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高傭金說“不” 商家“苦美團久矣”
1年前

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汗青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擁有近300家門店的商戶與平台公开叫板,是因爲商家借着體量優勢“擁兵自重”?還是在平台商業強權下的無奈之舉?

近日,有消費者發現陝西知名餐飲企業魏家涼皮在部分城市通過美團App無法下單。另有消費者表示,其從美團(03690.HK)下單騎手跑腿,幫忙購买魏家涼皮產品,但被門店拒絕,該店家表示,“我們不做美團生意,也不賣給美團騎手”。

有消息稱,此次魏家涼皮叫停美團外賣業務源於運營合同到期,借下架重新談判,也有聲音稱魏家涼皮不滿美團的高傭金,以下架的方式表示抗議。

目前盡管魏家涼皮和美團均未公开對此事發表聲明,但在此件事情引發輿論場中,不少中小型商家一邊倒的控訴美團違背商業倫理的高傭金行爲。

遺憾的是,廣大的中小型商戶面對美團並沒有魏家涼皮的勇氣,一面控訴、一面屈服才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三成營收靠“美團稅” 高傭金成支配商家手段

就在上個月,美團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美團Q1營收586億元,同比增長26.7%,淨利潤34億元,上年同期則爲虧損57億元。其中,以外賣、到店爲主的核心本地商業業務營收429億元,營收佔比爲73.2%,新業務盡管同比增長了30.1%,但157億元的營收只佔到了總營收的26.7%。

一直以來,以外賣、到店爲主的本地服務業務都充當着美團現金牛的角色,反映到財報上,美團Q1配送服務營收169.52億元,傭金營收158.15億元,僅僅傭金一項,就與其增長了三成的新業務營收相當。

換言之,美團仍在依靠外賣賺錢,這樣的情況還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美團管理層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預計二季度外賣訂單量將繼續增長,在4月份已經看到外賣訂單量達到25%的同比增幅,“我們相信整體經濟復蘇對我們是有利的,預計外賣訂單量仍將繼續增加,同時還要考慮高質量增長和高效運營。

然而,平台上的衆多中小型商戶“苦美團傭金久矣”,甚至將美團高比例的抽傭戲稱爲“美團稅”。

此前便有媒體做過測算,可查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餐飲行業的總稅收是325億元,2020年美團的收入中傭金則佔了586億元,這個收入就是全國餐飲行業稅收總額的1.8倍。

“美團的傭金就是對於外賣商戶每單營業額的抽點,抽點的比例在18%到22%左右,之後美團調整了一次傭金算法,將傭金分爲了技術服務費、履約服務費和商家活動費,算法更加復雜了,但總體算下來並沒有降低多少。”一位餐飲商戶向鰲頭財經表示。

抽傭能力是美團在商業上具有支配能力的體現,然而美團將這種支配能力化作了操控商家的手段,以期獲得更大的支配力,比如飽受詬病的“二選一”。

有商家表示,其一开始在美團平台的傭金比例爲20%左右,2020年线下復工後,他本想开通另一家外賣平台,但卻被美團告知違反了“獨家協議”,勒令其從另一家平台下架,在表示拒絕後其先是遭遇了配送收縮、活動被凍結等情況,之後又被美團業務員告知要將抽成比例提高到25%。

傭金改革淪爲數字遊戲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甚至引起了餐飲商家的集體抗議。

2020年4月份,廣東省33家餐飲協會聯名向美團發出一封措辭強硬的交涉函,要求取消“獨家合作限制”等壟斷條款,降低外賣服務傭金等。

交涉函中表示,美團外賣在廣東餐飲外賣的市場份額高達60%至90%,已達到《反壟斷法》規定的市場支配地位。同時,美團涉嫌實施壟斷定價,持續大幅提升扣點比例,新开餐飲商戶的傭金最高達26%,已大大超過了廣大餐飲商家忍受的臨界點。

高傭金和二選一也引發了相關部門的關注。

2021年,美團因爲長期的壟斷行爲,市場監管總局針對其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爲立案調查,最終罰款34.42億元。

根據公告顯示,美團長期以實施差別費率、拖延商家上线等方式,促使平台內商家與其籤訂獨家合作協議,並通過收取獨家合作保證金和數據、算法等技術手段,對商家採取多種懲罰性措施。

“監管和處罰劃定的是商業規則的底线,處罰之後美團在二選一上變得十分收斂,但在高傭金上卻更加隱蔽。”行業分析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畢竟收取傭金是商業能力的體現,美團需要這部分收入支撐其新業務發展來尋找第二增長曲线,但高昂的傭金比例確實有違商業倫理,這也是美團的爭議所在。”

此前美團經歷過一輪傭金改革,從固定比率變爲了類似於出租車的打表計價,中信證券曾對改革前後的傭金費率做了量化分析,結論爲對於對於客單價20元以上,配送距離3公裏以內的訂單,改革前後抽傭比例基本保持一致;對於客單價20元以內、配送距離4公裏以上的訂單,由於履約服務的大幅提高,直接導致抽傭比例飆升至30%以上,有的抽成比例甚至超過50%。

換言之,傭金改革後美團並沒有明顯地下調費率,而是通過更爲復雜的手段將高傭金隱藏了起來。

爲什么在面對高傭金衆多中小型商家敢怒敢言卻不敢放棄?答案在於市場支配地位,美團在外賣市場佔據了70%左右的市場份額,在部分城市這個比例更高,放棄美團幾乎意味着商家放棄了线上渠道。

不可否認的是,盡管前有餓了么,後有抖音,二者都對本地生活這一塊大蛋糕垂涎欲滴,但餐桌上最大的食客仍是美團。

“美團模式”初現危機

“這是美團商業模式導致的必然結果。”行業觀察人士向鰲頭財經說道,“從千團大战中走出來的美團太懂得如何用資本去獲得支配地位了,無論是百度外賣還是摩拜單車,亦或是之後的打車和社區團購業務,美團的一貫打法都是通過燒錢獲得市場地位,之後再利用市場支配地位變現,並在本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不斷重復這一套打法。”

只不過這一套打法逐漸失靈了,失靈一方面來自於反壟斷背景下政策環境愈來愈嚴格,另一方面則來自於存量競爭之下,想要獲得市場支配地位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資本永遠最先看透商業模式中的弊端。

美團一季度財報發布後,較爲不錯的業績並沒有引來股價回暖,反而出現了一輪小幅下跌。

資本看重的是確定性和可復制性,而反壟斷和嚴峻的市場競爭則放大了美團未來的風險性和不可復制,美團融資-燒錢-壟斷-變現-重復的商業邏輯終於开始被資本重新審視了。

這也致使美團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新業務遲遲不能造血,既需要外賣等業務提供漂亮的業績提升融資能力,又面臨着高傭金下中小型商家的口誅筆伐。

但在美團看來,中小型商家的抱怨不傷及根本,資本的退卻則直接觸及了其商業循環鏈路的起始環節,比起“風言風語”,美團更想要“真金白銀”。

但當越來越多的“魏家涼皮”出現時,或是競爭對手大舉進攻時,美團的商業邏輯或將爆發新的危機。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向高傭金說“不” 商家“苦美團久矣”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67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