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30日報道 據美國之音電台網站6月29日報道,在2024年競選連任前,美國總統拜登正試圖證明,他“自下而上發展經濟”的政策成功抑制了通脹並降低了失業率。
大曬經濟成績單
拜登周三在芝加哥發表演講,宣揚被白宮稱爲“拜登經濟學”的經濟愿景。拜登誇贊說,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美國的經濟增長率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最高的之一。
“我們增加了超過1300萬個就業崗位,兩年內增加的就業崗位比任何一位總統在四年任期內增加的就業崗位還要多,”他說,“這並非偶然,這就是‘拜登經濟學’在起作用。”
他將自己的經濟議程總結爲三大部分:在美國進行明智的投資;發展教育並賦予美國工人權力;壯大中產階級,促進競爭以降低成本並幫助小型企業。
在拜登發表講話前,他的助手們宣傳了“拜登經濟學”這個詞,強調通脹正在放緩,失業率自今年2月以來一直保持在4%以下。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萊爾·布雷納德在周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雖然我們還有更多工作要做,但通脹率已連續11個月下降。”
最近的經濟數據讓拜登政府有理由充滿希望。盡管通脹仍構成挑战,但僱主繼續招聘。5月消費價格同比漲幅放緩。
然而,到目前爲止,大多數美國人並不認同拜登政府的樂觀態度。最新的益普索民意調查顯示,拜登的支持率保持在40%出頭。經濟仍然是最令人擔憂的問題,大多數美國人對國家的發展方向感到悲觀。
宣布2024年再次競選總統的前總統特朗普猛烈抨擊“拜登經濟學”,稱其意味着“高稅收、破壞性的監管、嚴重的通脹、對美國能源業开战、飆升的能源成本、《巴黎協定》等扼殺就業的全球主義國際協議,以及對一些國家的全面經濟投降”。
共和黨人認爲,拜登政府的一些政策成本過高,並導致高通脹。他們表示,自2021年以來新增的大部分就業崗位只是從疫情中恢復的就業崗位,而不是新創造的。
狠批“涓滴經濟學”
“拜登經濟學”還試圖將民主黨的議程與共和黨的議程區分开來,共和黨人贊成減稅和削減政府支出。
拜登重申了他對前共和黨總統裏根降低稅率、放松監管和減少政府支出政策的批評。自20世紀80年代推行“裏根經濟學”以來,共和黨人一直認爲,低稅率可以提高企業利潤,並最終提高所有工人和廣大民衆的收益——這一理論被稱爲“涓滴經濟學”。
拜登說,“涓滴經濟學”一次又一次失敗,使不平等加劇,就業崗位流向海外,城鎮空心化。
另據德國《時代》周報網站6月28日報道,美國總統拜登以“拜登經濟學”爲口號宣傳其經濟政策。他在芝加哥的一次演講中說,“拜登經濟學”事關未來。
拜登宣揚其全面投資政策,“如果我們投資於我們的人民,就會增強中產階級並看到經濟增長,這會使所有美國人受益”。他說,這就是美國夢。相反,40年的“涓滴效應”阻礙了美國夢的實現。
拜登尋求在2024年總統選舉中連任。他自2021年1月上任以來,一直奉行大規模投資氣候保護、基礎設施和微芯片生產等領域的方針。他始終強調,經濟增長必須來自中產階級。
拜登指責共和黨人的政策爲富人服務,而他本人則支持工薪階層和中產階級。
經濟政策很可能成爲白宮之爭的核心問題。然而,拜登處境艱難:5月民調顯示,其前任特朗普在經濟政策方面的得分比拜登高18個百分點。
難打消民衆疑慮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6月28日報道,周三,拜登總統向疑慮重重的公衆推銷自己的經濟成績,开啓全國競選活動。
問題是,拜登的經濟履歷實際上分爲兩方面。其一始於2021年底,由一系列涉及基礎設施、半導體生產和可再生能源的立法方面的勝利組成;後來在與共和黨人達成債務上限協議時,他保住了這些勝利果實。這些政策可能影響未來數年的經濟發展。
可是,這部分履歷被他上任頭幾個月的表現蒙上了陰影。當時,他提出的《美國救援計劃》向供應受限的經濟注入了規模達1.9萬億美元的需求。結果是,就業市場達到記憶中最供不應求的水平,以及通脹率飆升——這仍在影響着拜登的支持率及連任前景。
美國公共事務研究中心5月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通脹是選民反對拜登經濟政策的主要原因。
另據美聯社6月27日報道,拜登總統渴望對美國經濟實現完全的政治掌控,但民調始終顯示,經濟是拜登連任希望的薄弱點。公共事務研究中心5月的一項調查顯示,僅有33%的人認可拜登在經濟問題上發揮的領導作用。
在擔任總統的很大一部分時間裏,拜登都把高油價、食品和其他生活成本大幅上漲歸咎於疫情和烏克蘭战爭。他說,這兩個因素超出了他的控制範圍。去年夏天,美國通脹率達到40年來的最高點,壓低了美國民衆對他的支持率。
拜登面臨的挑战之一是,人們對他經濟領導能力的信心已經減弱。公共事務研究中心的民調顯示,2021年3月,60%的美國成年人認可總統處理經濟的方式。與那時相比,現在這一比例基本上減少了一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外媒:拜登爲謀連任宣揚“拜登經濟學”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4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