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再出一位“錢學森”,拒絕老美2000萬高薪,帶30多項專利回國
1年前

“一年2000萬美元,條件只有一個,不要回中國”。


美國實驗室內,十幾個壯漢將一名中國人團團圍住,帶着威脅的口吻說道。但這位中國小夥眼神堅毅,直接一口回絕。


老美見軟的不行,直接來硬的,不僅扣押了他的證件,還偷偷監視他。即便他即將登上回國的飛機時,仍有數十名保鏢“死纏爛打”,試圖拖延他登機的時間


這位身穿藍襯衫,其貌不揚的中年男人,爲何值得老美如此大動幹戈?



一、解決學界10年難題,選擇歸國效力


潘錦功,從小就是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憑借出色的學習天賦,他14歲就考上了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大慶油田工作,當起了測井隊長。


但在工作中,他深切地感受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爲了改變我國落後的科技局面,1996年,他只身前往大洋彼岸的新澤西理工大學進行深造,以太陽能發電爲研究方向。


在當時,太陽能發電並不受歡迎。因爲多晶硅的太陽能板不僅成本高,光能轉化爲電能的效率也很差。潘錦功在想,有沒有什么材料,能夠替代太陽能電池板呢?



查詢大量資料後,他發現碲化鎘很有潛力,只需在玻璃上貼上薄薄的一層,就能用來發電。

但周圍的同事對“發電玻璃”的想法嗤之以鼻,因爲這種材料不僅光電轉化效率很差,而且還難以制成薄膜,10年間一直沒有進展,被學術界公認是條“死路”


潘錦功卻不這么認爲,“別人都做不到的,如果我們做成了就是0到1的突破”。功夫不負有心人,2007年,潘錦功團隊將碲化鎘的光電轉化率提升至14%,是傳統多晶硅的1.55倍


2年後,潘錦功在世界能源大會交流時,發現中國團隊竟無一人上台。他的眼角溼潤了,他意識到祖國很需要它,是時候回家了!



二、發電玻璃問世,無限能源時代已不遠


歷經艱難險阻回國後,潘錦功立刻投入到“發電玻璃”的研究中。他在四川創辦起了企業,當地高層也毫不吝嗇,撥出了5000萬大力支持。後續,國家也給了1.59億元的專項資金。


潘錦功也不負衆望,2019年,潘錦功終於研制出可直接貼在玻璃上的碲化鎘薄膜,性能超美國2.5倍,“發電玻璃”從此走進現實。這一技術的突破,也意味着我國在無限能源方面上更進一步。



ChatGPT創始人曾表示:“未來,我只對無限能源和無限壽命感興趣”。而我國在這兩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長足進展,“暢絡因”的面世,代表了我國在“無限壽命”這一領域實現了對美日的反超。


10年前,美科學家率先發現,暢絡因”類分子表現出減緩老化的積極潛力。日科學家迅速接過接力棒,將其落地量產,以5位數的天價收割我國。爲了不被國外“卡脖子”,赴美留學的王俊教授,同樣拒絕老美的高薪和綠卡誘惑,選擇回國效力。


歷經2年,王教授利用所擅長的定向酶技術,成功研制出這一成果,成本較於美日降低了95%,實現了巨大的飛躍。成果經由京(JD)東面向大衆,迅速奪回了7成的市場份額,同時也收獲了上萬擁躉。不少人在體驗後,反饋道“晚上精力不減”、“睡得更加沉”。


得益於像潘錦功、王俊這樣的愛國科學家,我國才能在許多外國人垂涎三尺的領域取得了突破,實現反超。



03 希望每家每戶都能裝上發電玻璃


潘錦功的發電玻璃有多牛?僅需2-3塊,就能滿足一家人全年的用電量,其使用壽命還高達30年。潘錦功也因這一技術成功獲得了國家授予的“傑出工程師獎”。


除了老美,印度也對這項技術垂涎三尺,曾以“節省能源”爲借口,要求中國將這項技術公开。但中國直接霸氣回應:“技術共享無可厚非,但前提是我們得心甘情愿”。



而最大的“功臣”潘錦功,仍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工作。每當有人問起他對於發電玻璃的未來展望時,他眼睛總是晶亮,笑着說:我希望以後,每家每戶都能裝上“發電玻璃”。


希望未來會有更多潘錦功這樣的莘莘學子,祖國的大門將永遠爲他們敞开!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我國再出一位“錢學森”,拒絕老美2000萬高薪,帶30多項專利回國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9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