身上,長視頻的正循環就此形成。



內容創作是門手藝活,編劇從入門到煉成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在當下影視生產的新周期,編劇想要收到認可,需要耐得住寂寞、不斷打磨內容。對於視頻平台而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的培養和挖掘也是一項長期主義事業。“編劇之夜”只是一個开始,仍然需要平台和影視制作方持續地堅持,讓好內容源源不斷生產、讓優質的人才收獲應有的回報。

$愛奇藝(NASDAQ|IQ)$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編劇之夜”第三年:重塑生產關系,編劇不再單打獨鬥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62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