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27日,拜登政府宣稱,“印太經濟框架”14個成員國基本完成了“提高供應鏈韌性與安全”的協議談判,將加強芯片、關鍵礦物等基本材料的供應鏈,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美方此舉充分表明,其主導下的“印太經濟框架”充滿排他性、脅迫性和風險性,有違國際社會的普遍意愿和共同利益。
2022年5月,拜登在訪問日本期間宣布啓動“印太經濟框架”。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實際上卻是美國謀求地緣博弈、打壓中國、維護霸權的工具。無論什么名目的區域合作框架,都應該保持开放包容,而不是歧視排他。然而,美國政府多位官員公开宣稱,“印太經濟框架”是“獨立於中國的安排”,將用來“反制”中國不斷增長的影響力。所謂“提高供應鏈韌性與安全”協議也表明,美方只想以“印太經濟框架”爲借口,另起爐竈,謀求構建排華“包圍圈”,並在關鍵資源、技術領域鞏固自身霸權。
美方此舉再次暴露了其全球最大經濟脅迫國的本質。美方很清楚,在供應鏈上大搞“去中國化”,勢必要承擔巨大風險和高昂成本。對此,美國政府選擇脅迫其他國家一起埋單。近日,由於美光科技未能通過網絡安全審查,中國禁止關鍵基礎設施運營商從該公司購买產品。美國政府卻要求韓國政府,禁止韓國芯片制造商填補美光留下的中國市場空白。美國主導“提高供應鏈韌性與安全”協議談判,就是企圖將其對地區供應鏈的脅迫制度化。
亞太地區雲集了衆多制造業和貿易大國,各國在產業分工和貿易投資領域的相互依存度很高,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惠經貿關系。對於該地區大多數國家來說,中國是重要的貿易夥伴,如果在經濟層面疏離中國,將承受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還須看到,全球供應鏈的形成和發展是市場規律和企業選擇的結果,最安全的供應鏈就是开放的供應鏈。對供應鏈進行人爲幹擾和破壞,將正常的經貿活動政治化,才是影響供應鏈穩定安全的最大風險,將危及地區國家共同利益,美國也將招致反噬。不少人士對此都有清醒認識,美國商會等30多個團體近日發出聯名信稱,美國政府提案的內容和方向無法取得有意義的战略和商業成果,還會危及美國在各個地區的貿易和經濟利益。
當今世界正面臨一系列挑战,拓展和深化多邊和區域合作是應對挑战的有效途徑,也是亞太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美方以促進地區合作之名,玩弄地緣博弈、封閉排他的把戲,將對地區各國的合作發展成果和勢頭造成嚴重破壞,這種逆歷史潮流而動的行徑必將失敗。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 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印太經濟框架”充滿排他與脅迫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64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