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第一股”:Keep上市
1年前

01

從“自律給你自由”开始

921天用戶量突破1億

2014年,Keep創始人王寧還是一個180斤並希望減肥的胖子。但彼時,和所有囊中羞澀且時間有限的打工人一樣,王寧沒有辦法去健身房請專業教練指導,因此選擇了最簡單的減肥方式:跑步。

2個月,減重20斤後的王寧也开始陷入瓶頸,“簡單粗暴”的跑步已經無法科學減重。於是,他开始上網檢索大量關於減肥與健身的資料,並掌握了一套科學的方法,並很快再次從160斤瘦到130斤。

這樣的一段經歷,也讓創業的想法在王寧腦海中萌生:爲何不做一個APP,把這些健身資料和訓練視頻整合進來,讓更多人看到呢?

於是,2015年初,以一句“自律給你自由”,Keep App正式上线。目標用戶人群瞄准“小白”運動人群,即那些:想要運動,但從來不完整運動過,或者不了解運動的人。

“如果是一個小白用戶,需求很簡單:穿衣顯瘦,脫衣有肉,需求只有0-60分左右。Keep作爲一個在线教育產品,解決0-60分甚至是70分的事情還是很簡單的。這是我們對用戶的選擇。”2016年,王寧在混沌研習社講台上曾如此表示。

彼時的Keep,可以讓小白用戶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通過免費的內容運動起來,且具備一定社交屬性的App也減少了用戶運動的“孤獨感”。

這個靈活方便的“移動健身工具”,也在當時幫助Keep迎來了高速發展。用戶數從0到100萬的增長,Keep僅用了105天;成立921天,Keep用戶數量突破1億,冠絕國內线上健身平台。

用戶喜愛的產品,自然也會引起資本的關注。

據天眼查顯示,Keep在上市前共完成8輪融資。除了2014年300萬人民幣“啓動資金”天使輪融資外。Keep在2015年、2016年均完成兩次融資。最近一次出現在2021年1月,其完成了3.6億美元F輪融資。

8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6億美元。

02

三次更新招股書,賣課也賣獎牌

Keep終圓夢

今年6月30日,Keep發布公告,預計於2023年7月12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並於當日正式啓動招股。這也是Keep第三次衝擊港股IPO,前兩次分別是去年2月25日與9月6日。

從2014團隊成立並以運動App的社區形態出現,到後來成爲一種健康生活方式App,再到成爲“運動科技第一股”。這8年來,Keep三次遞交招股書終圓夢的同時,無論是產品功能,還是其商業模式,都發生了多次改變。

尤其是,當流量有了,用戶也有了,Keep也必須开始賺錢了。

據灼識咨詢的報告顯示,根據月活用戶與月活用戶產生的鍛煉次數,Keep多年持續保持了全球最大健身平台的位置,且平均月活躍用戶及訂閱會員數均爲競爭對手的數倍以上,中國健身人群中77.5%的人了解Keep App。

用线上內容吸引用戶——通過自研運動設備與自有產品實現銷售——將流量與收入再次反哺线上,這是Keep所構想的商業模式。

據Keep最新招股書,在收入結構方面,Keep分爲自有品牌運動產品(消費品)、會員訂閱及线上付費內容、廣告及其他,三者的佔比分別爲51.4%、40.4%和8.2%。

2018年是一個節點,那一年,Keep开始嘗試將线上內容與线下場景打通,圍繞用戶“喫穿用練”的生活消費場景陸續开發了家用智能運動硬件、健身器材、健康食品等品類,還开設了线下健身房Keepland。

其中,自有品牌也確實爲Keep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尤其是,Keep也趕上了前兩年那股只能“居家運動”的利好。招股書顯示,銷售自有品牌運動產品始終爲公司營收的大頭,其在報告期內所佔公司的營收比重分別爲57.5%、53.9%、51.4%。

從消費品中的結構佔比來看,在最新的招股書中,包括脆脆球、雞胸肉在內的健康食品佔到31.6%,爲6.98億元,包括瑜伽墊、單車、跑步機等家用健身設備等的智能健身設備佔比爲19.8%,爲4.38億元。

Keep也在招股書中指出,收入大幅增長,得益於公司自有品牌產品以及會員訂閱及线上付費內容的收入增加。

只不過需要注意的是,Keep自有品牌的毛利率從2020年的20.8%,下降到了2022年的14.5%。

總結一下就是,廣告收入甚微,靠內容付費性價比不高,自有品牌收入毛利率开始下降。

尤其是,雖然用戶數量足夠多,但愿意消費Keep內容的用戶,能轉化成消費Keep產品的用戶並不多。

比如2021 年,Keep 平均月活用戶達 3440 萬,其中“买貨”的用戶轉化率是 1.06%。

更直觀的描述便是:100個用Keep健身的用戶,只有1個人愿意購买Keep的產品。這也意味着,Keep自有品牌這個營收第一支柱,其實並不牢靠。

看完賺錢方式,再來看看Keep的花錢方式,比如營銷。

最近一次Keep的出圈,是他們的“賣獎牌”。

2022年,Keep开始與知名IP聯合營銷舉行虛擬運動賽事。完成Keep线上跑的活動,則可獲得與IP聯名的獎牌一枚。

同時,賽事不是白參加的,獎牌也不是白拿的。一方面,用戶在規定的活動時間內完成賽事內容自然是必要的,另一方面,用戶需要支付報名費。不需要實體獎牌的用戶可以通過19.9元的價格報名參賽,完賽後獲得虛擬獎牌。包含實體獎牌的報名費在39元。

如果一場賽事有多枚獎牌,Keep也提供了報名費在大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套餐,能讓用戶一次集齊所有獎牌。

這些獎牌,作爲“社交貨幣”一度風靡小紅書等社交平台,讓Keep再次嘗到了线上流量與“社交營銷”的甜頭。

“業績增長與獎牌、虛擬賽事增強用戶忠誠度與黏性有關,未來會推出更多虛擬賽事,提高用戶熱情”。Keep在招股書中如此表示。

只不過,在“賣獎牌”搞營銷背後體現的,同樣是Keep連年增加的營銷支出。

招股書顯示,從2020年到2022年,Keep的營銷費用分別爲3.02億元、9.56億元和6.46億元。

03

Keep如何“Keep”?

王寧曾表示,Keep不是在做一款App,而是想做一個品牌,一個最酷的體育運動品牌,像耐克一樣的運動品牌。

Keep的出現確實實打實爲大部分用戶的運動需求提供了解決方案,當下,也是keep自己完善解決方案的時候了。

比如一個問題就是Keep連年上漲的營銷支出,與不斷下滑的用戶留存率。根據招股書,2020-2022年,Keep會員留存率分別爲73.3%、71.7%和65.3%。

AKA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曾在書中提及過一個概念:人的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樣是有極限的,每次嘗試自控都會消耗它的力量,如果你不讓自己的意志力休息,那它就會很容易枯竭。

真正自律,並非易事。

一組數據也指出,2021年-2026年我國運動健身人數將以6.5%的年復合增長率穩步增長,預計2026年國內總運動健身人數或將達到4.16億人,但真正能養成長期健身習慣的用戶並不多。

從營收上看,Keep在2020年-2022年的收入分別是11.07億元、16.2億元、22.12億元。

盡管Keep的營收一直在增長,但年同比增速已經從2020年的66.9%下降到2022年的36.6%。

或許正如王寧最初預想過的那樣,自律是“反人性”的,而反人性、大衆化、盈利便是一個不可能三角。財務報表上的虧損也佐證着這一事實。

如今,“居家健身”已經不是唯一選擇,线下健身場所的开業或許會對Keep一定影響。此外不能忽略的是,劉畊宏在抖音爆火之後,用戶可以選擇在线運動平台也不僅僅只有Keep。

Keep如何“Keep”,並打造一套成熟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是王寧需要思考的首要問題。否則,Keep上市意義何在?

部分資料參考:

《Keep創始人王寧:20個月搞定6000萬用戶,我用了這三招》 混沌研習社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又一個“第一股”:Keep上市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7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