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鏖战:阿裏雲再降價,1個月內4家廠商跟進
1年前

有雲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爭,而這一次是關於價格战。

最新消息是阿裏雲又降價了。

阿裏雲官網顯示,將對部分ECS產品進行價格調整,其中最高降幅達32.5%,新的價格將於6月6日开始生效。

在此之前,短短一個月內,已有阿裏雲、騰訊雲、京東雲等背靠互聯網大廠的雲廠商宣布降價,運營商也不甘示弱,移動雲、天翼雲等快速跟進。

圖源:圖蟲創意

“降價誰受益最大,優惠力度怎么樣,這些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但不管怎么說,降價對客戶總是好的。”近日,一名雲服務器代理商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成本是雲計算發展命門,站在雲計算客戶角度來看,雲雖然省錢,可這項开支是每月、每年必須的投入項,當企業感覺某家雲成本過高,便會選擇更便宜的平台。

如今,雲廠商們正圍繞着雲,上演一出又一出好戲,暗流湧動、暗藏玄機。

1月內5廠商降價

“是我們打響了降價的第一槍。”近日,一名阿裏雲員工對時代周報記者直言,因爲算力成本還有降價空間。

4月26日,阿裏雲宣布啓動“史上最大規模降價”,其中核心產品價格全线下調15%-50%,存儲產品最高降價50%。此後,阿裏雲再次宣布免費試用產品增加至80多款,其中包括雲原生、AI、安全等多個品類。

阿裏雲推倒第一張降價的多米諾骨牌後,幾家雲服務巨頭相繼跟進。5月16日,騰訊雲提出對多款核心雲產品降價,部分產品线最高降幅達40%,降價政策在6月1日正式生效。

5月24日,京東雲也表示开啓“全網大比價”活動,以阿裏雲、華爲雲、騰訊雲爲比價對象,承諾官網列表價按上述廠商最低價結算,實際成交價比上述廠商最低成交價再低10%。

互聯網大廠相繼加入降價行列,電信運營商也不甘示弱。5月16日,移動雲宣布將對多款雲產品降價,通用入門型雲主機、通用網絡優化型雲主機均降價60%,分別降至包年240元、806.4元;雲安全中心降價50%至包年360元;雲硬盤備份降價50%至包年7.2元。

同日,天翼雲打出核心產品讓利90%低至1折的宣傳口號。不到1個月時間,已經有5家主流雲服務商積極跟進。

圖源:圖蟲創意

“我認爲,這是一個信號,國內公有雲市場進入短兵相接的‘巷战’。”近日,雲計算領域資深專家、前互聯網大廠雲業務高管劉相君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劉相君認爲,各大雲廠商紛紛跟進降價,有市場競爭的原因,也有公司現金流、市佔率,以及客戶粘性的考慮。“雲計算這項生意最大的魅力就是復購率,它就像發電廠,生活中電從來不愁賣。也就說,可以參考過去幾十年電力市場的發展,雲計算將遵循相似的路徑”。

在電信行業分析師付亮看來,雲服務廠商降價,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規模經濟、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下降,其次才是市場競爭需要。

IDC中國研究經理崔婷婷持有同樣的觀點:隨着公有雲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資源池的不斷擴大、PaaS(平台即服務)和SaaS(軟件運營服務)產品的研發不斷投入以及客戶群體雲消費能力的不斷加強,頭部雲廠商在價格上有了更多騰挪的空間。

是噱頭還是真降價?

“如果你長期和互聯網大廠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你會發現離職率最高的,負能量輸出最多的,就是雲業務的員工。”從事獵頭工作超過15年的吳毅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正處於上升期的雲計算市場,行業天花板遠遠沒有到來,競爭異常激烈,雲市場裏常年處於炮火中的管理者,對數字極其敏感,對情緒卻頗爲冷漠。

競爭、規模、盈利是常年懸在頭頂的一柄利劍,價格战在雲市場也較爲常見。如今,雲廠商憑借技術儲備和規模效應,再次騰挪出新的降價空間,但是對於降價是營銷噱頭還是真讓利,仍有待觀察。

據了解,雲服務商在實際銷售中的價格並非官網標注的公开價格,而這意味着,爲爭取客戶,雲服務商在交易中往往都會給出遠低於標價的折扣價格。

此次雲廠商的降價潮有其新特點:一是低價策略想要獲取的用戶主要是中小型企業;二是不同的產品,降價幅度各有不同,但邊緣型產品的降價幅度最高。

“國內政企大客戶對上公有雲仍有疑慮,更傾向於做私有雲或混合雲,大型企業爲了數據安全,也會選擇私有化部署,所以中小企業才是降價的主要對象。”作爲阿裏雲、華爲雲、騰訊雲等互聯網雲廠商的代理商,祁進對行業格局熟諳於心。

圖源:圖蟲創意

“免費試用期也好,核心雲產品降價也好,主要針對的都是首次籤約的企業。”深圳某科技公司運維總監周申振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輪雲服務商爭相降價,瞄准的主要目標其實是首次籤約的企業,對成熟用戶吸引力並不大。

“得先把魚苗吸引進魚塘養起來。”周申振稱,雲服務的特點就是和服務商強綁定,難遷移。

其進一步介紹,公司團隊從2015年开始就使用某雲廠商的產品,“我前幾天才續約了其負載均衡(SLB)產品,價格一分沒降。”

此外,雲廠商降幅最大的產品或許不是企業剛需。“剛需與價格無關,價格影響的都是非剛需用戶和產品。”一家科技創業公司的CEO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據媒體報道,廣告詞上,動輒百分之幾十的降價幅度,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賺到了”,但事實上,雲計算產品的價格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去一些使用地區、使用期限等外部條件,回歸產品本身,各種規則、參數以及配置,都可能讓最終成交價出現大幅的波動。

是否擊中用戶痛點?

縱觀國內外雲巨頭的發展,谷歌2006年首次提出“雲計算”概念,但直到2022年谷歌雲才首次實現盈利;全球最大的雲計算服務亞馬遜AWS,也花了10年時間才實現盈利;而回到國內市場,大大小小數百家雲廠商中,僅阿裏雲一家宣布實現盈利。

盈利並不意味着高枕無憂,以阿裏雲爲例,數據顯示,2019財年-2022財年,阿裏雲業務的收入增速分別爲84%、62%、50%、23%(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後),呈逐年下滑之勢,到2023財年,雲業務的收入增速更是降至4%。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2年,天翼雲收入579億元,同比增長107.5%。聯通雲和移動雲同樣實現翻倍增長,聯通雲收入同比增長121%至361億元,移動雲收入也同比增長108.1%至503億元。其中,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的雲業務收入均突破500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稱,三大運營商發展迅猛在於,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政企客戶在採購時,對國資背景的優先級上調,因此大量的政企大單,落入到擁有國資背景的運營商雲手中,由運營商雲擔任總包的角色。

與此同時,電信運營商本身就擁有豐厚的硬件資源,掌握着全國54%的數據中心機房。此前出售給互聯網雲廠商的機房和網絡帶寬,眼下隨着“雲網融合”規劃的實行,這部分資源將更明確地轉化爲運營商雲的自身優勢。

國金證券研報數據顯示,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間,全國1億元以上政企數字化大單中國電信獲取104個,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分別取得68個與34個,阿裏雲只拿到9個。

焦慮的不止阿裏雲一家。根據調研機構IDC發布的《2022年下半年中國公有雲市場報告》,在IaaS+PaaS市場,阿裏雲市場份額從2021年下半年的36.7%減到31.9%,排名仍然保持第一;騰訊雲市場份額從11.1%減到9.9%,排名從第二降至第四。

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雲市場頭部玩家不得不陷入降價的貼身肉搏。在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高級分析師張周平看來,價格战只是短期內搏鬥的利刃工具,而差異化和創新才是雲計算產業在成熟期取得成功的關鍵。

近年來,隨着互聯網本身拓展步伐的放緩,互聯網在國內雲計算中的佔比开始逐步回落,政企、金融、零售等傳統企業成爲上雲的主力用戶。崔婷婷表示,公有雲大客戶來本身有一定議價權,除了產品價格外,咨詢、建設和運維服務同樣是重要的成本支出。

圖源:圖蟲創意

對B端用戶來說,比起價格,可靠的服務可能更重要。“未來的雲計算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圍繞生態系統而展开。雲服務商不僅要提供基礎設施和技術,更要打造差異化的產品與解決方案,滿足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張周平說道。

時至今日,雲廠商又一次來到關系行業命運的關鍵路口。下一步該何去何從?成爲擺在他們面前的新難題。

(文中劉相君、吳毅、祁進均爲化名)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雲上鏖战:阿裏雲再降價,1個月內4家廠商跟進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65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