鮎魚越來越多?高盛更名,去年扭虧爲盈,外資券商持續擴容
1年前

來源:圖蟲創意

高盛6月28日宣布,中國核心業務主體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已獲批正式更名爲高盛(中國)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高盛將此次更名視作高盛在華業務的新裏程碑。

高盛此次更名源於公司股東和股權比例的調整,在中國逐漸放开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後,高盛隨即謀求取得加強對在國內業務的控制權。

如今,隨着中國資本市場加速對外开放,外國法人獨資券商數量持續擴容,越來越多外資券商加速在國內設立控股券商進程。

“一個高盛”的藍圖

2004年12月,高盛獲得證監會批准,與北京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高華證券”)共同成立合資公司——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高盛高華證券”)。高盛持股33%股權,由知名銀行家方風雷領頭創立的高華證券持股67%。

高華證券持股67%,對高盛高華擁有絕對控制權。不過,高盛在高盛高華的出資比例高於25%,高盛高華享受外商投資企業待遇。這一情況在早期中外合資券商中較爲常見,外國合營者的投資比例一般而言不會超過1/3,但也普遍高於25%。時代財經梳理發現,華英證券設立之初,蘇格蘭皇家銀行持股33.3%,華聯證券持股66.7%。中德證券則以外方持股33%、中方持股67%股權的方式組建。

2017年11月,監管放寬門檻,允許外資在券商、保險公司、資管公司以及期貨公司的持股比例達51%。兩年後的8月,高盛申請將其在高盛高華證券的持股比例由33%提高至51%。證監會核准這一申請後,高盛亞太區聯席總裁李廉公开表示:“這是高盛在華業務發展的裏程碑。我們將對高盛在華業務進行重組,並且尋求盡早實現100%所有權的可能性。”

高盛高華隨之發生一系列人事變動。2020年9月前後,官網顯示,高盛直接投資部董事總經理範翔接替方風雷出任董事長,總經理則由擁有監管背景的索莉暉擔任。

2020年4月1日,外資券商持股比例限制取消即日起生效。外資在券商的持股比例可達100%。中國向外資金融機構進一步开放資本市場。年底,高盛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與高盛高華達成協議。

2021年8月,摩根大通獲證監會准予備案成爲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唯一股東;同年10月,高盛也獲證監會准予備案,將收購尚未擁有的高盛高華全部股權,成爲第二家外方全資控股證券公司。年底,高盛高華开展業務重組計劃,受讓北京高華現有業務。

業務遷移、整體承接工作完成之後,高盛高華更名爲高盛(中國)。高盛方面表示,此次更名爲該公司在中國賦予了更爲清晰的品牌形象,使之與全球各地保持統一。

外資券商加速國內布局

外資券商隊伍持續擴大。2023年1月,渣打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渣打證券”)獲批准設立。

渣打證券是我國首家新設的外商獨資證券公司,而高盛(中國)和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則經歷了漫長的股權收購才由外資參股變更爲外商獨資。

據時代財經梳理,目前國內除渣打證券、高盛中國和摩根大通中國3家外商獨資券商,還有7家外資控股券商。它們分別是瑞銀證券、瑞信證券、摩根士丹利證券(中國)、星展證券、大和證券(中國)、匯豐前海證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

其中,瑞銀證券和摩根士丹利證券(中國)在2022年分別取得11.79億元和8.84億元營收,同比增長11.81%和39.77%。高盛高華在2022年扭虧爲盈,營收爲5.83億元。

諸多外資券商翹首以盼,期待進入中國市場。證監會披露,截至6月28日,包括花旗證券、法巴證券、青島意才證券的設立申請尚處於審批階段。

今年上半年,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等先後在京會見美國橋水基金、法國東方匯理、日本大和證券、英國匯豐、加拿大宏利金融、新加坡淡馬錫、德國安聯保險、意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美國景順和高盛等國際金融機構負責人。

來訪的國際金融機構負責人普遍表示,此次來華親身感受到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潛力和活力,堅定看好中國經濟和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對外开放穩步推進,爲國際金融機構和全球投資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機遇。各金融機構高度重視中國市場,將繼續與中國深化合作,積極拓展在華業務和投資,期待實現互利共贏。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鮎魚越來越多?高盛更名,去年扭虧爲盈,外資券商持續擴容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2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