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重磅定調,萬字解讀!信息量很大
1年前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曹雯璟                    市場正迎來史詩級利好,今日A股走出強勢格局。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涉及財政貨幣政策、房地產政策等多個方面,信息量巨大,備受市場關注。          
究竟此次會議對資本市場有哪些影響?帶來哪些投資機遇?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會有哪些動作?如何看待房地產政策定調?          
爲此,中國基金報記者採訪了創金合信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投資經理劉思甸、鵬揚基金固定收益總監兼鵬揚穩利基金經理王華、長城基金高級宏觀策略研究員汪立,以及國泰基金、諾安基金、恆越基金、德邦基金等在內多位業內人士。          

他們認爲,在宏觀經濟層面,總體可以定調爲一次“直面困難、提振信心、對症下藥”的會議,預計未來還將圍繞釋放內需、信心修復等陸續出台系列政策,經濟長期向好的大勢仍將延續。          

對於資本市場,上述人士認爲,會議進一步確定了在堅持現代化目標指向的前提下,穩定經濟的運行,提升信心,從而提升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有利於穩定股市的投資價值。                    經濟長期向好的大勢仍將延續          

中國基金報記者:您如何看當前的經濟形勢?未來會如何演變?          

魏鳳春:從政治局會議通稿看,中央對宏觀經濟的判斷有以下幾點是相對明確的:第一、經濟在可控的閾值內運行,能源、糧食安全以及社會穩定的下限沒有觸及,高質量發展與產業升級的現代化战略的上限仍在延續,這意味穩中求進的战略計劃不會做實質的改變。          

第二、經濟困難主要是微觀主體的經營困難導致的內需不足,需求不足很大程度上是供給不足導致,政策重點從供給側調整向需求側擴大轉變,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以及民營經濟優待政策都以此爲基准。          

第三、風險防範和及時處理成爲下一步公共政策操作的必選課,積極主動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對經濟穩定至關重要。          

第四、主導產業更替態勢依然明顯。曾經的主導產業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房地產不再是主導產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战略新興產業逐步發展壯大爲主導產業,數字經濟、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以及人工智能都是鮮明的標志。          

李湛:這次會議雖然認爲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變,但也承認疫後經濟復蘇的反復曲折。因此會議更加強調當前經濟所面臨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宏觀層面的總需求水平不足,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等重點領域仍有較大風險,微觀主體生產經營環境較爲困難,以及海外經濟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較高等。按照經濟弱、政策松的逆周期調節邏輯,可以預期未來一段時間穩增長在政策決策函數中的權重或將高於上半年,逆周期調節力度上升。          

劉思甸:一方面,中央看到了經濟當前面臨的挑战,“國內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外部環境復雜嚴峻”,需要政策上的積極應對;另一方面,中央也指出這是暫時的曲折,中國經濟恢復速度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仍是處於領先地位。          

王華:政策關注到了總需求不足和經濟各領域、各部門恢復不平衡的問題,出台的措施和影響預計會貫穿整個下半年。目前數據顯示,消費恢復最爲順暢,基建6月份已在發力,出口上半年回落程度好於市場預期,下半年有望看到復蘇的曙光,房地產爲代表的內需是最主要的矛盾。          

此外,就業和通脹恢復較慢,也是經濟的主要問題。本次政策對以上問題提出了應對思路,對房地產政策進行優化,擴大總需求,將有望帶動經濟增長進一步鞏固。從實際GDP的環比增速看,最快在三季度宏觀數據和上市公司業績中預計就會反映政策成效。

另一方面,政策也指出,經濟恢復是一個曲折、波浪式的過程,有其周期性規律,並且還需要兼顧結構性改革,因此本次政策體現出了及時有力托底但不會過度刺激的態度。

汪立: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战,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表明國家已意識到國內需求不足的矛盾客觀存在。當前經濟修復面臨市場信心不足和內生需求不足的雙重壓力,7月17日統計局公布二季度GDP實際增速6.3%,低於市場預期。          

本次會議更加明確內需不足的問題,預計後續政策層面或將適度加大改善需求端的政策力度,提升政策的邊際效應。但本次會議也提出“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可見總體上仍然認爲困難是暫時的。          

國泰基金:對於宏觀經濟,此次政治局會議既肯定了前期的經濟恢復,也理性提及復蘇依舊曲折,總體可以定調爲一次“直面困難、提振信心、對症下藥”的會議。預計未來還將圍繞釋放內需、信心修復等陸續出台系列政策,經濟長期向好的大勢仍將延續。          

恆越基金:本次會議肯定了今年以來經濟發展取得的成績,也指出當前經濟運行中面臨的新困難和挑战,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先直面問題,再着力解決,有助於提升短期風險偏好。會議尤其強調風險化解,對於經濟下行壓力的關注也更加具體。從會議表述來看,逆周期調節相關具體政策還將繼續出台。          

本次會議暫未落地任何實質性政策動作,超預期的是政策基調和覆蓋面。本次會議不是利好兌現,但繼續打开了對後續配套政策和實質動作的想象空間,延長了市場交易政策預期的時間窗口。真正的利好兌現是出台實質性動作以助力加槓杆,如果沒有,則8月中起市場或會轉向交易“金九銀十”的現實景氣度、淡化政策預期。          

德邦基金:本次會議分析研究了當前經濟形式,並對下半年經濟工作做了部署。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會議明確提出三個着力點: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重點提到: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由於近期市場反映了過多悲觀預期,會議在這個時間節點召开,不單展示出對於當前經濟形勢的政策導向和長期高質量發展的定力,預計也將顯著提升市場信心、提振市場情緒。                             預期年內仍有降准降息的可能性          

中國基金報記者:能否談談未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走向?          

魏鳳春: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發力是建立在逆周期調節和精准有力實施宏觀調控的邏輯前提下的,同時還要將政策儲備作爲重要的考慮。貨幣政策是穩健的,總量上降准、降息的概率較大,結構上扶持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同時,保持匯率穩定也是穩定宏觀預期,提升人民幣資產價值的重要保證。          

財政政策上繼續積極,一方面,減免稅政策,通過增加補貼來促進消費。另一方面,通過積極投資有效解決市場失靈問題,專項債的發行將會加速,但不會超額發行。最後,下一階段財政最核心的工作還是要在一攬子風險消解中發揮總攬的作用。當然,保民生、穩就業是公共政策的基本職責,這也是責無旁貸的。政治局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預計財政政策或會在印花稅等方面做出優化。          

李湛:本次會議對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定調不變,依然是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但更加強調政策落實和效力。下半年貨幣政策總量工具和結構性工具均發力的可能性高,可以預期年內仍有降准降息的可能性,央行或將加大對科創企業、中小微企業的定向融資支持。而財政政策受制於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下半年的發力點主要集中在減稅降費等財政收入端措施,財政支出端措施空間有,主要體現爲專項債發行和使用效率方面。          

王華:財政方面,預計專項債發行有望提速,減稅降費將加大力度。貨幣政策方面,考慮到目前偏高的實際利率對經濟增長存在壓力,未來一方面可能還有使用總量工具的空間,如適時的降准降息,另一方面PSL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望重新擴容,將低成本資金注入相應的項目中。          

劉思甸: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均會貫徹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的指引。貨幣政策總量和結構上可能會有進一步的動作,財政政策方面可能會集中在專項債發行加速以及減稅降費領域。          

汪立:政策層面,本次會議核心強調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對於後續政策展望,貨幣政策方面,預計三季度降准、四季度降息的概率較大,降准意在助力寬信用修復,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息有助於進一步推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此外預計結構性政策工具和政策性金融工具也將持續發力。          

財政政策方面,降低企業成本是核心,預計下半年將加快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並可能採取一系列措施幫助企業降低經營負擔,對部分財政收支壓力較大區域加大轉移支付支持力度。對於市場關注度比較高的特別國債發行,預計特別國債有望是重要儲備政策,用途是將部分預算內資金騰挪出來加大對企業減負的支持,但也提示特別國債只有在遇到重大不確定性事件衝擊時才會使用,短期仍需觀察政策的後續安排。          

國泰基金:會議要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財政端,要求“延續、優化、完善並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並要求“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貨幣端,要求“發揮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指向再降准降息可期。總體看,政策基調延續偏積極、偏刺激、偏寬松,同時也更加講求精准有力的宏觀調控,要用好政策空間、找准發力方向,扎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          

恆越基金:會議強調“發揮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我們預期下半年或有“降准”等動作,節奏上可能在本月美國加息後擇機落地,使貨幣寬松更進一步。另外也可期待圍繞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設立新的結構工具。財政政策的表態重在現有措施的優化,比如減稅降費的延續和落實,再比如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加快發行和使用等。          

德邦基金:會議中提到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強調發揮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整體來看,我們認爲下半年財政政策將注重增強效能和化解風險。而在內需有效回暖之前,貨幣政策方面仍將通過減稅降費和政府投資來對整個經濟進行托底,下半年類似降准、降息以及結構性降准、再貸款利率、再貼現利率等工具,都有有適度寬松的空間。                    建立現代產業體系 推動供給能力與居民消費升級需求更好匹配          

中國基金報記者:此次會議強調,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同時指出,要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培育壯大战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更多支柱產業。您如何看?未來有哪些機遇?          

魏鳳春:經濟轉型的本質是產業的轉型,在以房地產爲代表的傳統的產業體系與實業爲基、高端制造爲本的現代化目標不相適應時,現代化的產業體系勢必要大力建設。當前的經濟波動並沒有對我們堅定的產業轉型決心產生擾動,不僅如此,產業升級厚積薄發,高質量發展正扎實推進。這可以看作是以“立”爲根本宗旨的供給側建設。擴大內需也是要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爲根本目的,二者是完美結合的。          

這些需求目前看,主要體現爲汽車、電子產品、家具等大宗消費以及體育休闲、文化旅遊等服務消費。從更長的演化周期看,新舊產業體系的更替並不是涇渭分明的,而是新舊融合,新的產業會融合人工智能等新的要素,傳統的產業,比如房地產也會在保障性住房的供給、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進行有序推進。          

李湛:短期內,總需求水平決定總供給水平,但長期內則是供給創造需求,建立現代產業體系,推動供給能力與居民消費升級需求更好地匹配,可以更好地激發居民消費擴張。並且,現代化產業體系在一方面,產品附加值高,企業盈利能力強,有助於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現代化產業體系也將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從歷次技術革命經驗看,雖然每次技術革命雖然替代了低效率的就業崗位,但同樣也形成了新的就業崗位。          

再者,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也離不开資源要素的投入,這對制造業、服務業投資需求也有刺激作用。當前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速全面領先傳統投資增速就反映了現代化產業體系對相關領域投資需求的拉動。           

劉思甸: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將擴大內需战略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擴大內需延續了去年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消費的重視,在提到了要提振汽車、電子產品、家居等大宗商品的消費,推動體育休闲、文化旅遊等服務消費。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繼續強調促進人工智能的發展,推動平台企業規範健康持續發展。這些在資本市場都有直接的對應板塊。          

王華:從外部環境看,短期中美關系逐漸緩和,但長期競爭格局不會改變,而當前科技是大國競爭的核心,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科技的競爭。因此,我們認爲未來產業政策傾斜科技創新的思路不會改變,甚至可能會進一步強化。          

現代產業體系一方面意味着打造更多的支柱產業,意味着在房地產引擎降溫的情況下,政策將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作爲的增長引擎,例如“數字產業化”。另一方面,現在產業體系要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這體現出了當前科技對存量產業改造賦能的重要性,不僅如此,現代服務業對提升產業升級、提供美好生活、擴大就業崗位有關鍵作用,而提升服務業的勞動生產率則同樣會依靠數字化,這是“產業數字化”。所以,預計會有更多的數字經濟相關措施出台,這一板塊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          

汪立:會議強調,“促進人工智能安全發展”,“要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培育壯大战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更多支柱產業”。大力推動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發展仍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點落腳點,充分發揮我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優勢,有利於企業降本增效,提振我國潛在經濟增速。對於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長期來看也與AI密切相關,“AI+”行業不僅蕴含巨大的投資機會,也基本能切合我國高質量轉型的方向。          

同時,新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離不开完整完善的產業鏈,對於科技的薄弱環節,後續仍是政策強調關注的重點,強鏈補鏈與產業基礎再造下的核心上遊關注上遊核心元器件/原材料、機器人核心部件、高新制造設備、底層軟件、新能源等領域,及中下遊糧食安全、生物技術、軍工、通信、人工智能應用領域等板塊均有較好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國泰基金:此次會議延續強調“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等說法,首提“通過終端需求帶動有效供給”,重提“把實施擴大內需战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此外,延續近期發改委系列表態,提出“提振汽車、電子產品、家居等大宗消費,推動體育休闲、文化旅遊等服務消費”。          

這一系列表述背後繼續反映內循環重要性的提升,未來經濟發展與驅動引擎將更期待內需的釋放的拉動,由此更多推動消費領域的投資機會,投資重點預計將圍繞政策提及的汽車、電子產品、家具等方向展开。          

恆越基金:會議強調了促進消費對於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只有先擴大了內需,才可能拉動制造業升級來促進高質量發展,這條路徑是必須去面對、不可忽視的。相關機會主要可關注“汽車、電子產品、家居等大宗消費”、“體育休闲、文化旅遊等服務消費”,尤其是大運會和亞運會催化下的體育新消費等。          

德邦基金:相較於4月的政治局會議,本次會議的表述更爲積極,並且點名了具體細分領域——汽車、電子、旅遊休闲等。這些消費領域的上下遊產業鏈較長,且和居民生活息息相關。下遊領域的需求拉動不但能夠穩定就業、增加居民收入,也能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修復資產負債表,推動內需擴張,對加快暢通內循環有顯著正向推動作用。                            下半年地產領域需求端政策 仍有進一步放松空間          

中國基金報記者:有關房地產的表述上,會議指出“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要“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對此,您如何看?          

魏鳳春:房地產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背後,隱含着房地產仍然是風險產生的重點領域,這意味着房地產政策有望調整優化。首先,除了個別的特大城市外,全面放开商品房的自由买賣或將是房地產政策調整的第一項內容。          

其次,未來的房地產發展,重點在於體現房地產的公用屬性,這與民營經濟投資的支持領域是密切相關的。最後,化解房地產的債務仍然是政策的重要工作,這意味着房地產行業的優勝劣汰、趨於集中是必然的趨勢。          

李湛:本次會議在房地產政策上的定調略超預期,主要體現爲“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的新提法上。這意味着一些已經不合時宜的房地產政策將進行調整,一是滿足居民住房需求,二是避免房地產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事件,進而衝擊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和中小金融機構資產安全問題。          

汪立:會議指出“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預計下半年地產領域需求端政策仍有進一步放松空間,但整體政策可能精准滴灌,核心保護剛需;房價下跌壓力較大的區域可能繼續放松,但局部出現房價上漲的區域政策可能回撤。整體房地產的政策基調仍是“防風險”重於“穩經濟”。          

城中村改造方面,上周國常會已要求推進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該項政策更多是對此前十四五城市更新目標框架下城中村改造相關內容的深化,而非增量政策,估算十四五期間全國平均每年城中村改造投資規模可能略低於1萬億,整體推進的速度並不會特別快。          

劉思甸:會議看到了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在繼續講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的同時,會議也提出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需求,新增“盤活改造各類闲置房產”的表述。預計已有的和後續的政策調整將逐漸減輕房地產形勢變化帶來的衝擊,相關風險得到更好的控制。          

王華:本次會議表述延續了央行的表述,市場從將信將疑轉變爲更有信心。房地產依然是因城施策的政策思路,因此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地方政府落實,目前高能級城市和級城市分化明顯,區域房地產市場取決於人口流入、居民財富和收入、產業和教育配套支撐、新掛牌土地供應質量等其他因素。從房地產投資來看,除了需要銷售恢復以外,還需要房地產开發企業的信心恢復。短期來看,我們將觀察各地在中央定調下的試探性舉措,如何用好用足政策空間;中期,我們重點關注房地產市場恢復對房地產开發企業的信心、居民財富效應和地方財政收入的改善作用如何。          

國泰基金:關於房地產,本次會議整體表態偏積極,提出“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未來關於地產領域,一些增量政策仍值得期待。          

恆越基金:本次會議首提“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適時調整優化”,可預期的後續可能的優化動作包括不限於降利率、調首付、一线城市調整認房又認貸等,前提仍然是“因城施策”。但沒必要過度解讀不提“房住不炒”,因爲總的政策基調不會變,地產的商業邏輯已與過去不同,很難再走回頭路。          

德邦基金:對於地產值得關注的是兩點:一是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二是把“切實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放在首位,未提及“房住不炒”。          

我們認爲未提及“房住不炒”並不代表政策轉向,“房住不炒”是政策底线,是國內地產政策長期的基調。當前主要矛盾側是應對地產市場景氣度持續走弱,房企債務風險加劇以及避免相關市場風險進一步蔓延和傳染。          

面對持續疲軟的地產市場,我們認爲相關政策優化空間較大,對於一二线城市的寬松升級政策有望陸續推出。而面對地方財政問題和債務風險,我們認爲本次會議的表態意味着包括有序开展地方債置換及債務重組,通過特殊再融資債券發行穩定再融資現金流等化解債務問題的措施將要逐步推出,並切實落地。                    要活躍資本市場 提振投資者信心 對A股有積極影響          

中國基金報記者:此次會議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幾何?          

魏鳳春:政治局會議召开,進一步確定了在堅持現代化目標指向的前提下,穩定經濟的運行,提升信心,從而提升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有利於穩定股市的投資價值。同時基於經濟修復的預期,債券市場前期擁擠的交易將會受到衝擊,從而進行調整。          

同時,政治局明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資本市場內部的活力將會有力激發,生態建設進一步優化,價值投資理念得到更高程度的認同。當然,這些愿景的達到有待政策落地的力度和效果,整體是積極的。          

李湛:本次會議明確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政治局會議直接提及資本市場的次數不多,去年4月末政治局也提及資本市場,核心內容是“要及時回應市場關切,穩步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積極引入長期投資者,保持資本市場平穩運行”。隨後A股在5月大幅反彈。因此,政治局會議正向提及資本市場一般對A股都有積極影響。並且本次政治局在政策層面的總體基調好於市場預期。預計會議後有助於緩解當前市場的悲觀情緒。          

王華:此次會議中“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表述,對資本市場長期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預示着未來可能會有陸續出台關於活躍市場、提振信心的相關政策。權益資產有望受益於本次會議,債券市場作爲避險資產可能會面臨一定的調整壓力。          

影響還看具體措施,未來應當繼續推動資本市場投資端高質量建設,這將有利於資本市場的發展壯大和市場化、法制化改革的深入推進,爲居民儲蓄有效轉化爲市場長期資金提供良好的環境。          

同時,應當加強政策協同,繼續活躍市場,維護股市、債市信心,提高投資者的賺錢效應與獲得感,穩定居民金融資產,拉動居民收入增長預期,使其轉換成爲真實購买力,這將進一步促進居民消費,從而帶動經濟增長。此外,從如何“活躍”的具體措施來看,引導更多的中長期資金入市、擴大對內對外开放、豐富交易品種、完善交易制度等等,都值得期待。          

汪立:本次會議強調“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整體表述較爲積極,對提振資本市場情緒有較好的帶動作用。政治局會議上提到資本市場是較爲罕見的,十八大以後僅有4次,其中2019、2020都側重制度,2022年是“平穩運行”,本次則是“活躍+提振”。未來市場活躍與提振的方向,可能與取消相關管制或資本市場創新政策相關。          

近期我們可以看到,包括公募基金降低管理費、證券公司降低傭金等操作,都是監管在不斷引導市場降低成本,吸引更多場外資金流入的舉措,這對於市場具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同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隨着全市場注冊制下IPO和再融資的漸進常態化,我們也需要有一個相對溫和向上的市場,形成正向的投資效應。          

國泰基金:對於資本市場的影響更多體現在預期管理層面,其一,政策穩經濟訴求有所強化,包括全盤統籌就業壓力,積極擴大內需、高質量發展等都指向未來經濟動能有望持續向好,提振資本市場投資信心;其二,關於市場擔心的地方債務風險,首提“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後續緊盯相關部署,進一步維穩市場的防風險信心;其三,資本市場方面,首提“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也意味着後續資本市場改革也有望迸發更多新活力,增量政策依舊值得期待。          

恆越基金:會議體現出決策層對中長期經濟增長並不悲觀,當前市場底部特徵明顯,本次會議有利於強化市場信心,一定程度上吸引增量資金流入。穩匯率和活躍資本市場的表述也使市場對後續股市具體政策措施有了期待。          

諾安基金:向後看,政策博弈或趨弱,三季度有政策催化或業績拐點的產業主題或將逐步成爲主线。配置上,建議將重心轉向下半年行情的核心產業主題上,堅守科技、能源資源和國防三大安全領域的優勢品種。          

德邦基金:本次會議提出了“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和歷次會議中的表態相比明顯更爲積極。這一超預期的表態對於資本市場參與主體的信心回升預計有促進作用,後續相關制度規則是否會配套推出以及能否吸引中長期增量資金入市值得期待。                    短期對順周期帶來提振作用 繼續看好消費、數字經濟等領域          

中國基金報記者:在您看來,此次會議透露了哪些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魏鳳春:第一、系統性的投資機會增大,股市或將會反彈,反轉需要政策效果與經濟觸底的確認。          

第二、周期性板塊,如地產、建築等帶來行情修復的機會。          

第三、战略性的新興產業,因爲周期的搭台而更加受到市場的青睞。          

第四、調整較長時間的消費等,會在長坡厚雪中迎來配置的價值,需要提示的是雪還是那些雪,但坡已經變了,我們需要深入研究和總結轉型期疊加疫情三年對消費習慣和偏好以及消費能力改變的深刻影響。          

李湛:投資機會存在於幾個方面:其一,會議明確要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並提到了汽車、電子產品、家具等耐用品消費以及體育休闲、文化旅遊等服務消費。因此,我們認爲下半年消費板塊機會或存在較大的預期差,消費升級類行業機會可能更好。          

其二,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是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主要支柱產業。下半年AI、科技產業或仍有較大的投資空間。          

其三,若房地產政策實質性調整,也可以考慮房地產消費產業鏈的投資機會。          

汪立:本次政策局會議明晰當前內需不足的主要矛盾,政策指向整體延續寬松基調,在此基礎上,預計資本市場的活躍度有望進一步擡升,年內無風險收益率或將進一步下探,將利好國內利率債與股票市場。具體方向上,或可關注4月和7月政治局會議均明確強調的人工智能賽道,及強鏈補鏈與產業基礎再造下的核心產業板塊等。          

此外,本次會議也指出要提振汽車、電子產品、家居等大宗消費,相較4月會議表述更加具體,7月發改委、商務部等部門已陸續發布相關消費促進政策,支持大宗消費品升級換代並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开展產品下鄉活動,預計對於相關可選耐用品消費起到一定提振作用。後續我們需要對政策保持持續跟蹤與關注。          

王華:政策最直接的影響是提升市場風險偏好。從短期看,關注本身跌幅較大、和穩增長相關的順周期板塊,房地產、化工、有色、通用設備、輕工、消費。

未來政策落地的效果還取決於更多細則的制定頒布、發布節奏以及配套政策。從中期看,本輪市場估值修復行情已經基本到位,接下來關注三季度經濟改善的程度、領域和相關企業盈利的兌現,選擇更有基本面支撐的投資標的,例如下半年可能受益於外需改善的出口鏈、受益於國內PPI上行的上遊資源、受益於海內外產業周期回升的半導體和消費電子領域、收益於經濟持續上行和居民財富效應修復的消費。          

國泰基金:本次會議透露的投資機會預計更多沿擴內需與高質量發展展开。消費領域,首提“通過終端需求帶動有效供給”,具體領域也提及“提振汽車、電子產品、家居等大宗消費,推動體育休闲、文化旅遊等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領域,延續強調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再提鼓勵人工智能發展,而且對於加快培育战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支柱產業等已多次提及,未來战略新興產業依舊大有可爲。          

德邦基金:短期維度來看,對於順周期品種的風險偏好有較強的提振作用,例如地產鏈。中期維度來看,對於資本开支和存貨增速處於底部的行業,例如家電、家居、紡服等板塊可以提升關注度。長期維度來看,持續看好數字經濟、先進制造等高質量發展方向,具體而言,通信基建、算力半導體、新能源產業鏈等具備較多投資機遇。          

諾安基金:財報業績仍是主线。第一、科技板塊中主營業務需求轉暖的領域,包括運營商、通信設備、半導體設備,還有部分出口導向的消費電子。          

第二、消費板塊當中,出行鏈(機場、酒店、景區、餐飲),庫存持續去化的家電、家居、品牌服飾,以及前期相對冷門的純內需品種,例如啤酒、珠寶。          

第三、制造和周期板塊中,上遊資源品盈利較好的主要爲油氣、火電,光伏一體化、電力設備,部分銷量領先的新能源車及其供應商。          

受益於擴大內需政策的地產、消費及基建兩會再次將“擴大內需”作爲2023年宏觀政策的首要重點。內需主要包括投資和消費。因此我們認爲政策關注重點的促進消費恢復、地產平穩運行及發揮好基建對經濟的壓艙石作用等均也將會成爲市場熱點政策主題。建議關注疫後消費復蘇、地產、基礎設施等板塊。          

編輯:小茉 審核:木魚                  

香港在26年間如何高速發展?

2023年香港會帶來哪些精彩?

獨家對話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李律仁

7月25日 19:00

點擊預約直播

版權聲明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台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系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中央重磅定調,萬字解讀!信息量很大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8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