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盤,露營之後,下一個輪到路亞了?
來源 | 表外表裏 作者 | Reno 出品 | 投資人說
來回走動的婧禕和另一個對手周圍,各自聚集了二三十個看客,大家都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水裏。
這是一場路亞加時賽,魚與餌的角力結果在瞬息之間——
一旦一方先被咬鉤,另一方相當於在比賽裏即刻“死去”。
規則聽起來很有噱頭,主打的就是一挑見分曉的刺激。
這種腎上腺素飆升的加時賽,是路亞體驗的縮影。
區別於准備繁復、以坐着爲主的台釣,路亞需要走動着判斷,通過抽、提、抖、停,讓假餌模擬蜻蜓、青蛙等獵物,刺激魚類進攻,於優雅中搏殺。
從“老頭樂”華麗轉變爲“水上高爾夫”,自然入了年輕人的眼。
知乎、小紅書等平台,“路亞”相關話題熱度持續攀升,“要玩得專業,需要針對不同的水情,买不同的餌料,不同的裝備。”等各類分享,動輒關注量十幾萬。
國內釣魚相關產業的想象空間,也熱切起來。
有電商平台數據顯示,今年618期間,很多路亞設備都是一上线就被秒空;
同時,路亞用品的市場規模在持續提升。
“它真的讓人上癮,欲罷不能,跟飆戲的感覺類似。”婧禕說道。
那場加時賽,她贏了,場上歡呼一片,但她沒有加入喧囂的陣營,而是閉上眼,享受那種緊張到頭暈目眩,做主宰的刺激。
這不是她一個人,而是每一個進入路亞世界的人,都會觸發屬於自己的際遇、篇章。
01
走進路亞世界,开啓主角篇章“它會急劇的抽動掙扎,這種拉扯博弈的手感,就像車开到五十邁,把手伸出窗外時,傳導出的愉悅阻力。”
回憶起路亞釣到大鮁魚的時候,阿坤眼睛閃亮、語氣興奮地說道。
阿坤的總結是,台釣是等魚,撒好誘餌等一兩個鐘頭聚魚,路亞是獵手主動找魚——
釣竿和輪子配合,讓假餌在攻擊性魚類的領地舞動,刺激它的進攻欲望,帶來的視覺、聽覺、觸覺感受,是他近十年台釣生涯從未體驗過的。
自此,阿坤癡迷於路亞,從此台釣是路人。
在他看來,每一種路亞釣法的控餌拉扯感,都是不一樣的。
微物(小型魚種)釣的感覺,類似用手摸迎風飛舞的旗子,被帶起的顫動。
根釣的話——以底層魚爲目標魚,多在礁石區、巖石縫等地方,要小心翼翼,就像精神緊張時,有人突然拽你一下的驚嚇,很考心態;
而上述的釣鮁魚,是舒朗的爽感。
癡迷上這種不同的控餌感受,阿坤开始挑战各種技能,學習看衛星地圖、判斷地勢不在話下,一個愛睡懶覺的人,不僅开始自律晨跑,更是專門練習攀巖和跑酷,強壯體魄。
“這一切,都是爲了能到別人不敢去的地方,嘗試不同的釣感。”
阿坤表示,如今的他能身處無依無靠的垂直礁石,在亂石嶙峋的地形中,持續釣大半天,盡情享受控餌和徵服的樂趣。
當然,這種“熱血漫”人生,除了釣魚佬自己的覺醒,還有外在的加成刺激。
據何彬介紹,“每一種場景有相應的竿子,每一種釣法也有相應的竿子”,一开始,他拿着一套新手裝備,和朋友去溪流區路亞,折騰半天兩人都空軍收場(沒釣到魚,空手而歸)。
了解了才知道,他們的釣組是入門鉛頭鉤鉤組,只能在淺灘清澈水域,釣馬口魚等基礎的,那種障礙區,用類似德州釣組這種,才效果比較好。
被一語點醒,何彬自此打开新世界的大門,在裝備鑽研和升級上一路向前。
常見的馬口、青梢等小魚,來一套“微物”竿和餌;
釣離岸較遠的翹嘴魚,要准備長路亞竿進行遠投;
誘捕喜歡近岸的鱸魚,要用軟餌,相應克重的竿子也要到位。
這樣买买买下來,等何彬回過神,他的竿子和輪子加起來已經有七八套,價格很多也上升到千元級別。
每次帶着不同的釣具,去不同的釣點挑战,何彬都感覺自己奔赴在巡視自己事業的路上。
比起何·鄉村企業霸總·彬,純氪金玩家、發燒友南曦,更是沉迷路亞“王國”擴張不可自拔。
他鐘愛溪流路亞,各處跑溪流釣點,因爲對很多地方的情況不熟,常受山洪、降雨等情況幹擾,索性每年花十幾萬包下一個穩定的溪流釣點,做固定釣場。
南曦表示,玩釣場兩年了,沒算過什么盈虧,“就約着朋友一起玩,圖個方便,享受那個過程。”
而路亞漁具投入也不遑多讓,作爲路亞資深玩家,他對釣具收藏沒有抵抗力,從價格幾千的海淘品牌,到顏色絕版的珍藏款,他都來者不拒。
甚至一次,在一個渠道看到了一款中意很久的絕版輪子,毫不猶豫地以三萬八的價格拍下(現在輪子升值到了十萬)。
在南曦的展示中,路亞五年,他集聚了80個輪子、30根竿子,其中大多是限量款或者絕版。
如今南曦每周保持五次出釣的頻率,而每次出去,他都會就當天天氣、自己的穿搭,來調配相應的釣竿和輪子的顏色。
毫無疑問,這是路亞世界裏的豪門男主漫。
然而要知道在各路漫畫世界裏,人設只是一方面,強者才是C位所在。回到路亞,裝備是其一,技術才是正義。
02
燒腦技術流 做水下世界的王者眼角的余光瞥到一個釣友拿着釣竿,向自己走來,阿坤不禁在心裏翻了白眼,知道熟悉的一幕又要上演了。
“你這是什么牌子的裝備?你要不試試我的,我這個是日本的牌子,竿子四五千。”
开場話頭、內容主旨,都沒有超出阿坤的預期:秀裝備的優越感。
起初遇到這樣,阿坤以爲大家是想就裝備,進行技術切磋,很熱心地將自己的經驗和盤托出。
但後來發現不是這回事,“他們是覺得比我裝備好、比我厲害,炫耀罷了。”
認識到這一點,阿坤很少再花費精力去掰扯,而是用另一種“炫耀”反擊。
“衆人皆知,玩路亞甚至玩台釣,中魚的時候才是最帥的。”阿坤總結道,而提高中魚率,技術是王道。
阿坤主攻之一的根釣,最重要的是找魚,以及對“富貴險中求”度的把握——
在礁石區、巖石縫等地方釣魚,很容易掛底,對控餌的手法要求非常高。
嚴格遵循這兩點來精煉技藝,拿着便宜漁具的阿坤,往往會在後半程上演獵殺反轉,這一次相約海礁路亞,也不例外。
持續了一段時間都沒有中魚,再加上有人頻繁掛底,幾個釣友漸漸沉不住氣,覺得所在的島礁區域不行,就乘船去了海裏釣。
“他們還叫我了,但我不可能去的,並且很無語。”
阿坤表示,海中間根本不利於魚藏身,更不可能釣到。
最終,堅守原地的阿坤釣上了15條,而其他幾個人折騰了一圈,加起來的數量不及阿坤的一半,回程的船上格外的安靜。
相比於阿坤的“深藏功與名”,喜歡旅遊的皮皮,可謂滿世界找人切磋、輸出。
皮皮一入門路亞,就很少空軍,一時間很膨脹,“那時覺得自己可牛逼了,去旅遊开始帶着路亞裝備,作爲攻略的一趴。”
但走出國門不久,就被“教育”的認識了這一行的水深。
據皮皮講述,那是在土耳其的一個港口,迎着愜意的海風和漫天絢爛的晚霞,他用不同的鉤子類型在海岸线上遊走了一個多小時,一條都沒釣上來。
而這期間,在他旁邊台釣的一個小男孩,接連不斷上鉤了快100條。
“雖然說釣法不同,但這樣的落差和懸殊,讓我覺得很丟人。”
皮皮想起當時,窘迫地表示,“最後人家小孩都看不下去了,走過來給了我一些餌,我才釣了兩條收場。”
這樣的刺激,讓他开始了對技術的極致追逐。
比如,了解到日本在路亞方面比較完善、先進,他專門飛了過去,長達一周的旅遊時間,什么都沒玩,就拿着釣竿在海邊和人學。
“真的是很震撼,很多釣法都是第一次見(現在一些都傳到國內了),甚至他們會用長達三四十釐米的餌,去釣同樣長度的魚,鬥智鬥勇到了極限,看他們拉上來,我也一整個激動。”皮皮張开雙臂比劃道。
而系統認識到各種玩法的不同,他將自己的技術範圍聚焦在鱸魚上,每次出國遊,都會空出一半時間在當地路亞,國內的釣點更是跑了個七七八八。
現在的他,對不同區域鱸魚的所在水位,以及不同成長階段、季節環境、溫度下,鱸魚想喫的餌都信手拈來,在圈裏已經成爲“大神級”存在。
在不斷進化的同時,皮皮也在輸出——很多朋友被他的技術折服,跟着進了路亞圈,“我基本上都手把手教大家。”
而之所以要這樣,除了技術決定中魚率,還在於玩路亞像任何喜好一樣,如果長久沒有正反饋,熱情很難持續。
陰差陽錯入坑路亞的亮亮,就屬於這種。
一次午休聊天,同事刷到一個路亞視頻覺得很帥,拉他一起看,兩人看着看着紛紛上頭,要一起买裝備耍起來。
但他興衝衝砸了大幾千入手,去約同事,卻發現對方沒买,可事已至此,他只能开始。
“我的頻率是每周一兩次,多則二三次。”
在他的設想中,一段時候後自己就能帥氣甩竿,中魚嗖嗖的。
可事實上,收獲始終沒有起色,“玩了一年經常都是空軍,只有兩三次釣到了。”
亮亮將此歸結爲工作原因,沒有足夠的時間磨煉,技術提高漫漫無期。
而自信心受挫,他逐漸失去興趣,處於半停滯狀態。
所以說,盡管漁獵的本能刻在人類基因裏,但有技術打底,才能真正駕馭水下世界,持久享受愉悅。
03
後 記洞悉掌控神祕莫測的水況,搏擊“鬥”魚的刺激,與瞬息萬變天氣的對抗.....
一旦融入路亞,就意味着踏上了對種種熱血澎湃、爆燃時刻的追逐。
皮皮开啓了新的體驗探索——跟船海釣,這讓他在不久前與海上風暴正面相遇。
“狂風卷起的大浪,讓我們的船飄搖得像要散架一樣。”
皮皮回憶道,但那樣的危險時刻,他第一時間感覺到的不是害怕,而是想到了高啓強的名言“風浪越大,魚越貴”。
或許是應激反應,也或許是一瞬間的着魔,總之路亞人對中魚的執著可見一斑。
所幸,經驗豐富的船長才不管年輕人的熱愛,見天氣不對,就把船开走了。
當然,過了那個場景,之後再想起來,皮皮還是後怕的,畢竟在海上遇到暴雨沒有及時脫離,很多時候就沒有以後了。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他對出海路亞的熱情,他計劃在最近的台風天結束後,再和朋友們結伴出行、大顯身手。
因爲對皮皮們來說,一竿一輪挑战整個水底世界的誘惑,永遠也不能抵擋。
· END ·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沉迷路亞的中產:燒錢百萬,爲愉不爲魚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81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