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的合理估值難預測 增持還是減持只能邊走邊看
1年前

紅周刊 編輯部丨張一雪

GPU芯片龍頭英偉達毫無疑問成爲近期市場上最受關注的公司。5月24日,英偉達公布超市場預期的一季度財報和二季度業績指引,隨後又在Computex2023大會上推出一系列新芯片、新型AI超級計算機等,一連串動作帶動英偉達股價一路上漲,甚至在5月30日盤中達到419.38美元,總市值一度超過1萬億美元。

華爾街的機構投資者們對英偉達一路突飛猛進的股價既感到興奮,又顯得猶疑。一方面,巴克萊、摩根大通、富國銀行等頂級投行近期調高了英偉達未來股價預期;另一方面,長线資金代表羅斯柴爾德家族選擇在高位拋售英偉達股票。“目前投資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根據具體情況再決定是繼續持有、增持還是減持。”這是談及英偉達當前的股價時,紐約天驕基金管理公司總裁郭亞夫的心理感受。

英偉達的股價是否真的被高估了?在郭亞夫看來,英偉達的股票未來能否繼續走高,還是要取決於未來的盈利成長能否支撐股價。“如果其盈利還能繼續大大超過華爾街的預期,那么現在的股價也不應該算貴;反之,就顯得很貴。”

英偉達股價大漲引發華爾街分歧

最高預計2024年每股盈利8.9美元

6月2日,羅斯柴爾德家族旗下資管機構Edmond de Rothschild全球首席投資官Benjamin Melman透露,公司自2020年年底以來一直超配英偉達,但是目前已經部分獲利了結,當前所持頭寸“要遠遠小得多”。

Benjamin Melman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會加倉AI科技嗎?鑑於AI估值太高,我們越來越不那么確定……如果(估值)繼續增長,我們甚至會變得更加謹慎。”羅斯柴爾德猶豫的背後,是英偉達股價今年以來的暴漲,截至6月8日收盤,英偉達股價爲385.1美元,今年以來漲幅已超160%。

被譽爲華爾街“估值學院院長”的阿斯沃斯·達摩達蘭同樣在5月30日公开表示:“直到今天早上,英偉達還在我的投資組合裏,最後把它剔除出投資組合,因爲我無法承受這樣的上漲,一周內市值就增加了3000億美元,這是在挑战可持續價值的絕對極限。”據悉,這位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的教授自2017年以來一直持有英偉達的股票。

郭亞夫則認爲機構投資者將部分倉位獲利了結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因爲無論從市銷率、市盈率或者前瞻市盈率來看,英偉達的估值都處於近五年高位,“不能說不貴”。

但是,他也認爲對一個全新科技領域的成長股進行估值預測是非常難的事情,以早期的特斯拉爲例,當時華爾街幾十位分析師的最高目標價和最低目標價常常是每股差兩三百美元。“這種預測的重大背離,並不是分析師們不敬業,只是這類公司的未來成長性的確太難預測,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郭亞夫指出,在英偉達一季度財報披露之前,華爾街40位分析師對其2024年的每股盈利預期爲4.5美元,平均目標價爲288美元,但現在平均每股盈利預期已調高到7.1美元,平均目標價也提高至452美元。截至6月8日,英偉達股價爲385.1美元,按照預測,意味着英偉達股價或有17.4%的上漲空間。

即便做了這樣的上調,華爾街分析師們的盈利預測仍存在很大差異,最樂觀的分析師預計2024年的每股盈利爲8.9美元;而最悲觀的分析師預計每股盈利僅爲4.0美元。

郭亞夫、達摩達蘭等人的謹慎有其道理,不過,華爾街的頂級機構大多看好英偉達,並調高了公司未來股價預期。巴克萊將英偉達目標價從275美元上調至500美元;摩根大通將英偉達目標價從250美元上調至500美元;富國銀行將英偉達目標價從320美元上調至450美元;Baird將英偉達評級上調至跑贏大盤,目標價爲475美元。

“訂單多到做不過來”

最大競爭對手AMD仍有落後

財報數據顯示,一季度英偉達實現營業收入71.92億美元,同比下降13.22%,但高於此前63.7億至66.3億美元的指引區間;實現淨利潤20.43億美元,同比增長26.27%,高於市場預測的14.9億美元。此外,英偉達二季度業績指引預計今年第二季度營收將達110億美元,上下浮動2%,這一數據也遠高於此前華爾街預測的71.5億美元。

分析師們普遍認爲數據中心業務需求強勁是英偉達業績超預期的主要推力。一季度,英偉達包含AI芯片在內的數據中心業務營收爲42.8億美元,同比增長14%;預計其第二季度數據中心業務營收將達到76億美元,環比增長爲100%。英偉達首席財務官克雷斯表示:“目前AI算力市場的需求已經超出了公司對未來數個季度的預期,訂單已經多到做不過來了。”

ChatGPT橫空出世使AI大模型成爲熱門趨勢,雲服務提供商、消費互聯網以及大量企業客戶都在追求各種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催生大量對GPU的需求。咨詢公司Exactitude Consultancy預測,全球GPU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爲21.2%,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2007.8億美元以上。

GPU最初是爲了執行圖像和遊戲操作而設計,目前GPU最大的應用市場是數據中心,而英偉達則是該領域的翹楚。晨星公司預計,英偉達的數據中心收入未來能以每年大約30%的速度成長。今年3月份,英偉達發布面向數據中心的H100,在人工智能訓練方面比上一代A100快9倍,而像ChatGPT這樣的AI模型則需要上千個GPU來進行訓練。

郭亞夫告訴《紅周刊》,英偉達的高端GPU受個人電腦遊戲愛好者的喜愛而需求強勁,其遊戲GPU還支持深度學習超級採樣,可以將低分辨率圖像提升到更高分辨率的顯示。英偉達最大的競爭對手AMD則在這一方面始終難以超越。虛擬現實產品,特別是移動虛擬現實產品的進一步發展,也是對英偉達GPU需求的一大動力。

爲了保持GPU技術的領先地位,英偉達的研發預算遠超於AMD和一些較小的GPU供應商,這也使其能夠不斷創新,並推動高利潤芯片的良性循環,所以才能不斷從競爭對手手中奪取市場份額。

晨星公司股票分析師李旭暘對《紅周刊》分析稱:“英偉達的核心競爭力是在軟件和硬件方面皆有專利布局,使GPU能透過平行運算,彌補CPU的不足。同時英偉達也有獨特的底層架構,能爲遊戲和其他應用場景提供最極致的性能。”

不過,市場的競爭依然激烈。李旭暘表示,對於英偉達來說,在遊戲市場,競爭主要來自AMD和英特爾,在非遊戲市場,除了這兩家之外,英偉達也間接與客戶競爭。例如,微軟或者臉書會根據自己的運算需要而考慮是向英偉達購买晶片還是自行設計晶片並交由台積電等代工廠生產。

AI正處於第一波上升期的中後段

基本面扎實是基礎

市場對於英偉達的熱捧是否反映一個共識,即AI大模型將帶來劃時代的變革?

全球資管巨頭富蘭克林鄧普頓向《紅周刊》提供的研報中表示,“我們對於人工智能、ChatGPT及其他大語言模型帶來的絕佳機會感到興奮,並將繼續尋找投資這場變革的機會。‘AI時代’將可能來臨,而我們相信這些變化可能將使AI成爲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與我們如何與計算機交互相互交織。然而,猶如許多技術一樣,我們相信一項新技術在开始時適度發展,後續會隨着時間逐漸普及。在AI方面的投資也將增長,技術平台將催生更多的應用,企業和消費者將意識到基於這項新技術打造的工具所帶來的多項利益。”

在未來前景方面,晨星公司則給了一個謹慎的答案,“整體而言,AI的確是今年以來全球資本市場最受關注的一大投資主題,但英偉達股價的上漲未必說明AI大模型一定會帶來劃時代的變革。”李旭暘具體分析道,股價或其中所反映出來的預期會經歷兩波漲跌浪潮,目前人工智能似乎位於第一波浪潮上升期的中後期,此時大家對新科技充滿期盼,但未能估算市場規模,於是把股價炒高了。第二波浪潮的到來則取決於人工智能可以實實在在爲企業和用戶帶來多少價值。“整體來看未來半導體行業屬於不錯的行業,尤其是晶片設計公司如英偉達、高通、聯發科技等公司的增長更爲可期。”

郭亞夫也認爲,雖然AI趨勢是值得投資者關注的一大主題,但是與AI相關的行業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新的行業,離全面商業化仍有距離,很多公司還在成長初期或者講故事的階段。AI主題在兩年前火爆了一段時間之後,便持續低迷。今年借着ChatGPT的熱潮,AI主題又回到了投資者的視野中,而英偉達的財報使這陣熱潮更上一層樓。

郭亞夫表示,微軟、Alphabet、Meta、百度、阿裏巴巴等公司都在趕搭AI的趨勢。除了這些有實力的公司外,投資者也可以留意與AI技術相關的小科技公司,不過這類公司風險相對較高,不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人。在AI的趨勢下,另一個相關的主題就是提供人工智能芯片的公司,比如英偉達,AMD,邁威爾科技,博通等公司。

但從目前來看,有公司真的在,有公司則只是冠名AI。在一個技術發展的早期階段,會出現一些泡沫時期,“就像1998-2000年那個時期,一些公司只要把名字改成‘.COM’,身價就會大增。不過大浪淘沙,只有真正有實力的公司最後才能生存下來,所以投資AI這類新興行業不宜盲目跟風,而是要根據企業的基本面有所選擇。”郭亞夫如此評價。

(本文已刊發於6月10日《紅周刊》,提及個股僅爲舉例分析,不做买賣推薦。)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英偉達的合理估值難預測 增持還是減持只能邊走邊看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68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