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微信讀書,已淪爲雞肋?
1年前

編輯 | 虞爾湖

出品 | 潮起網「於見專欄」

很少有一款互聯網產品,像微信讀書這樣“安靜”。自2015年推出以來,微信讀書已經走出了風風雨雨的八年,但是對外的傳播聲量,卻微乎其微。早年,微信讀書“免費換流量”的策略吸引了一大批“羊毛黨”,也爲自己積累了超2億注冊用戶,並成爲話題度最高的閱讀平台之一。

不過,在如今這個電子產品泛濫的時代,微信讀書的這種熱度,似乎只是停留在真正熱愛閱讀的小衆群體裏,就像躺在家裏書架上的各種圖書,雖然真實存在,卻並沒有太多存在感。

近年來,隨着微信讀書开始變現,其全面付費的模式也受到各種吐槽,而微信讀書收費也便成了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很顯然,雖然微信讀書從免費養魚到變現收割的過程,是其平台發展的必然選擇。但是,對於已經習慣在微信讀書上免費讀書的重度用戶而言,依然是難以接受的事實。

因此,微信讀書也走入了爲自己設下的“陷阱”,甚至陷入了商業變現很激進,卻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尷尬之中。

免費與收費兩難,微信讀書變現不容易

微信讀書之所以話題度很高,卻又沒有太多存在感,根本原因是因爲早年微信讀書將閱文集團的原創小說等內容同步到微信讀書,遭到閱文集團旗下寫手的抗議,而後來微信讀書轉向收費,又讓一些習慣免費的用戶憤憤不平。

衆所周知,以番茄、七貓爲代表的閱讀平台,主要內容都是閱讀過程無需太多思考的小說、網文等,而其商業模式也是在用戶閱讀過程中,植入一些廣告,通過全民網賺等模式激勵用戶閱讀、分享。

而相比之下,定位高端用戶群的微信讀書,卻一直有些“端着”。而且,其“小而美”的調性,也讓微信讀書顯得有些清高無比,因此也難以與其他網賺平台的變現模式兼容。這也導致了,微信讀書的商業化路徑,似乎只剩下付費閱讀了。

然而,早年的微信讀書,無論對於用戶拉新還是裂變,免費都是一張金字招牌。甚至在接入閱文集團原本應該付費的內容後,微信讀書也在商業化方面十分克制。當時,微信讀書甚至頂着被閱文集團默許的“變相免費”的壓力,在推進免費閱讀過程中,甚至還被閱文平台的寫手集體抗議。

據觀察,彼時微信讀書難以左右逢源,歸根結底是因爲其定位並不清晰。在業內人士看來,微信讀書更像是騰訊應對免費閱讀浪潮的一塊試驗田,在驗證其通過免費獲取用戶、依靠訂閱模式拐彎抹角實現商業化的可能性。

只是,數年過去,微信讀書似乎空有用戶規模,在商業化方面的表現,依然有些差強人意。因此,也有人認爲微信的這塊試驗田,要廢了。雖然這種說法未免過激,但是也從側面印證了,微信讀書確實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商業化困境之中。

不過,微信讀書似乎越挫越勇。隨着其用戶量越來越大,微信讀書在商業變現方面,也變得越來越激進。

很顯然,騰訊孵化微信讀書,不會只是甘於做一個自給自足的閱讀平台,而是在騰訊布局的內容生態大網中,發揮更大的平台價值、商業價值。只是,在情懷與商業難兩全的處境下,微信讀書無論是免費還是收費,都注定要受到一部分“騰訊系”的用戶質疑乃至抗議,有些騎虎難下。

糾結的變現模式,吐槽不斷的用戶體驗

據了解,微信讀書用戶對平台的吐槽與不滿,主要集中在平台宣稱的無限卡,其實並不能無限暢讀,因此也被指是玩文字遊戲、變相割韭菜。

早年的微信讀書,一出道就以能看起點的收費作品爲核心手段,吸引了大批用戶,而很大一部分用戶,其實也是起點的用戶。而微信讀書以這批用戶爲種子,通過邀請/組隊/pk/翻卡等,邀請了很多周邊用戶:想看收費內容就要邀請好友獲得體驗。

於是,一時間各路大神紛紛开始拉人頭,更有人發帖建群、發朋友圈、甚至邀請組隊獲取體驗卡會員權益,彼時,甚至有網友透露,有人因此獲得了將近10年的體驗卡會員。

只是,在互聯網上,很多網友都對“購买了微信讀書的無限卡,卻還要付費閱讀”的問題提出了質疑,而官方對此卻並未給出明確回復。也正是因爲如此,其“無限卡”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

或許也是因爲如此,微信讀書目前也不再提及“無限卡”,而是以“體驗卡”和“付費會員卡”取而代之。這類會員卡的出現,也宣告微信讀書免費閱讀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此同時,也預示着微信讀書過去十分糾結的商業模式,也逐漸變得越來越清晰,而會員制便是其終點。

只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雖然微信讀書的用戶基數更大、用戶質量更高,但是相比掌閱、七貓、番茄等以小說內容爲主的平台而言,內容相對嚴肅正經的微信閱讀,在用戶活躍度、用戶粘性等方面,卻與其相差甚遠,付費意愿之低,也不言而喻。而究其原因,除了微信讀書面對的用戶過於小衆外,還與其將社交、閱讀相結合的運營模式,有“僞命題”之嫌。

衆所周知,很多網文的故事內容多少有些偏玄幻系列,無論是欠缺邏輯的穿越爽劇,還是無腦卻很酸爽的霸道總裁、豪門千金的虛擬故事,都只適合一個人悄悄咪咪去閱讀欣賞。

但是如果按照微信讀書設計的社交邏輯,還需要將其分享給熟人,甚至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朋友圈的好友就能看到用戶曾經看過哪些圖書,從而實現好友共讀。但是,這種社交邏輯也因爲多少會存在泄露個人隱私的嫌疑,從而被指是個僞命題。

因此,微信讀書的用戶體驗,也一直是用戶吐槽、投訴的重災區。而從付費閱讀這個體驗來看,公衆號的付費閱讀功能姍姍來遲,就足以印證其付費閱讀模式,或許並不能助力其實現規模化變現,反而會損害微信讀書的用戶體驗。

2020年1月,微信公衆號的付費閱讀終於上线,相比知識付費的浪潮已成過往,該功能也逐漸淪爲雞肋。因此,有網友如此悲觀的調侃:孩子都要死了(公衆號),才想到來奶?免費都沒人看,收費不是更沒人看了?而微信讀書與公衆號相比,用戶粘性更低,用戶付費意愿能有幾何?

多年過去,微信讀書的實際變現能力如何,外界不得而知。在騰訊的各路財報中,微信讀書更是欠缺存在感。作爲騰訊的“親兒子”,騰訊對微信讀書相關數據地諱莫如深,甚至如同微信讀書與騰訊無關一樣,也讓外界猜測頗多。

拋开商業化,微信讀書實際價值幾何?

互聯網企業多數相信長期主義,所以也很擅長借助資本接力,從規模化獲客到規模化盈利。不過,微信讀書作爲騰訊孵化的閱讀產品,並沒有向外界獲取太多資本支持,而是依靠微信生態下的流量,快速成長爲用戶量過億的獨角獸企業。

不過迄今爲止,很難說“免費換流量”邏輯有效性,在微信讀書上得到了驗證。而對於微信讀書的盈利能力,外界只能通過其付費產品以及平台用戶量來大致推算,其他價值騰訊也心知肚明。

例如,有業內人士分析推測,按照微信讀書的勳章系統,200萬用戶閱讀時長超過100天,而假如這些忠實用戶都是微信讀書的付費用戶,那么按照169元的會員價格,微信讀書一年的付費收入也不過幾億而已。很顯然,對於騰訊這種年入數千億的龐大商業帝國來說,微信讀書的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那么,拋开肉眼可見的財務指標,微信讀書還能給微信生態帶來什么積極價值?「於見專欄」認爲,微信讀書雖然算不上騰訊賺錢的項目,但是卻可以借助微信讀書爲其帶來隱形價值。

其一就是依托於騰訊視頻、閱文集團等平台共享的IP資源,可以更精准地掌握平台用戶的閱讀習慣,以及文化領域的行業大數據,從而爲其更好的投資影視文化作品提供決策支持。

其二是在微信讀書上有個微信聽書板塊,如今已經獨立上线了微信聽書App。而相比於QQ音樂,微信聽書的用戶群體與播客、有聲書、廣播劇的用戶群體更爲契合。

因此,在QQ音樂之外,微信聽書也有望成爲騰訊布局音頻賽道的又一個重要抓手,從而完善騰訊生態、鞏固其商業壁壘。

只是,這些價值,恐怕遠非騰訊布局微信讀書的初心。這些年,也有人將Kindle退出在華市場,視爲是微信讀書的“功勞”。只是,微信讀書發展至今,何嘗不是想做一個中國版的Kindle?然而,當Kindle淪爲網友眼中的“泡面蓋”後,微信讀書即使成爲另一個Kindle,恐怕其價值也只能止步於此。

結語

作爲閱讀產品中的一個獨特存在,微信讀書背靠國民應用微信APP的數億用戶,也曾因爲界面清新簡約、定位的用戶群體文化水平高、偏於高端而被視爲業界的一股清流。

然而,在其用戶量達到一定規模後,微信讀書卻陷入了難以商業化的困境,甚至一度扭曲了平台調性,並引發了閱文集團內容創作者與平台閱讀用戶的質疑。

盡管微信讀書最終通過付費會員模式,勉強走出了一條商業化路徑。但是在互聯網商業模式層出不窮之時,這種變現路徑既不新鮮,也不一定奏效。

因此,從微信的生態化布局來看,微信讀書的商業價值或許有限,但是其對於騰訊建立內容生態護城河,一人呢是不可忽視的存在。但愿微信讀書的價值拓展,不會就此止步。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焦慮的微信讀書,已淪爲雞肋?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5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