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確定,可以提前布局了!
1年前

01


大家好,我是落英,也是人間嗩吶杜笑笑~ 上周日晚上羅帥在視頻號直播,講了汽車零部件,表現還不錯。 這個行業大家可以多瞅瞅,接下來可能有意外驚喜。現在經濟在低谷徘徊,又面臨通縮,哦不對,高情商的說法是低通脹。 燃油車企和新能源車企爲了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在今年开啓價格战。 尤其是燃油車,降價特別猛。 比如沃爾沃XC90,從65萬左右降到50萬左右。 還有奧迪、寶馬等豪華品牌,都在大幅度降價。 現在奧迪A7L,40萬出頭就能落地。 但是打了幾個月的價格战,燃油車企發現並沒有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消費者买新能源車的勢頭仍然很足。 這就有點破防了,我都這么努力了還是不愛我。 對應到投資上,新能源整車的邏輯從10到N就會更加順暢。 那么汽配行業也會跟着起舞 在新能源車還達不到規模效應,也就是月銷量只有小幾千輛,達不到上萬輛的時候。 是談不上規模效應的。 規模效應是通過產能的提升,也就是產能的利用率,來攤銷固定成本。 比如人工、制造費用等等,從而達到提高毛利率的效果。 在汽配行業裏,原材料的佔比是很高的。 綜合下來,原材料佔營收的比例在45%-50%。 如果是原材料成本佔比40%的企業,若原材料漲價10%,爲保持毛利率不變,需要銷量增長7%。 如果是原材料成本佔比60%的企業,若原材料漲價10%,爲保持毛利率不變,需要銷量增長18%才行。 大家發現了么? 只要汽車賣得越多,原材料對於利潤的影響也就越低。 尤其是那些資產越重、制造費用越高的企業,在規模效應下,對衝原材料佔比的能力也就越強。 現在國內新能源車的銷量,已經开始向規模效應方向奔跑,而且形成了趨勢。 這是值得我們關注起來的。

02

再來從收入端來看看。 企業想賺錢,就得從價格和數量上想辦法。 要么價格漲要么數量漲,當然兩個都上去就爽歪歪。 價格就是提高單車的價格,現在新能源車企也是這么玩的。 強調電動化、智能化和消費屬性。電動化上,車企爲了尋求續航裏程,會增加整個汽車的系統復雜性。 比如在電池、空調的冷暖風、電機冷卻、安全性等方面下功夫。 智能化,也就是激光雷達多少個。 在自動駕駛級別、智能座艙、算法等各個方向使勁兒。 消費屬性,我國开始從第一消費向第三消費發展,由家庭轉換成個人。 消費看重差異化,更多是爲了取悅自己。 從鄰國日本來看,消費社會分四個階段。 第一消費社會:經濟增長期。 消費趨勢體現出大城市化,同時重視集體和國家。 第二消費社會:經濟蓬勃發展時期。 消費趨勢體現出“大即是好”的特徵,並有過渡消費的特點。 第三消費社會:經濟增長乏力時期。 該階段消費趨勢體現出私有化、重視個人的傾向。 對產品的選擇體現出了個性化、多元化、差別化特點。 第四消費社會:經濟陷入停滯。 消費趨勢體現出“無品牌化”,相較於對品牌的追逐,消費者更追求樸素、具有休闲傾向。 現在我國就是進入到第三消費社會。买車的主流群體也從70、80後,开始轉爲90、00後。 這部分群體的特徵就是多元、個性,而汽車是個人性格的延伸。 比如零重力座椅、女王副駕、智能語音、懸架、大屏幕、車機等等,這些都能成爲新能源車的賣點。 而這些都對汽配的要求變高了,相對應的,溢價空間也就變大。 這三個合在一起,就是工業鏈技術的同源性帶來單車價格的提升。

03

有價格還需要有量配合,這樣才能在國內站穩腳跟後走出去。 近年來,合資品牌爲了降低單車價格,都在減配汽配。 這就倒逼了本土零部件廠商向國產車企拿訂單。 而國產車爲了電動智能化,再疊加消費升級,也對汽配商提出更高的要求。 這就讓汽配行業不得不降本提效。 這個過程也會將一些落後的汽配供應商淘汰,形成穩定的供應格局。 這三年國產新能源車的發展非常迅速,在引入了特斯拉這條鮎魚後,從整車到汽配都再次加速發展。 現在國產率和整個產業鏈完善程度都在提高。 不僅是國內,在全球範圍內獲取訂單的能力也在增強。 在車企推出新車型時,還能很快的響應。 而且從價格战就能看出,新能源車已經成爲趨勢。 汽配行業也跟隨整車,在國內站穩腳跟後,出去賺歪果仁的錢。 有些公司已經率先打开了行業天花板,減弱周期的影響,成功實現持續增長。 這裏就有不少投資機會,我把小範圍畫出來了。大家做做功課,很容易找到相關標的。當然,汽配企業短期內如果漲得多,還是要注意做波段。 並且可以反復做波段,也就是高拋低吸。 今天是從長期角度和大家嘮嘮,汽配已經开始具備了阿爾法。 大家要重視起來,將來可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信號確定,可以提前布局了!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6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