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首款MR沒打算走量,卻藏着供應鏈與生態的寄望
1年前

先定義共識、吸引生態,再探討大規模商用。

來源:21tech

作者:駱軼琪

編輯:張偉賢  盧陶然

圖源:圖蟲

對於消費者來說,蘋果的首款MR產品Vision Pro或許並不太具備吸引力,但對於產業鏈來說,卻頗爲激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不少涉及到MR產業鏈的公司,都認爲蘋果此番的發布,更大意義是在定義行業接下來的發展路线。第一代產品的核心作用在於其呈現出的最佳效果,而非銷售成績,吸引更大生態融入的動作才更爲關鍵。

“我挺關注這次發布會的,感覺過去幾年間,這款MR涉及到的技術、功能等方向已經大概被預估到了,功能本身沒有特別出乎意料。但從發布過程看,產品體驗應該是遠超其他同類產品,畢竟蘋果作爲消費電子的領先公司,通過這款功能完整的產品,是在幫助行業打造一個共識:到底產品應該怎么做、方向在哪裏。”3D傳感公司光鑑科技創始人兼CEO朱力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作爲蘋果公司早期3D項目負責人,朱力對蘋果的歷史發展及產品定義有其見解。“此前,相關技術在iPhone中已經陸續看到過,只是在系統性集成後,實現進一步的優化。但本質上,對於技術的要求並不存在明顯變化。”他對記者分析,在2017年初,就可以在蘋果的系列產品中看到相關產業鏈技術的影子,只是今天,這些以更成熟和更系統性的方式被整合進入MR硬件中。

回顧蘋果歷史上發布的經典產品,iPhone系列也是在第四代之後,才真正爆發出綿延至今的生命力。從這個角度看,MR產業仍然有較長一條路要走,在這其中更應該思考的是,在核心底層供應鏈角色沒有明顯扭轉的當下,參與者們該如何打好下一步的XR終端战?


MR的階段意義

毫無疑問,從售價看,蘋果首款MR產品Vision Pro就沒打算走量,更像是主要面向B端用戶。

“目前的產業現實是,如果蘋果不做這款定義型的產品,其他同業可能未必敢把所有功能都放進去。因爲每個功能都涉及到很高的成本,3000美元的售價也不是一般品牌消費者可以接受的程度。但一旦有了蘋果作爲標杆作用在,後續推動軟硬件生態,就有了更好的理由。”朱力如此告訴記者。

這種趨勢也體現在此前的手機內置元器件中。比如3D傳感器分爲不同技術路线,是蘋果率先採用成本偏高的結構光路线後,其他安卓陣營有所跟進,後續隨着各類軟件开發、應用場景的差異化,廠商間也有了不同的路徑選擇。

Counterpoint分析師唐叮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根據產業鏈端的反饋來看,預估這款蘋果Vision Pro的產量大約在30-50萬台,其發布的意義並不在於銷量或者營收,大概率主要面向开發者。隨着內容生態逐漸活躍,其他產業鏈環節也將漸趨完善。

這也側面顯示出,蘋果產品的高利潤令其可以拿出幾十萬資金給开發者嘗試探索應用場景和生態,而在這方面,安卓生態則相對謹慎一些。“不過吸引廣大开發者的動作,未必是專門爲Vision Pro开發,也可以基於安卓廠商,所以是可能把XR的整個軟件生態拉動起來。”她續稱。

當融合了更多產業鏈角色之後,再推出符合大衆商用市場需求的產品,才真正成爲應有之義。

“長遠來看,沉浸式體驗會很吸引人。現在要花3000美元購买看起來很貴,但如果這個價格來到1000美元,跟iPhone、Macbook Air等品類差不多,消費者是不是愿意嘗試?這其中的差距,就在於到底爲了實現更好的用戶體驗,愿意投入多少成本去實踐。”朱力對記者表示,回看蘋果此前一代顛覆性產品品類的發展歷史,從0到1的過程必然存在前期成本高企的普遍規律,往往第一代產品並不是蘋果在細分品類中最大量的一款,而需要是最完整、功能最齊全、最吸引眼球的一款。

一旦行業門檻被定義清晰後,供應鏈越來越多投入進來,成本就會下降,對後續產品的迭代將能夠精准優化方向。隨着明年蘋果這款Vision Pro开始量產商用,此後也不排除實現成本砍半的進展。

屆時再根據消費者的習慣,推出類似專業版和輕量級版本,類似今天iPhone的產品體系結構,或許就將真正开啓“空間計算時代”,甚至不排除可能會終結VR等過渡性產品類型。

唐叮也認爲,Vision Pro的發布可能顯示出,在XR的路线選擇上,蘋果更傾向於看好AR+MR,而不是VR。“產業方面預計蘋果到明年底將發布一款類似Vision Air型的產品,估計仍然不會特別便宜,但意味着將有更爲豐富的產品形態。”她進一步指出。


短期無法取代手機

豐富生態對於一個新品類而言幾乎相當於源頭活水。從蘋果此番展示看,其主要定位的場景是生產力工具相關,這也與定位遊戲爲主的VR終端有所不同。整體看來,XR短期無法取代手機站穩“下一代移動計算平台”的地位。

“我看完發布會後感覺,魔鬼都在細節中。”朱力感慨,此前他曾用過已經上市商用的部分XR類產品,但很快便被闲置。這是因爲其中如頭戴、鉸鏈、與面部匹配等諸多細節都相對粗糙,影響了最終的體驗效果。“雖然我還沒嘗試,但至少從官方展示以及我對蘋果的理解看,應該是花了不少精力。”

他進一步分析,從交互方式看,蘋果選擇解放雙手,不採用手柄控制。這意味着從產品工業設計方面,蘋果並沒有像此前的行業玩家一樣聚焦遊戲體驗,而是強調在辦公、設計等專業領域的生產力輔助作用,這意味着蘋果對MR產品有不同定義。

“我理解MR是一款介於VR和AR中過渡或者妥協類型的產品。它能夠實現現實和虛擬空間交互,同時也有相對純虛擬空間中更好的使用體驗。”朱力對記者分析,“當然個人並不認爲MR會取代手機,更可能成爲一種更酷炫形態的筆記本電腦。其中AIGC會是MR時代很核心的一項能力,未來頭戴式設備不排除會成爲人類的‘第二大腦’,作爲知識庫,幫助提醒相對低頻的信息。”

唐叮也對記者指出,未來倘若MR眼鏡的佩戴舒適度、續航、OS等體驗進化到一定程度,不排除將可能先取代電視、電腦的部分功能。“產業界對MR定位的觀點很分散:VR產品的應用場景有限,容易被闲置,AR眼鏡技術相對不成熟。因此MR未來要取代手機還是比較遙遠的事。”

那么拉長時間軸看,MR的“轉折性時刻”可能也要等待相對久一些。

“個人認爲,蘋果MR產品可能會類似iPhone的發展時間軸,是隨着硬件技術、軟件生態慢慢成熟,整機中有諸多功能可以突破消費者的預期,加上供應鏈和整機價格下降後,品類才會慢慢起量。只是相比來說,MR產品的起量時間可能會比iPhone拉得更長。”唐叮分析道,從VR產業看,目前生態的驅動將相對更爲重要;AR產業則要看光波導+Micro LED全彩透視路线的低成本量產進展,這將是2025年之後才能看到的結果。

“基於蘋果這款Vision Pro產品看,個人大膽預測,在2025年左右,不排除市場上將有一款價格相對親民、走量的蘋果MR產品,那或許就會是新一輪的‘iPhone時刻’。”朱力表示,產業鏈角度看,目前至少在MR技術路线中,並不存在明顯的新技術壁壘需要被攻克,但AR產業的發展則仍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供應鏈的進階探尋

供應鏈的成本下降將是一款硬件終端產品能否普及的一個核心要素。蘋果的優勢在於其不少關鍵零部件來自內部,供應鏈管理能力一流。但對於其他廠商來說,對供應鏈能力的探尋或許還需要時間。

舉例來說,硬件最底層的主芯片,蘋果採取的是復用自家M2芯片的方式,但市面上商用的AR/VR產品則主要採用高通供應;軟件最底層的系統,蘋果爲自家打造的生態,市面上則依然沿用安卓底層。

從這個角度看,跟智能手機的供應鏈發展模式尤爲類似:短期內都由通用主芯片,疊加各自的軟件調教和差異化堆料進行,這就不排除當MR產業發展成熟後,再度陷入今天智能手機固化競爭的狀態。

唐叮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三星旗下VR產品有採用自己的移動芯片,但那並非專門針對XR市場的芯片;聯發科也有主芯片推出,曾爲索尼採用。不過整體來說,XR主芯片目前幾乎被高通壟斷了安卓陣營。

從產業鏈維度分析,硬件方面,目前比較突出的難點在於光學透視。從產業積澱看,VR產品傾向於採用Pancake方案,AR產業則相對公認光波導+Micro LED。但此次蘋果的MR產品卻採用了VR的光學技術路线。

唐叮認爲,倘若行業後續都朝着採用Pancake方案看齊,共同探索實現該路徑下更好的光學透視效果和性能,那么也將帶動相關攝像頭、傳感器、雷達、面部識別、眼部識別等相關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共同向小型化、輕薄化推進。

MR/AR類器件也將爲3D傳感帶來很大價值量提升,其核心是解決人與空間、設備與空間交互的問題,屆時不是通過觸控和鼠標、鍵盤等媒介,直接通過視覺、聲控等方式交互,將是一個很好的產業發展機會。

實際上,蘋果這款Vision Pro中應用到了多款光學傳感器件,包括結構光、dToF等。“過去幾年,手勢交互、空間建模、空間定位等3D傳感器件的能力都已經被構建起來了,所以作爲底層能力,光鑑在隨着行業發展,靜待爆發的契機。”朱力續稱,對於3D傳感行業來說,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在盡可能小的功耗環境下,實現MR的諸多功能。其中把光學能力和計算能力實現更好整合將相當重要,也能夠解決復雜運算問題。

在產業鏈探索過程中,光鑑科技的3D傳感技術當前主要落地到金融支付、機器人、汽車智能座艙、智能手機等場景中。“我認爲與蘋果提出的‘空間計算’理念類似,未來將是一個或多個智慧空間交互的場景。”朱力對記者分析,從商業角度看,不同的終端產業存在客觀發展周期,那么身處其中的供應鏈公司,一方面要布局存在巨大市場空間的長线,如手機一年十多億台的銷售體量,車載、MR等都是未來的潛力市場;另一方面則是着眼短期內適合完成商業化閉環、支撐公司收入規模的落地領域,如機器人、金融支付等,着重選擇2-3個場景。

“目前MR產品更多是在芯片之外的賽道競爭,比如整體產品的輕量化設計、光學方案設計等。”唐叮分析道,國內一些中低端VR產品,核心功能是需要連接到手機端使用,因此VR眼鏡主要是投屏功能,就可以採用國內一些視頻解碼相關芯片。但蘋果和高通的主芯片支持無线、AI、多路高清等功能,定位各有差別。

不過她指出,可以關注連接芯片方面的空間。“目前蘋果的Vision Pro一個核心應用場景是跟電腦、手機等連接後的多屏功能,但目前筆記本電腦市場份額中蘋果不算很高,那么是否可以連接其他品牌的電腦?這意味着在主芯片之外,要添加一顆連接芯片,支持跟所有筆記本電腦廠商的順暢連接,將是一個機會。”

21Tech

南財集團特色欄目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蘋果首款MR沒打算走量,卻藏着供應鏈與生態的寄望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65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