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的事業,國際社會應共同推動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機制。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如果抱着功利主義的思維,希望多佔點便宜、少承擔點責任,最終將是損人不利己
最近一段時間,全球多地遭遇極端天氣。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警告:“如果我們繼續拖延所需採取的關鍵措施,我認爲我們將步入一種災難性局面。”然而,發達國家長期不正視其責任,遲遲不兌現有關承諾,導致當前氣候議程“遭到破壞”,日益引起國際社會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不滿。
發達國家在氣候變化問題上負有歷史責任、法律義務和道義責任,發展中國家是氣候變化問題最大的受害者。英國《自然·可持續發展》雜志不久前刊發由英國利茲大學等开展的最新研究顯示,全球約90%的過量碳排放源自美國等發達國家。然而,發達國家只是不斷高喊口號,同時向發展中國家轉嫁其責任義務。這完全違背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明確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巴西總統盧拉日前指出:“在過去200年裏,真正污染地球的是那些進行了工業革命的人,因此他們必須償還他們對地球欠下的歷史性債務。”
廣大發展中國家並沒有看到發達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足夠誠意。氣候融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的明確規定,發達國家負有明確的出資責任和義務,發展中國家是自愿出資。英國利茲大學等开展的最新研究顯示,發達國家應向低碳排放國家支付總計170萬億美元的補償金,以確保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目標可以實現。古特雷斯表示,到2030年,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資金需求將飆升至每年3400億美元。面對如此大的資金缺口,發達國家卻連14年前作出的2020年前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氣候資金的承諾都未兌現,其承諾的全球適應資金翻倍的路线圖仍不明朗。在日前舉行的新全球融資契約峰會上,氣候融資問題成爲焦點。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候任主席蘇爾坦表示,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推動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資金缺口巨大,“僅靠創可貼和止痛片,不可能解決大手術才能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氣候政策出現倒退,化石能源消費和碳排放不減反增,影響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美國政府反復說要“透明”“負責”“尊重國際規則”,卻一直缺少連續、一致、透明、負責任的應對氣候變化政策,甚至未批准《京都議定書》,一度退出《巴黎協定》,成爲全球氣候治理的攪局者。美國還以推動本國能源轉型爲借口,通過各種不公平法案和行政舉措,投入數千億美元爲本國制造業提供高額補貼,同時針對別國的綠色產業大搞貿易壁壘,掐斷發展中國家獲得綠色技術的路徑。這些行爲公然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擾亂全球綠色產業鏈和供應鏈,破壞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努力,與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集體努力背道而馳。
中國是生態文明的踐行者,也是氣候治理的行動派。中國宣布了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中國穩步推進能源結構調整,風電、光伏裝機量、發電量均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居全球之首。彭博社日前的報道指出,就對我們氣候未來最重要的指標——採用清潔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速度而言,中國正成爲領導者之一。中國不僅自身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還持續深化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在綠色“一帶一路”和南南合作框架下,盡己所能爲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支持和幫助。
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的事業,國際社會應共同推動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機制。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如果抱着功利主義的思維,希望多佔點便宜、少承擔點責任,最終將是損人不利己。發達國家應正視其歷史責任,盡快兌現承諾,加大對發展中國家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與發展中國家攜手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取得實質性進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發達國家需正視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鐘聲)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8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