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節,讓我們共品民俗之美|思維品書
1年前

《思維品書》

    每周爲您提供一份好書單

    與書爲友 閱見新世界

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古老、盛大的民俗節日。相傳最早在先秦時期,就有端午節的的節俗活動雛形。傳統節日是前人留下的文化瑰寶,它不僅清晰地記錄着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着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由於我國地域廣大,民族衆多,再加上各地諸多不同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衆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同時,端午還有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避惡月惡日等習俗及與之對應的相關的文化活動。千年來,在我國各地盛行不衰,成爲影響力極大的民俗大節。在世界漢文化圈中都有廣泛的影響。

在5000多年漫長文明發展史中,中國人民創造了璀璨奪目的中華文明,爲人類文明進步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中華民族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歷經代代傳承而生生不息。了解民俗文化,堅守中國文化立場,感悟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沁潤民族文化精髓。   我國節日甚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熱鬧喜慶。這些節日習俗、禮儀凝結着古老而豐富的文化內涵,體現着深邃而重要的文化價值,承載着一個國家與民族的精神信仰。今天《思維品書》整理了五本好書,希望讀者通過這些書籍對我國的民俗文化產生更多深入思考、汲取傳統文化精髓,從而讓自身感悟到民俗文化中更多的價值和意義。

《端午》

作者:劉曉峰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年年到端午,都會上演一波糉子餡兒的鹹甜之爭,但其實爭來爭去,我們可能遠遠不夠了解糉子,畢竟,我們對喫糉子的起源都常常有誤解。

糉子是最流行的端午節食,對於端午節爲何要喫糉子,最普遍的說法是爲了紀念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但是,糉子這種節食,最早卻並不是起源於屈原,而是起源於夏至。關於這一點,《風土記》有明確的記載 :

仲夏端午,方伯協極,烹鷲,用角黍,龜鱗順德。”注雲 :“端,始也。謂五月初五也。四仲爲方伯。俗重五月初五,與夏至同。鄔(鴨)春孚雛,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二節日所尚啖也。又煮肥龜令極熟,擘擇去骨,加鹽豉、苦酒、蘇寥,名爲葅龜,並以薤蒸,用爲朝食,所以應節氣。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包裹未分散之象也。龜骨表肉裏,外陽內陰之形……皆所以依像而放,將氣養和輔贊時節者。

可知早期的糉子是用菰葉包裹黏米,中間包上慄子,再用濃濃的小灰汁煮熟。這樣煮出來的糉子,當然自有一份象徵意義,這是取象“陰陽相包裹尚未分散”的意思。和糉子一起喫的另一份夏至節食是薤龜,因爲和一般動物長得肉包骨相反,龜長得是骨包肉,是外陽內陰。

夏至喫這兩樣東西,爲的是模仿宇宙中陰陽變化之象,它們不是簡單的食品,而是“將氣養和,輔贊時節”的特殊節食。屈原傳說和端午食糉結合後,夏至食糉的習俗也漸漸被替代。

端午這一系列以爭鬥爲核心內容的節俗現象背後,實際上都潛藏着古代的巫術式思維方式。比如克仗鬥石選擇端午和正月舉行,就是想通過人爲的努力,促進陰陽相交。克仗鬥石選用石頭爲爭鬥的武器,也不是偶然的。《初學記》記載石頭是“陰中之陽,陽中之陰”,並引《物理論》雲“土精爲石,石,氣之核也。氣之生石,猶人筋絡之生爪牙也“。這些做法背後的觀念很可能是不科學的,但了解了古人的想法,我們就看到了他們看似紛亂的行爲背後的秩序;我們就可能知道,古人爲什么會這么選擇、爲什么這么做。

全書內容共分三部分:討論了端午的起源,端午的節俗,並從地域和時間兩個維度進行了總結。劉曉峰教授在書中引經據典,以優美的文字爲讀者呈現一個原汁原味的端午。全書有高清插圖近70幅,精心挑選與端午相關的古圖,全彩再現悠久而活潑的端午。

《天地人生》

作者:王蒙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本書圍繞生死、天地、修身、君子、勸學等十大核心概念,以作者近九十年人生閱歷、六十年潛行研習爲基礎,秉持親切生動的文筆、率真幽默的風格、深情積極的人生態度,全面解讀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本書在內容方面絕不故作高深,而是從浩如煙海的中華古籍中抽絲剝繭,帶領我們發現國人價值觀、思維方式、生活准則的源頭,學習古聖先賢的人生智慧,开啓當代生活的全新天地。這是一次中華傳統文化的關鍵詞解讀,一本飽含人生閱歷的智慧之書,一劑治愈精神焦慮的處世良方!

王蒙論文化與人生的關系:

文化使人生的諸種悖謬、死結、忿懣、怨懟,變得平順條理有情有理與頗堪安慰了一些。而得不到文化的薰陶與釋解引領,得不到精神的溫暖與解脫,得不到文化的安撫與激勵的人會受盡愚昧與野蠻、虛無與破滅的痛苦。

王蒙談古人眼中的“勇敢”:

孟子貶低匹夫之勇、血氣之勇、一夫之勇;認爲那是廉價的也是解決不了什么問題的。蘇軾在《留侯論》中,更明確提出“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爲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他認爲僅僅表現爲易怒,拔劍而起,敢於拼命,並不是真正的勇敢,而不驚不怒,深謀遠慮,服從大局,務求必勝,這才是格局甚大的真正勇敢。

中國古代聖哲提倡的是清醒的勇敢,慎重的勇敢,有影響力與組織力的人衆的勇敢,理智的勇敢與战略的勇敢,而不是一時的莽撞與冒險。

王蒙談《道德經》與老子:

《道德經》包含了老子許多逆向思維的奇葩,老子是不怕做驚人之論的:諸如知美斯惡、知善不善、天地不仁、聖人不仁、失道而仁、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等等,高大而又詭譎,玄妙而又創意的驚世疾俗的說法,令人拍案稱奇稱快。而像以正治國這樣正確穩重的提法,在老子言論中應屬罕見。

老子說:“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老子的這個判斷相當激烈,相近於十九二十世紀的歐洲社會革命黨人言論。

王蒙論人生:

你生下來,活下來,是爲了勝利、爲了貢獻、爲了成長和成就;不是爲了內卷、躺平、失敗和一敗塗地。所有的失敗應該通向改進與成功,即使此生的成長成就有限,也可以甘爲人梯,把接力棒傳下去。生命是溫暖的,是活躍的,是有着一個又以一個前景的,是值得我們去奮鬥去爭取,去努力的。

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面向萬有,溯本求源,它對於天地人生這樣的原生概念、終極概念、根基概念,同時又是實存的、此岸的、非六合之外的高、大、上、深、恆久、精微的概念給予關注與體貼,並從中力求獲得生活實踐、修齊治平、選擇取舍、日常起居舉止的啓示、教訓、境界、品性、智慧。 

在此書裏,以天地人爲源頭,以人的生活爲本體,以文化爲洶湧奔騰的巨流。生活來自天地大千世界,文化是大千經驗、大千學問、大千智慧。

歸根結蒂,這是一本努力讓文化回到生活的書,讓古代與現代盡可能接軌的書,讓生活之路受用文化滋養的書,讓高大上的人物和傳統文化與人們貼近的書。

《徐霞客遊記》

作者:徐霞客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如果用盡一生的光陰只做一件事,你會選擇什么?”

有人在遲疑,有人在迷茫,有人在無限暢想……

而徐霞客一定會堅定地回答“遊遍中國山河大川。”

“如果問你此生最大的志向是什么?”

有人會說衣食無憂,有人會說富貴功名,有人會說學富五車……

而徐霞客則會說“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

徐霞客一生遊歷考察,先後四次長距離跋涉,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徐霞客遊記》也用六十多萬字,記錄下了他34年來遊歷山川及各地自然風景。遊歷省份遍布江西、江浙、湖廣、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區。遍及天台山、雁宕山、華山、五台山、恆山、黃山、庐山、嵩山等我國各大名山。

衆所周知“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也早已成爲旅遊愛好者的打卡勝地,但人們或許不知道,早在三百多年前,徐霞客已遊覽了這處秀美山川,並做出了科學的地貌勘探。

遊記中,他還“望雁山諸峰,芙蓉插天,片片撲人眉宇”;見武夷山“上下皆絕壁,壁間橫坳僅一线,須伏身蛇行,盤壁而度,乃可入”;寫九鯉湖的瀑布“如萬馬初發,誠有雷霆之勢”;觀太和山的榔梅樹“大皆合抱,花色浮空映山,絢爛巖際”……

祖國的錦繡河山,在他筆下如詩如畫、栩栩如生。如此令人身臨其境的遊記。

徐霞客晚年的“萬裏遐徵”,佔整部《徐霞客遊記》的大約四分之三,可謂“最爲濃墨重彩的一筆”。畢生時間最長、行程最遠的西南方“萬裏遐徵”詳細豐富的記載了各地的地質地貌、風俗人情。他在《溯江紀源》中寫道:“故不探江源,不知其大於河;不與河相提而論,不知其源之遠。”更正了“岷山導江”的訛誤,找到長江的正源爲金沙江,圓了他少年的夢想。

《典籍裏的中國》中演繹,徐霞客、季夢良在“當代讀書人”撒貝寧的陪伴下穿越到現代中國,到了三江源國家公園,品嘗了令他們魂牽夢繞的華夏母親河源頭之水。可見徐霞客探尋長江源頭的過程,代表了所有中華兒女的尋根溯源的心,爲三百多年來我們的科考人員不斷的勘測和丈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推動了中國地理學的發展。

《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

作者:邱丙軍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二十四節氣不僅是指導農事的傳統歷法,更是中華民族農耕文明的結晶,含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本書圍繞不同季節、不同節氣的自然變化,介紹了氣候變化、農事活動、傳統習俗、飲食養生、詩詞諺語等內容,內容豐富,通俗易懂,既注重知識性,又注重趣味性,是一本有關二十四節氣知識的家庭實用寶典。

二十四節氣是以我國北方黃河流域的氣候、物候爲依據建立起來的,歷史上我國的主要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多集中在這些地區,爲適應農業生產等的需要,當地的人們通過對太陽、月亮、天氣、物候等的長期觀察,總結出一套適合該地區的“自然歷法”,指導生活和從事農業生產。我國的節氣文化源遠流長。二十四節氣中“二至”“二分”的概念已經見於《尚書·堯典》;战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的《十二月紀》篇中也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的名稱;到秦漢年間,遂有了二十四節氣的名目,《淮南子·天文篇》一書就有了和現在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名稱。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正式把二十四節氣定於歷法。

由此,經過歷朝歷代的演繹補充,二十四節氣的內涵更加豐富。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經過評審,正式將我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的“申遺”成功,這影響我國幾千年農業文明的傳統文化再次成爲熱議話題。爲了讓年輕人更好地了解二十四節氣知識,特編寫了本書。本書圍繞不同季節、不同節氣的自然變化,分別介紹每個節氣的氣候變化、農事活動、傳統習俗、飲食養生等內容。由於二十四節氣基本上是根據黃河流域的物候建立起來的,而且我國地域遼闊,南北跨緯度大,因此有時可能較難全面兼顧。

《宋宴》

作者:徐鯉 鄭亞勝 盧冉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或許你從未見過如此"豐盛"的一本書。

它是食譜,作者根據《山家清供》《中饋錄》等宋元典籍文獻記載還原了75道宋朝美食,按時令編排,囊括宮廷菜、文人菜與平民菜三級,涉及熱葷、素菜、冷盤、羹湯、粥面、糕餅、飲料、果子八類,附有詳細的食材配置與制法步驟圖,上手容易。

它是隨筆,跟着作者信步闲逛於宋朝的市井鄉間:每道菜背後有什么名堂,菜市貨攤新上了什么,寒食重九、春秋社日有哪些熱鬧,知名的文士學者爲"喫"留下了哪些佳話、笑話……歷史風物皆有跡可循。

它也展現了宋人的美學,收錄宋畫、書法、唐宋器物圖片還原其時情境,賞花、焚香、玩物……由"喫"延展开去,欣賞一個大雅與大俗兼備的迷人時代。

宋宴,是一場宋朝文化的盛宴,色香味俱全,帶領你重尋傳統文化的魅力。

“人類的歷史一直伴隨着烹飪演化的過程,那些曾在時光中留下匆匆腳步的食物,或許依然留存世間的某個角落。從火的獨特運用,到器具的出現;從地域性口味的融合,到飲食風尚的流變,滾滾紅塵中,中國人用食物感知世界,也從食物中窺見過往。”“市肆食店,集四海之奇珍,八荒之異味。”仿古食古,喫一山秋月,也喫一個窖藏。春喫芽尖,夏食鮮果,秋啖蟹肉,冬做溫食。中國古人講究“不時不食”:喫,便要參照時令,才能賞其味,從一方餐桌上便可喫出整個春秋。

相隔千百年的宋朝繁華盛世之春,只憑着想象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嘗一嘗那切實的蒸羊煮魚、糕餅蜜餞等。好在熱愛美食的宋人留下了的大量食譜文獻記載,爲無數向往夢回宋朝的文人逸士打开了一扇知味之門。

蘇軾有詞道:“人間有味是清歡”,宋代飲宴的時代審美正是如此:士大夫階層沉潛雋永、清雅淡泊的旨趣主導了全民品味——其所選食材雖然大多數普通常見,甚至有“野趣”食材如薺菜,卻在烹飪上匠心獨運,講究詩情畫意,強調本味和季節性,與文人雅士安貧樂道、以隱逸爲高的風習相匹配。循着宋朝美食,由“喫”延展开去,欣賞一個大雅與大俗兼備的迷人時代。宋宴,是一場宋朝文化的盛宴,色香味俱全,帶領你重尋傳統文化的魅力。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端午佳節,讓我們共品民俗之美|思維品書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1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