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狂歡,股價新高迭出
人工智能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一場產業革命,全球股市都在狂歡。
全球AI算力龍頭英偉達上周五晚間再度刷新437.21美元的歷史新高,年內漲幅接近200%,市值突破萬億美元(來源:同花順iFinD,2023.6.16)。
微軟、AMD、亞馬遜、特斯拉等AI相關股票也是不斷新高,納斯達克指數已經進入技術性牛市了。
在日本股市,日經225指數創下33年新高,軟銀、東京電子、Lasertec、socionext等AI和半導體股票也創了新高。
掌握核心技術,海外AI很有戲
從產品特點來看,海外研發型上市公司是人工智能的核心之一。
在獨立顯卡市場中,英偉達在全球GPU市場佔有84%份額。今年第一財季,英偉達營業收入超出分析師預計水平9.5%,第二財季的業績指引超出市場預期50%以上。這也是英偉達股價持續上漲的根本原因(來源:天風國際;每日經濟新聞)。
作爲英偉達的對手,芯片巨頭AMD公司近期舉辦了第四代產品發布會,發布了針對AI和HPC的APU處理器InstinctMI300A,試圖搶奪英偉達的市場份額。該公司今年以來漲幅也達到85%(來源:同花順iFinD,2023.6.16)。在發布會上,AMD預估全球AI加速器市場的規模將從2023年的300億美元增長到2027年的超過150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50%(來源:AMD)。
在應用軟件領域,知名人工智能繪畫應用Midjourny已經率先攻克了手指失真的技術難點,還有一些人工智能公司則可以做到一鍵生產視頻、協助律師工作、記錄會議紀要等。這些海外企業已經獲得了大量商業收入,有的初創公司估值已達上百億美元。
這次人工智能產業革命具有兩個顯著特徵,第一是產品的普適性特別強,絕大多數領域都有應用落地,而且普通人經過簡單學習也能使用。第二是強大的快速學習和進化能力,目前新一代ChatGPT已經能夠通過專業考試,成績甚至可以超越八九成的普通考生。這也難怪相關的海外上市公司股價不斷上漲了。
重倉海外AI ,這只基金抓住了機會
既然海外人工智能上市公司的技術先進,需求確定性強,盈利性好,整體投資價值比較高,我們該如何投資呢?
投資海外科技公司的金融產品並不太多,對普通人來說,QDII基金是一種比較方便的方式,國富全球科技互聯就是其中之一。
從國富全球科技互聯的重倉股來看,基金集中投資於全球人工智能和半導體行業的核心企業。除之前筆者提到的芯片研發巨頭外,還投資了人工智能模型研發和芯片制造領域的龍頭。
從歷史業績來看,這只基金表現也是非常不錯,截至2023.6.16,基金成立以來累計收益高達141.33%。(來源:同花順iFinD)
與此同時,基金的回撤控制能力也令人滿意。成立以來至2023.6.16,國富全球科技互聯最大回撤-34.53%。作爲對比,中概互聯網ETF最大回撤達到-73.37%(來源:同花順iFinD)。
作爲可投資美股、港股科技公司的主動權益基金,國富全球科技互聯做到了在風險不顯著高於市場一般水平的基礎上,業績表現顯著好於業績比較基准,基金經理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國富全球科技互聯的基金經理狄星華在一季報中寫道:“這次ChatGPT火爆全球已經充分證明AI時代已經來臨,人們的工作效率將會在AI的幫助下實現再次提升……我們認爲在AI浪潮中,算力是基礎,因此加大了全球算力龍頭公司在持倉中的比重。”
從結果來看,第二季度,算力龍頭公司英偉達漲幅達53.72%,國富全球科技互聯或已由此受益。(來源:同花順iFinD,2023.6.16)
海外AI漲幅大,還能上車嗎?
總體而言,筆者覺得國富全球科技互聯這只產品還是很有潛力的,但最近海外AI股票已經漲很多了,後面還有機會嗎?
其實,在業內人士看來,盡管上述股票走勢強勁,美股市場的個人投資者仍未大舉买入AI相關股票,對AI的炒作尚未形成泡沫。市場研究公司DataTrek Research表示,隨着散戶投資者進一步湧入,科技股可能還有更多上漲空間。
民生證券近期發布研報表示:“英偉達近期迎來歷史上最大單日漲幅,其核心的本質在於本次AI大模型帶來劃時代的變革已成共識。而算力的清晰路徑逐步被大衆認可,本質是在於最爲確定的算力側率先兌現:上遊算力正處於進行時階段,也爲AI應用產品落地提供先決條件,AI下一演繹方向將着重於產品側落地,平台生態巨頭和垂直領域龍頭具備產品落地的先決條件。”
人工智能的全球狂歡或許還將繼續。
如果大家對海外人工智能上市公司感興趣的話,不妨重點關注下國富全球科技互聯(006373)這只產品。
【風險提示】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AI漲瘋了!長期投資機會在哪裏?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0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