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剛上任的蒙牛乳業$蒙牛乳業(HK|02319)$CEO盧敏放信誓旦旦地提出了“兩個千億”的目標。
然而,到2023年,蒙牛乳業還僅僅實現了千億市值目標,而千億營收目標仍未實現。
根據蒙牛乳業披露的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蒙牛乳業實現營收925.9億,距離千億營收仍有74.1億的差距。
最近幾年,蒙牛乳業的發展確實不算太好。
從直觀的業績數據來看,2020年至2022年,蒙牛乳業實現營收爲760.3億、881.4億和925.9億,營收增速分別爲-3.79%、15.92%和5.05%,雖然2021年營收有所反彈,但業績的增長瓶頸卻非常明顯。和伊利股份對比來看,兩者之間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
2022年,伊利股份的總營收爲1232億,淨利潤爲94.31億;相比之下,蒙牛乳業925.9億的總營收、53.03億的淨利潤顯然差距甚遠。而且截至7月14日收盤,伊利股份的總市值爲1787億,蒙牛乳業的總市值爲1041億,兩者在市值上已經相差超過了700億。
早在2007年,蒙牛乳業也曾一度超越伊利股份,成爲行業“一哥”;然而,在16年之後,蒙牛乳業不但早已被伊利股份反超,而且無論是業績還是市值,兩者的差距都越來越大。
“奶王”的困境
1999年,牛根生從伊利副總裁的位置上離任,創立了蒙牛。
彼時的蒙牛是一家妥妥的“三無公司”——既無工廠,又無奶源,還無市場,沒有人相信蒙牛能做起來,除了牛根生和這些跟隨的老員工。
面對資金壓力,蒙牛沒有走“先建工廠再賣貨”的傳統老路,而是選擇了“先建市場後建工廠”的模式,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廣告投放中,先把蒙牛的知名度打響,再把全國工廠變成自己的加工車間。
憑借着超強的營銷能力,蒙牛乳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廣告,沒想到在成立的第8年真的逆襲了伊利股份。
根據財報顯示,2007年蒙牛乳業實現營收爲213.18億元,而同期的伊利股份營收爲193.6億,蒙牛乳業首次超越了伊利股份,成爲行業“一哥”。在產品的市場份額方面,當年蒙牛乳業在全國液體奶市場取得了40.7%的份額,繼續壓制伊利股份,蟬聯全國液體奶市場的銷售冠軍。
成爲了名副其實的“奶王”。
不過,蒙牛的輝煌並沒有持續太久。2008年,一場行業的危機讓所有的奶制品企業遭到了重擊,蒙牛在當年巨虧9.49億,且股價發生了暴跌,差點就被外資收購。爲了穩定股價,牛根生不得不向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及長江商學院同學求救,最終在2019年中糧集團斥資約60億收購蒙牛乳業近21%的股份之後,事件才算了結。
然而,在中糧入主蒙牛乳業之後,公司內部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在管理層方面,創始人牛根生开始逐漸淡出蒙牛——先是辭去了董事長一職,轉任董事會主席,由中糧集團總裁接任董事長職位;2011年,牛根生再辭去董事會主席職位,僅任非執行董事;到了最後,牛根生在蒙牛已經沒有任何職位,徹底退出了蒙牛乳業。
原管理團隊的離去,導致蒙牛乳業的發展方向也發生了變化。在牛根生時代,蒙牛乳業主要的優勢在於營銷,貫徹的是“重營銷、輕生產”的模式;然而,在中糧入主之後,蒙牛乳業卻开始狠抓生產,例如大力新建大牧場,計劃2012年內在東北、河北、內蒙古等地建設8—12個千頭及萬頭以上的牧場,強調“沒有質量,一切都是負數!”
伴隨着模式的改變,曾經高速發展的蒙牛乳業則开始逐漸慢了下來。具體數據方面,從2014—2022年這九年時間裏,除了2021年營收增速超過15%之外,其余的8年營收增速都沒有再高於15%;淨利潤方面,在2014—2017年這四年時間裏,蒙牛乳業的淨利潤基本維持在20億上下,其中2016年還虧損了7.512億。
回頭來看,我們並不能說當時蒙牛乳業調整方向是錯誤的選擇。
“並購模式”行不通了?
實際上,近年來蒙牛之所以陷入增長的“困境”,其實和自身的發展模式有着很大的關系。
2017年,剛剛上任的蒙牛乳業CEO盧敏放提出了“雙千億”的目標——營收和市值在2020年達到1000億。
然而,當年蒙牛乳業的總營收不過601.6億,作爲一家傳統的乳制品企業,蒙牛乳業想要在3年時間內營收增長400億的難度頗大,爲了實現“雙千億”的目標,蒙牛乳業开啓了瘋狂的並購模式。
據統計,在2017年之後,蒙牛乳業對外進行了多次的並購和增持,例如在2017年2月以18.73億港元增持現代牧業16.7%的股權,在本次增持過後成了現代牧業的實控人; 2018年,蒙牛收購了中國聖牧旗下內蒙古聖牧高科奶業有限公司51%的股權,將其正式收入囊中;2019年,蒙牛乳業以14.6億澳元收購了澳洲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廠商——貝拉米;而到了2020年,蒙牛又耗費巨資將奶酪龍頭妙可藍多收入囊中。
不過短短數年時間,蒙牛對外收購所動用的金額便超過了100億,當然這些收購也並非沒有取得成果。在市值方面,蒙牛乳業早在2019年便實現了千億市值的目標;而在營收方面,雖然直到2022年都還沒有達到1000億的營收目標,但在2017——2019年蒙牛乳業的營收實現了快速增長,3年的營收增速均在11%以上。
不過,來到2020年之後,蒙牛乳業的這套“左手主業、右手並購”的模式开始行不通了,因爲市場上已經沒有太多的優質標的可供收購。而且,前幾年收購的公司發展都不太順利,蒙牛乳業开始被這些收購的企業“反噬”。
例如耗費巨資收購的現代牧業,這家企業是蒙牛乳業耗費了3年時間才收入囊中,最早是在2013年就已經進行股權投資。不過,在2014年之後,現代牧業便开始走下坡路,在2016—2018年甚至連續三年大幅虧損,淨利潤分別爲-7.42億元、-9.75億元、-4.96億元,直到2020年才恢復到了2014年的水平。
在經過近幾年的瘋狂收購之後,蒙牛乳業的商譽值也是快速走高。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在2017年時蒙牛乳業的商譽值爲45.33億,而到了2022年其商譽值已經飆升至88.88億,5年時間商譽值幾乎翻了一倍;在業績增長明顯放緩的大背景下,蒙牛乳業暗藏着巨大的風險,一旦這些收購的企業業績不達預期,蒙牛乳業很有可能會進行商譽減值。
從目前來看,伴隨着“並購模式”的失靈,如今的蒙牛乳業不但業績增速放緩,未來還存在着商譽減值、業績暴雷的風險。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奶王”的兩個千億目標,何時實現?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8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