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和朋友相約京西古道爬山,同行的哥們兒,和我推銷起了拼多多的“香”——十幾塊一根登山杖有多好用,頓時讓我這個拿了幾百塊登山杖的人有點不好意思了。
【1】
哥們兒曾經可是有名的戶外裝備黨,一身“鳥”(始祖鳥)。我問他爲啥“覺悟”了?他說也是從自己老婆那知道。小區裏,一些“爸爸”在家休息了,主婦們便交流起省錢的經驗。當然,我這個哥們沒必要省錢——二孩,無房貸學區房、稅後50多萬、老婆有工作。
他說,自己不是因爲省錢,而是想明白了——之前消費,是給人看的,覺得“省錢”是丟人、可恥的;現在消費,是爲疼自己,把錢花在刀刃。所以,有些消費,沒必要了,能用好用的就夠了,關別人屁事兒。他是一種新消費觀的代表,不是因爲收入減少不得不“消費降級”,而是把消費去魅了,不需要再給自己貼品牌的階層標籤。
在我看來,像我哥們兒這樣活明白人會越來越多,這是消費的必然規律,和經濟周期無關。
只有自卑的人才會找盡一切機會體現她自以爲的優越感——比如消費。而當下,消費者心理上已經站起來了,有自信了,才會找物有所值的產品,才會有老子疼自己不關別人的坦蕩。
【2】
我之前也和這些做消費品牌朋友溝通過,提醒他們已經把消費升級做窄了——只解決如何賣“更貴產品”的問題,而沒有賣“更好產品”的問題。
比“賣更貴”更寬闊的市場,其實是“賣更好”。
之前看過一組數據——在中國市場中,長期使用沐浴露和洗發水的用戶不超過50%,7億人口仍然在使用基於皁基的產品。如果我們爲這7億人提供了买得起的沐浴露、洗發水,那就屬於他們的消費升級。
殊不知,我們忽視的德克士、蜜雪冰城,在一些鄉鎮市場就是消費升級,因爲這些地方之前沒有炸雞、漢堡、奶茶。他們賣得更貴了沒,顯然沒有,但是對鄉鎮市場,他們供給的就是好——幾塊錢,就能追上“城裏人”有的體驗。所以,這些品牌如今過得也不錯。
一二线城市消費者要實惠,三四五线城市的既要實惠也要面子,能同時滿足這兩大群體消費者的需求,就是“賣更好”。
【3】
在和朋友爬完山之後,我去瞄了一眼拼多多財報。財報顯示,拼多多集團一季度實現營收376.4億元 ,同比增長58.2%。這個成績,對比整個互聯網、電商行業,都是令人驚訝的增長成績。未來,3~5年,拼多多國內電商再翻一倍,估計也是大概率的事件。
有人說,拼多多的好日子,是我們的苦日子,我反對這一個說法。拼多多,更大成功,還是因爲既滿足了三四五线城市用戶的消費升級,也滿足了一二线城市用戶的消費務實。
近幾年各地走訪,我目睹了拼多多對鄉村電商消費教育的習慣。拼多多最可怕的就是“實惠可靠”的心智。身邊無論大嬸大爺老哥小妹,都會先看拼多多,再看其他平台。在他們看來,拼多多不是“便宜、不夠好”,而是不僅實惠還可靠,如果有問題退貨也方便。
同時,我身邊的朋友們,一二线城市的主流人群,也越來越多使用拼多多,而且用過一兩次就會上癮,其它的購物軟件基本不用了。
能同時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拼多多是怎么做到的?
直到前不久,我看了沃爾瑪創始人老山姆的《富甲美國》,才明白——零售終局,在工廠、地頭,確定性的大規模訂單降低了成本,亞馬遜、山姆、Costco都是這么搞起來的。
原來,拼多多幹的事情,就是個开卷,可以抄作業的。一座座工廠、一個個原產地談下來,就成就了今天的拼多多。你說難么,就是這樣,但是做起來需要下笨功夫。
回家之後,我也买了根16.9的登山杖,用起來還真不錯。裝備黨,終究還是心虛。人家騎美團共享單車,都能遊西藏。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消費升級,只有拼多多搞明白了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65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