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西洋命名的組織,把黑手伸向太平洋
1年前

  連續第二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峰會邀請亞太四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與會。

  在剛剛結束的維爾紐斯峰會期間,北約與日本和韓國籤署“個別針對性夥伴關系計劃”(ITPP),將雙方的合作領域分別擴大至16個和11個,包括太空安全保障、反恐、網絡安全和新技術等。

  北約還計劃在東京开設聯絡處,雖因法國等成員國的明確反對而暫時作罷,但這些新動作無不表明北約正在加快東進亞太的步伐。

  一個以大西洋命名的組織,現在把黑手伸向太平洋,絕不能容忍其胡作非爲

  第二次世界大战後,美國爲了遏制蘇聯,維護其在歐洲的主導地位,聯合西歐一些國家於1949年成立北約。冷战時期,北約的對立面是蘇聯與一些東歐國家於1955年組成的華沙條約組織(華約)。

  作爲冷战產物,北約本應在冷战結束後解散,但卻在美國一手打造下成爲維護全球霸權、大搞陣營對抗的战略工具。

  黑手伸向亞太,是爲了維護美國霸權。

  近年來,美國一手在亞太地區打造了多個“小圈子”,但這對其龐大的胃口而言還遠遠不夠。美國企圖通過北約,將跨大西洋聯盟和亞太聯盟體系整合起來,方便自己插手亞太事務,圍堵遏制中國這個战略競爭對手,維護美國在地區乃至全球的霸主地位。

  當然,這也離不开域內極少數 “帶路黨”的迎合,比如日本。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東北亞研究所日本安全研究室主任徐永智認爲,長期以來日本對周邊國家抱有根深蒂固的戒備,認爲周邊國家只要實力強於自己,就會構成威脅。正是基於這種以鄰爲敵、以力壓鄰的邏輯,日本將與北約勾連作爲新抓手。

  爲了蠱惑更多地區國家支持北約東進亞太,“中國威脅論”的把戲又拿出來演了。

  在維爾紐斯峰會公報中,北約十多次提到中國,妄稱中國的政策對北約利益、安全和價值觀構成挑战,對歐洲-大西洋安全構成系統性挑战。

  北約搞亂了歐洲,現在又想禍亂亞洲。這種逆潮流而動、开歷史倒車的危險行徑,注定不會得逞。

  北約因其“黑歷史”在亞太不得人心。冷战結束至今,北約的手伸向哪裏,就會在哪裏制造分裂和混亂。當前,創造和平的發展環境、攜手發展經濟,是亞太各國民心所向。

  冷战結束30多年後,北約仍沉迷於冷战思維和集團政治,劃分“我們”和“他們”,人爲地分裂世界,與亞太國家相互尊重、开放合作的大勢相悖,與地區人民互利共贏、妥處分歧的愿望不符。

  逼迫亞太國家選邊站的伎倆無法得逞。以美國爲首的北約刻意捏造所謂“中國威脅論”,但地區國家看到的是一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中國,是一個不斷帶來發展機遇的中國。衆所周知,東盟已經成爲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事實上,絕大多數亞太地區國家不愿選邊站隊,比如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多國曾明確表示不愿看到“新冷战”,不希望卷入大國對抗。

  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所說,堅持战略自主,維護地區穩定與發展是地區國家的共同心聲。亞太國家反對在地區拼湊各種軍事集團,不歡迎北約把觸角伸向亞洲,不接受把陣營對抗復制到亞洲,不允許任何冷战、熱战在亞洲重演。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以大西洋命名的組織,把黑手伸向太平洋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8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