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中國治沙方案助力尼日利亞應對荒漠化挑战
1年前

  新華社阿布賈6月16日電 記者手記:中國治沙方案助力尼日利亞應對荒漠化挑战

  新華社記者郭駿

  尼日利亞北部卡諾州毗鄰撒哈拉沙漠,新華社記者日前專程前往該州沙漠腹地,探訪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與尼日利亞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議組織合作开展的治沙項目,實地感受中國方案如何幫助尼日利亞應對荒漠化挑战。

  這是6月5日在尼日利亞卡諾州區拍攝的一個受沙漠侵蝕的村莊。新華社記者 郭駿 攝

  隨着記者乘車離开卡諾州首府卡諾市的市區,道路兩旁建築物开始減少,眼前是大片黃色沙地,稀疏點綴着樹木、草叢和農田。農田裏的莊稼在烈日下葉片耷拉,顯得有些無精打採。經過一些村莊時,還可看到路旁擺着一堆堆柴火。與記者同車的尼日利亞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議組織負責人奧馬爾·丹拉迪·達希魯說,卡諾州大部分民衆,尤其是農村地區,日常主要依賴木材作爲燃料來做飯和夜間照明。

  達希魯有些無奈地說,卡諾州氣候幹燥,降水稀少,土地脆弱。由於人口增長和生計需求增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森林砍伐加劇了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今年53歲的達希魯是土生土長的卡諾州人,曾供職於尼日利亞農業部,10多年前他出於對家鄉受荒漠化威脅的擔憂和對環保事業的熱愛,離職投身環保事業。他曾多次前往中國參加與治沙有關的培訓班和研討會。

  據尼日利亞媒體報道,由於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影響,處於撒哈拉沙漠邊緣的尼日利亞北部10多個州受到不同程度的沙漠侵蝕,受影響國土面積約58萬平方公裏,約佔國土總面積的63%。聯合國糧農組織網站的一個報告指出,荒漠化、土地退化以及幹旱是尼日利亞北部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大障礙。

  這是6月5日在尼日利亞卡諾州拍攝的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與尼日利亞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議組織合作开展的治沙項目所在地。新華社記者 郭駿 攝

  在還算平整的柏油路上一路向北行駛近一個小時後,我們的車拐到一條坑窪的土路上,兩側土地沙化更爲嚴重,樹木愈發稀少,更多的是低矮灌木叢。在土路上顛簸了大約半個小時,我們終於到達項目所在地——卡諾州孔奇區瓜爾邁村附近一片大約4公頃的沙地。

  達希魯說,這個項目去年啓動,是非盟主導的非洲“綠色長城”計劃的一部分,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在中方合作夥伴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下,他們從尼日利亞本土10多個樹種中選出4種展开試種,並向當地社區示範推廣。

  他說:“我們現在主要還是研究和示範,當地村民看到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可以學着做。”

  6月5日,在尼日利亞卡諾州的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與尼日利亞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議組織合作开展的治沙項目所在地,維護人員種植樹苗。新華社記者 郭駿 攝

  達希魯說,目前項目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缺水,他們曾在附近打了一個水井,但前段時間一場大風摧毀了水井上方的水塔,水井也因淤積泥沙無法使用,目前項目的兩名維護人員每天需要從兩公裏外的瓜爾邁村取水點取水澆灌樹苗。

  塔米努·拉瓦爾曾是尼日利亞環境部的職員,一年前離職加入尼日利亞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議組織,目前帶領一名志愿者從事項目的日常維護工作。

  6月5日,在尼日利亞卡諾州的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與尼日利亞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議組織合作开展的治沙項目所在地,維護人員種植樹苗。新華社記者 郭駿 攝

  拉瓦爾的家在距離瓜爾邁村不遠的另外一個村莊,每天早晨,他要到瓜爾邁村叫上志愿者,帶上工具在取水點打好幾桶水,然後駕駛摩托車前往項目所在地給樹苗澆水,並挖坑種樹。

  這是6月5日在尼日利亞卡諾州拍攝的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與尼日利亞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議組織合作开展的治沙項目所在地。新華社記者 郭駿 攝

  他指着面前一個個半月形土坑說,這種形狀的土坑方便蓄水,有利於樹苗生長。他和志愿者剛種下一棵小樹苗,給這片沙地增添了一抹嫩綠。

  拉瓦爾說,在沙漠地區種樹面臨不少困難,除了缺水,還要考慮如何動員當地民衆參與到項目中。他說,他十分佩服中國政府和相關機構在防治荒漠化重大項目上的動員能力。他希望去中國,實地學習中方技術人員的治沙技術。

  這是6月5日在尼日利亞卡諾州拍攝的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與尼日利亞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議組織合作开展的治沙項目所在地。新華社記者 郭駿 攝

  瓜爾邁村目前有50多戶人家,記者在採訪時看到,村莊的道路和一個小廣場覆蓋着厚厚的黃沙。

  項目志愿者巴拉·穆罕默德一家祖居瓜爾邁村,他家屋外種着一棵不到一人高的小樹,樹幹被一個藤曼編織的護罩圍着,十分顯眼。他說,這是從項目上要來的樹種,因爲有時候風沙很大,需要小心看護。

  這是6月5日在尼日利亞卡諾州拍攝的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與尼日利亞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議組織合作开展的治沙項目所在地。新華社記者 郭駿 攝

  他說,近些年,村裏一些人無法忍受日益嚴重的風沙問題,前往城市謀生,但還有許多村民眷戀故土,不愿背井離鄉。如今這個項目讓村民看到希望,更多村民受項目帶動,經常自發到項目幫忙,並在自家房前屋後種樹。

  通過參與項目,巴拉了解到中國在治沙方面的成功案例。他期待,有一天自己村莊也能成爲一片綠洲,盡管這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記者手記:中國治沙方案助力尼日利亞應對荒漠化挑战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69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