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之道:查理·芒格股東會講話1987~2022
1年前

這個講話輯錄了自1987年至2022年西科金融和每日期刊兩家公司股東大會上查理·芒格先生的講話。


在高概率贏面下重注


芒格說他們大多數時候,什么都不做。出手的時候很少。即使是出手的時候,也是如履薄冰,對可能承擔的風險感到不安。回顧過去,巴菲特也曾後悔,有些公司生意非常好,但因爲不看好公司管理層,而沒有大量买入。對於他們而言,始終把眼前所有的投資機會進行比較,力求找到當下最合理的投資邏輯,就才是重中之重。找到了最合理的投資邏輯之後,無論周期波動如何劇烈,是順境還是逆境,都泰然自若,這就是他們的投資之道。每天、每周、每月、每年,他們都集中精力了解眼前的新情況,應對眼前的新挑战。但他們不會去預測明年的道瓊斯指數是漲還是跌,利率是14%還是6%。投資就是這樣,有時候需要播種,有時候需要收獲,有時候需要熬過寒冬保住命。


正因爲他們努力做好眼前的事,很少做長期預測,所以他們的長期預測才更正確。他們着重於長期的准備,盡可能地保守,防範大災難的衝擊,爲可能出現最惡劣的環境做准備。因此,他們會手握大量資產,隨時自由配置,就像手握棒球棒,等待好球扔過來,愿意等多久都可以。即便不揮棒擊打,也沒人罰出局。所以,過去的耐心等待都是值得的。錢多機會少,總比錢少機會多強。


芒格所說的“機會”,是指通過了最低標准的機會。在1992年整整一年,所有通過的最低標准的機會,沒有一個是他看上眼的。普通人覺得市場中應該有很多好機會,但在芒格的眼中,只有一些公司天生麗質,具有穩固的競爭優勢,能實現很高的收益率,才是所謂的“機會”。


在所謂的機會出現時,芒格就會做兩種投資。第一種,大多數投資都是長期持有,只要長期持有,幾乎不可能虧損;第二種,偶爾做,投資虧損的概率可能比較大,但如果賺錢的話,可能賺得也非常多。這兩種投資方法不完全一樣。做長期的投資,一個是能看懂,另一個則是概率站在自己在一邊。與此同時,承擔的風險是有前提的——價格必須合適,風險發生的概率比較小,即使風險發生,其淨資產也足以應付。但是,快進快出、唯利是圖,不是他的行事風格。


20世紀60年代初期,芒格曾經把一張復利終值系數表擺在面前,推演各種情況,計算自己可能領先大盤指數多少。他計算如果只持有3只股票,可能要承受怎樣的波動?實現多少領先優勢?他得出的結論是,只要能經受了波動,同時持有3只股票就足夠了。作爲一個撲克玩家,他知道,贏的概率非常高的時候要下重注。但是,他也十分清楚集中持有的波動更大。芒格執掌的惠勒·芒格合夥公司在1973年和1974年的收益率就曾經下跌了31.9%和31.5%。好在芒格自己能堅持住,還遠遠沒到破產的程度,市場也不能把他怎樣。


按照芒格的方式投資,必須准確判斷一家公司的前景。也就是說,不但要能看出來一家公司現在的生意是好生意,而且要能看出來在將來的很長時間裏仍然是好生意。過去,傳統的價值投資者認爲他的這種投資方式不可取。而芒格認爲這種投資方式是行得通的,但必須要把生意看准了才行。只要真能從“漂亮50”中篩選出最漂亮的5個,仍然能取得良好的投資業績。當然,再好的生意,價格太高,也不值得投資。


不過,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很長一段時間,人們投資股票實現了豐厚的收益。這就產生了一種正反饋效應,大家都來买股票了。因此,像芒格這樣的價值投資者日子就不好過了,因爲沒那么容易找到好機會。芒格說,不是他的投資能力不行,而是投資環境惡化了。芒格始終關注的是股市的估值情況。就股市的長期估值而言,他最擔心的情況不是突然出現1987年那樣的暴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他都一直买股票而不是賣股票。像他這樣長期买入股票,可能在乎50年以後的股價,因此他不愿看到短期內股價一直上漲。他擔心股價一直漲,漲到很高價格,然後在高位形成一個平台,並且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下去。股市越漲,投資就越難做。


不同尋常的基本方法


芒格從來不會以高於內在價值的價格买入股票。有些公司的生意特別好,與傳統的格雷厄姆追隨者相比,他能看到更高的內在價值。不過,也有例外的情況。如果遇到一個卓越的人,有機會追隨他,知道他不會欺騙,雖然他現在還沒有做出成績,但相信他將來一定行,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考慮抓住機會。當然這樣的人不多,年輕時的巴菲特就是其中之一。那時,年輕的巴菲特沒有漂亮的業績,沒有豐厚的資產,但最初的投資者信任他,把資金交給他管理,同意付給他業績分成,他們的做法屬於支付了高於內在價值的價格。


芒格認爲他的方法是非常基本的東西。像他這樣做投資,我們只需要在股票市場中找到定價錯誤的機會。如果我們自身有一定的能力,應該發揮自己的長處,去擅長的領域中篩選,找出定價錯誤的機會。芒格指出,如果像他那樣做投資,把最基本的東西就做了,就用不着再學這學那了。把F=ma和E=mc學透了,就用不着再琢磨其他公式了。找到自己能看得懂的機會,不做自己看不懂的投資。然後,踏踏實實去做大量實際的工作。


如果一個投資者有經營企業的經驗,那就更好了。因爲經營企業和股票投資可以相得益彰。巴菲特曾經說過,因爲他是一個職業投資者,所以他是一個更好的企業管理者;因爲他是一個企業管理者,所以他是一個更好的投資者。商業和投資相輔相成。股票是一種用於交易的憑證,但股票代表着對企業的所有權。一個人如果具有豐富的商業經驗,就會對他的投資有所幫助。


一個人在一家公司擔任銷售經理,主要的工作是銷售產品、解決客戶的問題,如果他具有豐富的投資經驗,了解很多其他公司,他就可以更好地开展銷售工作。因爲他有投資經驗,他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客戶的需求,更高效的幫助客戶解決問題。正因爲芒格和巴菲特都具有商業和投資的雙重背景,所以無論是管理企業還是股票投資,他們都顯得更加得心應手。


芒格研究的基本方法


或許投資者都知道要买好公司,但關鍵在於是否有能力找到真正的好公司。芒格說他想研究一家公司的時候,如果這家公司很陌生,完全不熟悉,那么就不會先讀公司的年報,而是會先讀《價值线》提供的報告,其中有一家公司在過去15年的歷史數據以及股價走勢。這就是公司的信息背景。芒格認爲,這就完美地呈現了一家公司的歷史情況。如果缺乏信息背景,就去閱讀年報,往往就會陷入迷茫和混亂的狀態。


在了解背景信息之後,就可以开始閱讀年報了。閱讀年報時,必須關注具體數據,包括附注以及會計處理等。其中“管理層討論與分析”最爲關鍵。但是,很多公司的這部分內容或者很空洞,或者千篇一律地吹噓公司發展多么好。浮誇和空洞的風氣盛行,粉飾經營成績。很少有公司說自己的生意不好,生存困難。


閱讀年報時還要提防會計詭計。有些公司擔心業績達不到分析師的預期,導致股價下跌,於是就把下個季度的訂單挪到這個季度。有的公司制定了不合理的激勵機制,它們根據銷售額給員工提成。這樣一來,有的員工自然會弄虛作假,虛報銷售數據。爲了獲得提成,員工報告的銷售額可能根本是子虛烏有。這些會計詭計,可能連審計師都難以發現。有的公司可能在年報中耍很多小伎倆誤導投資者,只要認真閱讀,有些伎倆可能比較容易識破。


閱讀年報時,要帶有明確的目的搜尋信息。例如,研究一家生意特別好的公司,我們會問一個問題:“這家公司的好生意具有可持續性嗎?”芒格的方法是,帶着這個問題閱讀多年年報,研究這家公司現在的生意這么好,主要源於哪些因素,這些因素將來是否有可能發生變化。


伯克希爾·哈撒韋有個公开的祕密,就是喜歡那種每年年末的利潤都是大筆現金的公司。但很多公司並不是這樣的。比如,工程機械行業的生意就很難做,總是有大量的存貨和大量的應收账款。這樣的公司,不管多么努力經營,每年年末所有的利潤都是堆在空地上的工程設備,總是看不着現金,而堆積的工程設備卻越來越多。芒格和巴菲特對這種生意避之唯恐不及。他們喜歡那種現金流源源不斷的生意。這就意味着,在收購了一家現金奶牛公司之後,可以把現金拿出來再买現金奶牛公司,然後再买一家。


現金奶牛是伯克希爾的最愛。而有的公司的利潤永遠是账面的,根本沒有創造現金的能力,這樣的公司就不能去碰。伯克希爾·哈撒韋能夠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很早就明白了,要遠離那種不能創造現金利潤的公司。在給一家公司估值的時候,不區分利潤的性質,不看是現金利潤,還是躺在空地上的機器,拿着利潤數字直接就算,得出的估值肯定是不准的。這樣的公司利潤再多,也不值錢。只有永遠不斷的現金利潤,這樣的公司才值錢。


投資,從根本上說就要看懂公司的生意,清楚一家公司面臨哪些威脅,擁有哪些機遇,競爭地位如何等。只看過去的業績增長情況、過去的資本收益率、過去的銷售額,難以准確地預測公司的未來。只有在深入了解生意的基礎上,才能比較准確地預測公司的前景。


有些生意比較好懂,比如开市客就是一家非常容易理解的公司。只要是受過教育、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人,都能搞明白連鎖超市的生意,都能看懂超市的發展歷史、經營方法以及超市可能遇到的困難。芒格說如果他在商學院任教,會從零售業教起,因爲零售業很容易理解。學生把零售業研究明白了,再帶他們看更難一些的,例如家電制造業等。很多公司,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將其總結成模型。比如,箭牌公司模型。研究行業的時候沒什么固定順序,芒格是從零售業开始的,然後再逐步深入。具體的順序,沒有一定之規,因人而異。


以生物進化論分析公司


芒格十分推崇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他在這本書中了解了現代進化論,增長了生物學方面的知識。道金斯講的還是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但其貢獻在於,他把復雜的生物進化論講得深入淺出。


如果借用生物進化論來分析公司和行業,那是十分合適的。所有成功的商業行爲都來源於實踐進化。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動物發展出了眼睛、翅膀和爪牙,養成了獨特的行爲習慣,具備了捕食的本領,從而能夠繁衍生息。人類的企業也是一樣,在經過了無數次成功和失敗的磨礪之後,才總結出一系列的生存法則。


以赫茲租車和企業租車爲例。這兩家公司在平淡的租車行業摸爬滾打多年,都取得了成功。它們都通過實踐進化,分別積累了自己的一套人事體系、租賃制度和獎勵機制。這和生物界的現象非常類似。赫茲租車和企業租車猶如同在一個屬性的兩個物種,它們都完成了實踐進化,就像兩種不同的蝴蝶一樣。它們雖然有所不同,但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


以生物進化論分析公司,特百惠可以作爲一個經典案例。特百惠主要經營塑料食品容器,它總結出一套很惡俗的銷售方法,通過操縱人們的心理推銷產品。當年,賈斯汀·達特向董事會提議收購特百惠,幾個董事直接辭職了,他們瞧不起特百惠,不想和它沾邊。賈斯汀·達特則不以爲然。他的想法是,特百惠的銷售人組織聚會,又是喊口號,又是演節目,雖然看起來很傻,但肯定管用。他覺得特百惠的那一套是實踐進化的結果。一傳十,十傳百,當年特百惠的塑料罐子賣得很火,其聚會活動吸金能力非常強,如此風光了好幾十年,當然現在早就過氣了。特百惠的銷售模式不是賈斯汀·達特發明的,但他看出了這套模式管用。達特看到了特百惠的過人之處,將其收入囊中,賺了很多錢。


生物學理論確實可以用於指導投資。有時候,按照普通的基本面分析方法,可能看不出什么,但是換成實踐進化的視角,我們可能得出全新的認識,發現公司的獨特魅力,找到良好的投資機會。因此,我們要像賈斯汀·達特發現特百惠那樣,善於用生物學的知識做投資。學會這種投資邏輯,就又多了一個投資利器。


所有巨大的商業奇跡都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那都是多少次碰得頭破血流、多少次試錯才找對了路子,一路披荊斬棘才取得的成就。非凡的商業成功源於長期的實踐進化。所有的公司都是實踐進化的結果。作爲股票投資者,我們看一家公司,就要分析它實踐進化的成果如何。我們要投資進化得好的公司。


爲什么有那么多人不遠萬裏、長途跋涉去聆聽巴菲特和芒格的講話?這不是他們優異的長期投資收益率所能解釋的。究其原因,是我們的價值觀和我們的思維方式。今天,我們身處這個市場,只會越來越艱難。投資收益率很難遠遠高於平均水平。追求長期投資收益率平均每年領先指數5個百分點,那可絕對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想實現這個高難度的目標,據查理·芒格所知,只有一個辦法:減少投資決策的數量,不輕易出手;把握好大機會,出手就是下重注。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芒格之道:查理·芒格股東會講話1987~2022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80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