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林毅夫:“一帶一路”倡議爲世界提供“穩定的錨”
1年前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電 題:專訪林毅夫:“一帶一路”倡議爲世界提供“穩定的錨”

  中新社記者 梁曉輝

  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從理念到行動,從愿景到現實,成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台。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咨詢委員會第五次會議近日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咨詢委員會委員、世界銀行前副行長、北京大學國發院名譽院長林毅夫12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圍繞“一帶一路”倡議,以及當前中國經濟前景和世界經濟形勢等熱點話題進行權威解讀。

  中新社記者:您怎么評價“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對發展中國家以及沿线國家在經貿發展上的帶動作用?

  林毅夫:“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國際發展倡議,強調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已經做了3000多個項目,帶動了近1萬億美元的投資,效果非常顯著。

  這些投資促進“一帶一路”沿线國家的發展,解決他們的發展瓶頸,帶來當地發展績效增加,因此沿线國家對“一帶一路”項目的歡迎程度非常高。例如印度尼西亞的雅萬高鐵,在开通前的調試中,當地民衆拿着手機去拍照、感受。在老撾,中老鐵路也成爲一張名片。在非洲,當地人認爲蒙內鐵路是改變他們發展進程的項目。這些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確實達到共商、共建、共享的成果,體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中新社記者:盡管共建“一帶一路”成績顯著,但有些西方媒體依然總以負面視角報道“一帶一路”,如稱“一帶一路”倡議制造所謂“債務陷阱”。您如何看待這樣的聲音?

  林毅夫:確實,這種抹黑的手法在國外很多,但經不起仔細分析。

  首先,在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裏,中國所佔比重總體不到10%。其主要債務來自於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佔40%以上,多邊國際發展機構的債務佔到25%左右。而中國不到10%,比重非常小。

  視頻:林毅夫:發展中國家債務40%以上來自發達國家 抹黑中國經不起推敲來源:中國新聞網

  其次,與中國有關的債務是用來做建設的,可以消除他們增長和發展當中的瓶頸,跟發展中國家過去的債務在性質上有相當大的不同。因爲過去發展中國家大部分的債務並沒有增加自身增長的能力,而中方實際上是消除發展中國家增長的瓶頸,給他們帶來增長的條件。像是中國有一句話“要致富先修路”,“一帶一路”項目中很多基礎設施建設就體現了這一點。

  對於有意或無意的抹黑,我相信事實勝於雄辯。比如雅萬高鐵項目剛开始之時,當地的媒體輿論也有一些質疑,但等到項目建成了,他們意識到“一帶一路”建設將給他們帶來好處,並且會隨着時間不斷顯現。所以負面的聲音,最終會在事實面前慢慢消除。

  中新社記者:當前,全球性問題加劇,共建“一帶一路”面臨的國際環境日趨復雜。新形勢下,您認爲應當如何進一步提高中國與沿线國家經貿合作水平?

  林毅夫:還是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項目要針對“一帶一路”沿线國家的痛點難點,經過共建“一帶一路”,能給當地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目前共建“一帶一路”已有一些基礎設施建設成果,下一步要使其助力沿线國家發展生產,尤其是要找准哪些項目能夠幫他們創造就業、創造出口、拉動增長、增加稅收。要讓這些建設項目不僅可以變成能下“金雞蛋”的項目,而且也可以幫助解決他們過去存在的問題。這樣,隨着項目的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就能達到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

  中新社記者:2020年以來,針對國內國際形勢新變化,中國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如何看待並更好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方面的作用?

  林毅夫:中國是一個大經濟體,大經濟體必然要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因爲當前世界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中國利用大經濟體的優勢可以維持穩定發展。而且中國是开放式的發展,強調國內國際雙循環,可以讓中國的發展給其他國家帶來更多機遇。因此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也讓“一帶一路”建設在當前不確定的國際環境之下,提供一個穩定的錨。

  中新社記者:您一直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您日前指出,從現在开始到2035年,中國實現年均5%-6%的實際增長應該完全有可能。您作出這一判斷的依據是什么?

  林毅夫:增長的本質是什么?是經濟不斷發展、收入水平不斷提高。那實現的前提又是什么?是技術不斷創新、產業不斷升級。

  我說中國在2035年之前,完全有可能實現年均5%-6%的實際增長,最主要是因爲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經濟體。發展中經濟體在技術創新、產業升級方面有後來者優勢,可以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作爲技術創新的來源。而發達國家、高收入水平國家的產業技術已經在世界前沿,要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就只能靠自己發明,而發明投入很大,風險很高。

  從過去100多年的經驗來看,發達國家、技術最前沿國家的人均經濟增長平均每年大概2%,加上人口增長有的快有的慢,大概在3%左右。但是我們如果利用跟發達國家產業技術差距的後來者優勢,以我們現在的發展階段,比如說2019年,中國的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按照購买力平價計算是美國的22.6%,相當於德國在1946年、日本在1956年、韓國在1985年跟美國的差距的水平。這三個國家跟中國處於同樣追趕階段的時候,實現了16年年均人均GDP增長超過8%。他們可以實現,就代表中國利用後來者優勢也有這個潛力。

  如果跟當年的德國、日本、韓國相比,當前中國還有在新經濟上的優勢。新經濟,如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對中國來講是新的,對發達國家來講也是新的,中國跟發達國家站在同一條起跑线。新經濟、新技術有研發周期特別短的特徵,投入主要是以人力資本爲主,而中國是一個人力資本豐富的國家,在這方面具有優勢。同時,中國還有全世界最好的產業配套,具有德國、日本、韓國所不具備的巨大國內市場,這同樣是優勢。

  所以,當把後來者優勢和新經濟優勢加起來,我相信中國到2035年之前有8%增長的潛力。當然潛力只是一種可能性,在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方面,我們現在碰到一些“卡脖子”問題,但總的來講會被“卡脖子”的技術並不多,而且可以利用舉國優勢來克服。綜合這些因素,我相信5%-6%的增長是完全有可能的。

  中新社記者: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但目前有西方國家通過出台所謂“法案”等手段,試圖剝奪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將其作爲遏制中國發展的一張牌。您對此怎么看?

  林毅夫:發展中國家的評定標准是有國際共識的,有聯合國的指標、世界銀行的指標,並不是說哪個國家通過一個“法案”就能改變的。

  中新社記者:目前世界經濟形勢低迷,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國家採取日趨保守的政策,如鼓吹“脫鉤斷鏈”“去風險”等。您認爲這些政策導向的背後目的是什么?能幫助他們重拾想要的增長嗎?

  林毅夫:貿易是雙贏的。“脫鉤斷鏈”“去風險”是想讓一些高科技產品不向中國出口,給中國發展制造障礙,主要原因還是有的國家想維持其在國際上的霸權地位。

  但這些高科技產品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而是這些發達國家的企業擁有的。這些技術靠大量研發投入取得,而且取得後能產生多大的利潤,取決於有多大的市場。按購买力平價計算,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按照市場匯率計算,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對高科技產品來說,中國經常是全世界的最大市場,基本佔到20%、30%甚至更多。所以從企業角度看,當技術研發取得突破以後,有中國市場是高盈利,沒有中國市場是低盈利,甚至不盈利。

  而“脫鉤斷鏈”“去風險”的影響不只是一時的低盈利、不盈利,更關乎企業是否能維持技術領先地位。因爲這些高科技產品要不斷地研發投入才能保持領先,企業高盈利時可以繼續研發投入,維持技術領先,低盈利、不盈利時,研發投入的能力就沒有了。

  所以要“卡中國脖子”,對這些企業來講,不是我們一般講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可能是“殺敵一千,自損至少一千”。要“卡中國脖子”,同樣是“卡他們自己的脖子”。因而技術“脫鉤”,實際上是政府請客、企業买單,政府想達到他的政治目的,要企業去买單。發達國家要想在世界上維持領先、能夠創造就業維持增長,靠的就是這些企業。所以跟中國“脫鉤”“去風險”,實際上也是增加自己的風險。

  視頻:林毅夫談“脫鉤斷鏈”“去風險”:殺敵一千,自損至少一千來源:中國新聞網

  這些政策的鼓吹者可能是一些民粹主義者,還有一些是爲了拉取選票的政客。但真正的有識之士把這個問題看得很清楚。這也是爲什么美國財長到中國來表示,美國不尋求與中國經濟“脫鉤”,德國總理、法國總統帶着龐大企業代表到中國來……因爲貿易雙贏、貿易合作,是最能夠保持世界穩定與發展的。(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專訪林毅夫:“一帶一路”倡議爲世界提供“穩定的錨”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8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