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立法大幅提高防衛費 加劇地區軍事緊張
1年前

  □ 法治日報記者 蘇寧

  近日,日本岸田內閣不顧國內和平團體及在野黨的反對,利用執政聯盟的優勢地位推動日本國會通過了《確保防衛費財源特別措施法案》。法案旨在爲日本大幅提高防衛費、強化防衛力提供資金保障。日本和平人士指出,法案通過後,日本政府得以將有限的國家預算優先用於發展軍事,這只會加劇地區的軍事緊張,大大增加日本陷入战爭的風險,對日本民衆沒有任何好處。

  去年12月,岸田內閣出台新版“安保三文件”,規定日本可以發展進攻性“反擊能力”,並大幅提高防衛費GDP佔比至2%,此前,日本執行和平主義政策,長期將防衛費GDP佔比控制在1%以內。針對新版“安保三文件”的出台,輿論普遍認爲其標志着战後日本防衛政策的重大轉變,日本的“專守防衛”原則已經名存實亡。

  大幅增加防衛費,強化防衛力需要大規模資金投入,爲此,岸田內閣將《確保防衛費財源特別措施法案》作爲本年度的最重要立法工作積極推進。法案通過後,日本將在未來五年將防衛費總額增加至43萬億日元(1日元約合人民幣0.0501元),並在2027年將防衛費GDP佔比提升至2%。

  岸田內閣強化防衛力並不是單純增加資金投入,而是打出了一套立法“組合拳”。在日本國會通過《確保防衛費財源特別措施法案》之前,6月上旬,日本國會還通過了《防衛生產基礎強化法案》,旨在促進防衛產業的發展。根據法案,日本政府可以使用防衛費對日本軍工企業提供經費援助,可以對經營困難的軍工企業收購國有化,可以爲日本軍工企業武器裝備出口提供補貼等等。此外,近期,日本還將推動修改《武器裝備出口三原則》運用方針,擴大武器出口。據日本共同社6月25日報道,日本防衛大臣浜田靖一表示,由於《武器出口三原則》運用方針並未明文禁止殺傷性武器裝備的出口,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可以“個別判斷”,報道指出,日本政府已經开始以“變更解釋”的方式解禁殺傷性武器裝備的出口。

  分析人士指出,自2012年安倍內閣以來,日本制定《特定祕密保護法》,出台安保法解禁集體自衛權,政治右傾化逐步加速,俄烏衝突以來,岸田內閣進一步加快了日本謀求軍事大國的步伐。近年來,日本利用國際形勢變化,渲染威脅,炒作危機,制造對立。日本利用俄烏衝突在世界制造陣營對立,渲染朝鮮核導威脅強化美核延伸威懾,鼓吹“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制造地區緊張。日本自我標榜維護所謂國際法及國際秩序,實則爲自身擺脫战後體制,謀求軍事松綁尋找借口。

  岸田內閣強軍擴武政策受到國內和平勢力的強烈反對。國會審議《確保防衛費財源特別措施法案》期間,日本市民團體在參議院議員會館舉行集會,反對國會通過該法案;此前,在大幅提高防衛費的2023年度預算通過的當天,日本市民團體“STOP大軍擴行動”在東京舉行抗議集會,高唱反战歌曲,打出反战標語,反對政府擴軍政策;針對日本政府欲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運用方針,日本《京都新聞》社論指出,當前人們擔心俄烏衝突長期化,既然日本有防衛裝備出口的限制規定,就應堅持原則,將援助重點放在人道主義和設施重建方面,保持有別於其他發達國家的支援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受物價上漲、經濟低迷影響,日本民衆生活負擔持續加重,日本政府財政狀況捉襟見肘,然而,本應用於民生的資源卻被優先用於發展軍事。據報道,根據《確保防衛費財源特別措施法案》,爲籌措防衛費資金,日本將變賣國有資產、挪用福島災後重建資金、挪用應對新冠疫情准備金,甚至還打起了國立醫院經費的主意,並且法案已經明確今後將進一步增設防衛特別稅補充不足部分。

  過去幾年,新冠疫情和百年變局疊加,世界發生了很大變化,國際社會應當更加珍視團結與合作,更加珍視和平與穩定。然而,日本政府卻固守冷战思維,大搞陣營對抗,不但突破和平憲法束縛強軍擴武,還積極與域外軍事組織強化軍事合作,企圖“禍水東引”,在東亞地區制造軍事緊張。日本新版“安保三文件”公开將中國定位爲“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不久前在日本召开的G7峰會對中國內政事務橫加幹涉。需要指出的是,編織反華小圈子、炒作“去風險”、沉迷於挑動和制造對抗,不僅損害地區利益,也會損害日本自身的發展和利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指出,如果日本真的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就應該旗幟鮮明地制止日本國內這些妄圖开歷史倒車的勢力,就應該認真反省自身軍國主義侵略歷史,就應該明確重申遵守二战後國際秩序。

  中日互爲重要近鄰,保持兩國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和地區共同利益。希望日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摒棄冷战思維,重回和平主義發展路线,與中方共同推動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建設性、穩定的中日關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日本立法大幅提高防衛費 加劇地區軍事緊張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4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