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上海人這樣买菜?
1年前

稱重、溯源、檢測,智慧菜市場讓煙火氣與科技感並存

作者/  IT時報記者  沈毅斌

編輯/  潘少穎  孫妍 

當一聲聲叫賣與討價還價的聲音雜糅在一起,整個菜市場便开始熱鬧起來。新鮮的瓜果蔬菜、特色小喫、柴米油鹽,提着菜籃子的市民們絡繹不絕,菜市場算得上城市中最具煙火氣的地方之一。

但在00後邵旭輝(化名)的眼中,“髒亂差”是菜市場的形容詞。沒有明碼標價的水果區,商販往往會坐地起價;看似新鮮嫩綠的蔬菜,可能殘留着農藥;肉販們還時常將血水潑在地上,腥臭味在肉類區彌漫开來……“我寧可選擇貴一點但環境好些的超市,也不喜歡菜市場裏吵鬧的聲音和難聞的氣味。”

既要保住菜市場的煙火氣,又要讓消費者擁有更好的採購體驗,是菜市場順應時代發展的必要轉變。

去年,上海市已培育20家示範性智慧菜場及54家智慧菜場創建單位。今年,上海市政府將“新建20家示範性智慧菜場”列入了爲民辦實事項目。上海市商務委主任朱民表示,智慧菜場是以信息化、數字化設施設備爲支撐,使市場管理方、經營戶更加清晰掌握市場消費需求,有效保障“菜籃子”供應。

多了一位數字“管家”

桂巷集市,坐落於普陀區桂巷路上。二層的菜市場歷經二十余載,見證了普陀區的數字變化,也記錄下居民們的生活點滴。2021年4月,桂巷集市啓動智慧化升級改造,原本老舊、單調的菜場,搖身一變成爲功能豐富、環境整潔的社區生活中心。

上午8點不到,剛剛在公園晨練完的70多歲的高大爺,提着菜籃子來到桂巷集市,爲全家人採購一天的菜品。進菜場後,高大爺徑直走向左側的大屏幕,熟練地翻閱起來。他告訴《IT時報》記者,每次逛菜場前,都會到大屏幕上看看參考菜價和檢測數據,採購時會更加放心。

這塊大屏就是智慧菜場的“大管家”。除了價格讓消費者一目了然外,菜市場當天的交易額、訂單量、訂單時段分布圖等數據也全部透明公开,“坐地起價”的情況已無處遁形。

“肉類买23號攤位的新鮮、海鮮去18號攤位、33號攤位平價菜便宜……”高大爺對菜市場已經輕車熟路。若第一次來桂巷集市不知道選擇哪家商鋪,看看大屏幕的左側就不會糾結。最火攤位、最贊攤位,都被“大管家”精准排位,按照序號就能找到。

光消費者滿意還不夠,作爲菜市場的主角——商戶,對於“大管家”同樣也表示認可。其中顯示的交易額與訂單量,就蕴藏着商戶“排兵布陣”的小細節。在美天天山菜市場賣水果的李姐告訴《IT時報》記者,最近,從浙江慈溪進了一批楊梅,通過菜市場每日大數據統計的銷售量得知,楊梅是近期最熱銷的水果。於是,她便將楊梅擺放在付款機旁邊最顯眼的位置,只要有人付款都能看到楊梅,無意間提升了銷量。

每個菜品都有“身份證”

拿出我們的身份證,姓名、住址、生日等個人信息一應俱全。如果給每個菜品也辦一張產地、供應商、入庫時間等信息齊全的“身份證”會是怎樣的場景?

在桂巷集市,《IT時報》記者體驗了一次爲青椒查“身份”。在攤位支付完成後,攤主遞給記者一張小票,青椒重量、價格、費用明細等看起來十分普通,但在小票的最下方,一行“追溯商品信息”字樣十分醒目,還附着一個二維碼。掃描發現,從經銷市場到供應商再到入庫編號,所有關於青椒的信息一目了然。攤主告訴《IT時報》記者,市場裏的每塊肉在哪屠宰、每棵青菜在哪種植、每樣水果在哪採摘,都能通過這個二維碼找到源頭。


不過,买過商品的顧客能溯源,那還沒購买東西的顧客應該怎么查看菜品來源呢?攤主指了指面前屏幕右上角的二維碼,表示這就是專門爲顧客查看攤位菜品種類、菜品來源所准備的。微信掃碼進入後,首先看到的就是攤位信息,攤主的姓名、電話透明公开,下方便是攤位主營的菜品,只需點擊菜品下方的“查看溯源”,就能看到和上文一樣的菜品信息。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張培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智慧菜場”是產業數字化在農產品銷售領域的體現,數字技術的降成本、提效率、可追溯等特徵,使得數字化改造後的農貿市場更優惠、更便捷、更安全。

菜品質量有了保障,但購买時的缺斤少兩,卻是消費者心中抹不去的“陰影”,智慧菜場當然不會置之不理,雙屏顯示的電子智能秤就爲此而生。據桂巷菜場工作人員介紹,商戶只需要將菜品放上去,AI就會自動識別出菜品,並顯示該菜品的單價、重量、總價,顧客可以從另一側的屏幕看到。而且桂巷集市裏每個攤位的智能電子秤與市場管理方的管理後台相連接,實時上傳銷售數據,不僅能有效避免計算錯誤、缺斤少兩,還能成爲消費者維權的重要依據。

值得一提的是,爲了做到讓顧客加倍安心,每家智慧菜場都會在出口處放上一台智慧“公平秤”,由市場管理員親自管理,若是顧客購买後發現重量不對,就可以在公平秤上進行求證。

菜場外賣也能配送到家

走進普陀區高陵路268號的高陵集市,用繁體字書寫的商鋪牌匾延伸在步道兩旁;裝飾成青磚的牆體,頗具年代感;旗袍、舊電影、老洋房這些專屬於老上海的物品,一瞬間就能將人們拉回“民國時期”。這也是上海首個“民國風情菜場”的所在地。

2022年8月,《IT時報》記者在參加普陀區智慧菜場創建啓動會時,普陀區商務委主任李剛提出“市場管理提效、商戶降本增收、政府調控有力、消費體驗升級”的智慧菜場建設目標。如今再次來到高陵集市,12家老字號、130多個菜場攤位井然有序,吸引來不少年輕消費者前來打卡。

“下班有時間我就來菜市場逛逛,沒時間就用‘萬友海馬’下單。”95後上班族周女士告訴《IT時報》記者,因爲整潔的菜場環境,自己越來越喜歡在下班後,到高陵集市喫一些特色小喫,感受一下煙火氣。而她口中的“萬友海馬”就是高陵集市的线上採購小程序,省去挑選、洗菜、制作過程的預制菜和熟食,也成爲周女士的採購首選。

打开“萬友海馬”微信小程序,肉類、蔬菜、熟食、小喫……應有盡有,設定好收貨地址並下單,騎手便會爲家住真如附近的居民送貨上門。值得一提的是,據萬友海馬創始人張放介紹,每年,高陵集市內會开展6~8次購物活動,消費者可以注冊會員領取優惠券,從小喫到生鮮,折扣全場可用。此外,還开設了自營會員商店和抖音直播平台,給會員提供更多福利。

排版/  季嘉穎

圖片/  IT時報  

來源/《IT時報》公衆號vittimes

E N D

大家都在看

請加「星標」不錯過我們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現在上海人這樣买菜?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79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