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的啓動資金是130萬,爲什么很多人看到的卻是20萬元?
2年前

提起聯想,不得不提到柳傳志,因爲在中國的商業史上,柳傳志跟聯想緊密地綁定在了一起。

柳傳志的成功離不开聯想這個平台,聯想這家公司能夠發展到現在也離不开柳傳志的功勞。

在21世紀初的時候,聯想的名譽度達到巔峰,柳傳志也經常登上電視、報紙,成爲無數創業者的精神偶像。就連雷軍都曾公开表示,自己的偶像是柳傳志。

2015年6月29日,聯想控股成功在香港上市。一周之後,聯想控股專門舉行了IPO慶功會,馬雲、王建林、劉永好、雷軍、俞敏洪等知名企業家紛紛到場。

由此可以看出,柳傳志的人脈圈在國內屬於頂級水平。

由於柳傳志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他的創業故事對於網友來說簡直是耳熟能詳。

在過去10多年來,不管我們從雜志上讀到,還是網站上看到,聯想都是20萬起家的。部分媒體將柳傳志和聯想混爲一談,直接說柳傳志是20萬起家,最終一點點打造出了千億級企業,38年時間,價值增長了50萬倍以上。

平心而論,38年,50萬倍的價值增長確實很不容易,足以超過絕大多數的投資大師收益率。

在“司柳之爭”發生以來,有網友翻出了聯想公司成立之初的憑證。事實證明,聯想成立之初是中科院計算所投資了130萬元,其中有30萬元是固定資金,100萬是流動資金。除此以外,還有商業用地500平米,負責人是王樹和。

明明130萬元的啓動資金,爲什么媒體傳播出來卻是20萬元呢?

從編輯的角度來看,這么做至少有兩個好處:

第一、非常好記。根據人們的記憶習慣,20這個數字遠遠比130更容易記住。

第二、更容易襯托出創業者的偉大。很多人創業成功之後在接受採訪時都會故意增加自己創業的難度,這樣會更容易襯托出創業者的偉大。當然,也有可能是某些媒體爲了吸引眼球把數據主動改小了。

周鴻禕曾公开表示,中國的創業者創業成功之後就开始吹牛,大家都开始改寫歷史,大談特談自己當年如何創新?如何運籌帷幄?

在此,我並不是說柳傳志也這樣做了。我只是想要提醒大家,我們讀到的很多創業故事都有美化的成分。

其實很多讀者也知道創業故事有假的成分,可是商業大佬的故事爲什么還是會被後來人津津樂道呢?

原因就在於,沒有人能夠輕輕松松創業成功,只要是創業成功的,都有可以借鑑的地方。另外,人們對於故事沒有抵抗力。

其實,除了商業大佬之外,每個創業者都應該有自己的創業故事,適當的美化不僅不會影響你的個人信譽,反而會增加你的個人魅力。

可能有創業者表示,自己的創業經歷平平無奇,跟商業大佬沒有可比的地方,真的可以創作出一篇比較吸引人的故事嗎?

答案是可以的,因爲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經歷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只要認真發掘,每個創業者都可以光芒四射。

前提條件是你要找到一個經驗豐富的寫作者,他不僅可以幫你的創業故事有機地串聯在一起,還可以讓你的故事更有記憶點,這會是你獨一無二的名片。

我個人已經研究過上百位在近代商業史上寫下名字的創業者,也根據自己的理解寫過這些故事,收獲了很不錯的播放量。

在此基礎之上,我也給自己以及身邊的創業者創作過相關故事,效果都一目了然。

自從有了個人創業故事之後,我一張名片都沒有給別人發過,而是直接將自己的文章鏈接發給將要會見的創業者。他們只需要5分鐘就能對我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從而也會有更多的聊天主題,根本不會出現尷尬冷場的現象。

特別是有的創業者讀完我的故事之後,感概我的創業之路太不容易了,無論如何都要先跟我進行一個基礎的合作。

如果你每天都要會見不認識的人,那么我真的建議你嘗試一下用個人創業故事當自己的名片,這不僅可以降低溝通成本,也能幫助你更容易走進對方心裏。

如果你有資源的話,可以找一個在商業領域比較有影響力的账號全網發送,這樣你的創業故事在網上就可以輕松找到,讓那些偷偷在網上查你的人對你肅然起敬!

個人創業故事已經不是一個選擇題,而是一個必答題。同樣的公司、同樣的實力、同樣的價格,我更相信網上有故事的公司!你呢?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用資本思維與創新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業的世界裏,沒有被淘汰的行業,只有被淘汰的產品和過時的商業模式,未來所有的商業競爭都會聚焦在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上。

一家公司或一個老板,如果創新能力短缺注定會提前敗下陣來,請記住沒有創新力,哪有想象力!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聯想的啓動資金是130萬,爲什么很多人看到的卻是20萬元?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