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面對急轉直下的投資環境,許多生物醫藥投資人曾無奈地給被投企業創始團隊忠告,告訴他們,高流動性的時代過去了,務必重點關注現金流。
如今,這份期待有了回音。
在此之前,生物醫藥創新企業的使命只有一個,就是整合全球優質的資源,高舉高打,去填補困擾人類的臨牀空白。而到了2023年,產業導向开始發生變化。7月初,復宏漢霖發布業績預告,預期2023上半年首次實現扭虧爲盈,淨利潤約人民幣2億元。這是一個亮眼的數據,也是生物醫藥創新,在現金流邏輯下的初步論證。
消息公布次日,復宏漢霖股價大漲17.91%。對於生物醫藥創新企業盈利這件事,二級市場也給出了正向反饋。
10天後,和鉑醫藥也發布了盈利的業績預告,預期2023年上半年總收入約4000萬美元,同比增長約44.9%,淨利潤扭虧爲盈。這個消息同樣帶動了其市值增長。7月14日,和鉑醫藥高开高走,全天最高漲幅超30%,總市值從此前的低位反彈超過1/3。
此外,從陸續發布的業績預告來看,營收增長、盈利能力增強是剛剛過去的2023年上半年的主流變化。但相比從無到有的現金流,人們更關注的或許是,這種變化究竟代表了生物醫藥企業的成熟,抑或僅僅是它們在新環境下的應激反應?
生物類似藥的春天
現階段,有能力幫助企業完成盈利的,仍然是生物類似藥。在國內,創新藥浪潮席卷制藥行業近10年,原始創新被反復提及,被寄予厚望。在外部資金環境相對寬松的時期,人們將重注押在first in class新藥。但事實卻是,原創新藥的研發何其漫長,生物類似藥的變現周期提前到來。
截至目前,明確給出盈喜的業績預告,並在2023年上半年首度實現盈利的生物醫藥創新企業,只有復宏漢霖和和鉑醫藥。有意思的是,他們恰好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盈利路徑,一個是把單一產品的銷售額做上去,另一個則是通過將研發管线轉出,快速實現盈利。
業績預報顯示,復宏漢霖盈利主要源於兩款核心產品漢曲優和漢斯狀帶來的銷售收入。這兩款藥物都並非復宏漢霖的原研新藥,是在海外原研藥的基礎上,對劑型、適應症等方面做出了微創新。它們各自對標了2款更早前上市的大品類腫瘤藥。
誠然,漢曲優和漢斯狀屬於生物類似藥,上市即自帶確定的商業價值,但市場窗口期卻並不長。
具體而言,漢曲優是曲妥珠單抗的生物類似藥。曲妥珠單抗原研藥是著名的赫賽汀,也是現階段世界上銷量最高的乳腺癌藥物。赫賽汀的出現,曾改變了惡性程度極高的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臨牀治療現狀。
復宏漢霖在曲妥珠單抗上做的微創新,主要體現在通過人性化的藥物劑量設計,推出了更加適合中國患者的雙規格。據了解,漢曲優是國內唯一具有150/60mg雙規格、不含防腐劑的曲妥珠單抗,保障了其療效和安全性。150mg/60mg雙規格的靈活組合,使得漢曲優更加貼合中國女性常見體重區間,患者有望通過搭配使用不同規格的漢曲優,即配即用,達到更靈活的用藥方式。此外,雙規格的漢曲優無需余液保存,這無疑提升了臨牀管理效率。
數據顯示,2022年,漢曲優賣出了約17億元,同比幾乎翻了一倍。在2023年第一季度,漢曲優保持了迅猛的增長態勢,國內銷售收入約5.38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3。
復宏漢霖的另一款生物類似藥漢斯狀,即斯魯利單抗,是復宏漢霖首個自主研發的創新藥,屬於PD-1單抗類藥物。
在國內,PD-1單抗藥物市場內卷程度高,先後有十余款同類藥物上市。在PD-1單抗藥物高度同質化的競爭中,適應症拓展被作爲研發企業超越同行的重要工具。資料顯示,自2022年3月獲批上市以來,漢斯狀已獲批MSI-H實體瘤、鱗狀非小細胞肺癌(sqNSCLC)、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3項適應症。其中,鱗狀非小細胞肺癌屬於頗具臨牀價值的大適應症,而漢斯狀的小細胞肺癌適應症,則獨佔作爲全球首個一线治療的PD-1單抗藥物的臨牀高地。
在商業化場景中,漢斯狀差異化的臨牀設計,加之扎實的臨牀數據,換來了不錯的銷售表現。2022年3月底,在剛剛獲批上市的第4個工作日,漢斯狀即完成首批商業發貨,銷往全國約30個省份100多座城市,並在獲批一周後即實現全國首處方落地,正式進入臨牀應用。
上市僅9個月,漢斯狀的累計銷售額就高達3.39億元。到了2023年,漢斯狀的銷售持續放量。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漢斯狀實現國內銷售收入約2.498億元。其中,在2023年3月,漢斯狀首次實現了國內單月銷售額過億元。
實際上,對於大多數在現階段實現盈利,或者取得大規模主營業務收入的生物醫藥創新企業而言,大品類、微創新的核心單品,都是繞不开的工具。除了復宏漢霖外,思路迪、歌禮制藥也在提前公布的業績預告中,展示了大幅增長的單品銷售額。
根據公告,據思路迪預計,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總營收約3.438億至3.614億元,對應的同比增幅爲66.1%-74.6%。盡管沒有公布具體的淨利潤數字,思路迪預期毛利將大漲超6成,達到約3.19億至3.358億元。預報顯示,收入總額及毛利增加主要是因爲恩維達(PD-L1單抗)收入大幅增加。
作爲同屬PD-1單抗藥物家族的生物類似藥,思路迪對於恩維達的微創新,也主要體現在劑型上。恩維達的特殊性在於,它是全球首款皮下注射PD-L1抑制劑,30秒即可完成治療,比通常的靜脈給藥更方便。在2022年上市初期,恩維達的銷售額即達到1.6億元。此外,歌禮制藥的淨利潤大幅提升,則依靠新冠口服藥組合產品利托那韋的銷售,也是一類爆款原研藥的生物類似藥。
可以看到,生物類似藥的春天,來得比原創新藥早一些,但持久性還有待論證。
BD的價值
在國內生物醫藥圈裏,罕見的重金和喫驚的高薪,在醫藥生態成長的不同時期,去追隨不同類型的產業人才,往往會成爲膾炙人口的談資。
在創新藥概念剛剛火起來的2015年前後,頂級投資機構紛紛砸錢搶奪跨國藥企的研發中心負責人,組建企業、自創新藥,蔚然成風。2020年左右,這些新創立的企業陸續將研發管线推進到臨牀階段,百萬高薪聘請首席醫學官,則是最熱門的話題。而眼下,國內創新藥生態中最搶手的人才,莫過於交易能力出衆的BD(商務拓展)人才。
除了生物類似藥,對外授權優質的在研管线,也是生物醫藥創新企業的另一項關鍵的營收之道。
根據公告解釋,和鉑醫藥首度扭虧爲盈,除了提升業務運營效率、改善成本控制外,將HBM7008、HBM9161等優質在研管线對外授權,是關鍵的收入來源。
根據和鉑醫藥在2022年發布的年報,旗下業務被劃分爲Harbour Therapeutics和諾納生物(Nona Biosciences)兩塊。其中,Harbour Therapeutics致力於針對腫瘤和免疫領域內的創新抗體療法發現、开發及商業化,HBM7008和HBM9161均出自Harbour Therapeutics業務板塊,也是和鉑醫藥在現階段實現盈利的核心基石。
諾納生物作爲和鉑醫藥旗下的一家國際化創新生物技術公司,則致力於爲全球合作夥伴提供涵蓋靶點驗證和多元化形態藥物分子從發現到臨牀研究審批的完整臨牀前藥物开發服務。按照和鉑醫藥的規劃,諾納生物所經營的業務,被作爲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线,在此番的盈利預期中,貢獻尚少。
據介紹,新近完成授權的HBM7008,屬於時下最火的雙特異性抗體,針對开發密度並不大的B7H4x4-1BB靶點。HBM7008由和鉑醫藥創新的免疫細胞銜接器HBICE平台开發,目前正處於I期臨牀开發階段。
2023年2月,和鉑醫藥宣布與Cullinan Oncology籤訂授權及合作協議,授予後者在美國开發及商業化HBM7008的獨家許可權。根據雙方協議,和鉑醫藥將基於HBM7008的對外授權,獲得2500萬美元預付款,和最高達到6億美元裏程碑付款。此外,和鉑醫藥還將獲得最高近20%銷售額百分比的分級特許使用權費。
這筆高對價的交易,彼時曾引發行業廣泛關注。
HBM9161的對外授權,則發生在更早之前。2022年10月,和鉑醫藥連續發布公告,宣布將其處於臨牀後期的巴托利單抗(FcRn單抗)授權給石藥集團子公司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交易總額高達10億元。
HBM9161的通用名稱是巴托利單抗,被用於治療全身型重症肌無力。HBM9161是和鉑醫藥成立以來,首個被推進至III期臨牀試驗的項目。據了解,HBM9161的III期試驗在2023年上半年順利取得積極研究結果,並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生物制品許可申請。至此,巴托利單抗成爲和鉑醫藥成立以來首個獲批BLA的產品。
盡管已經對外授權,但巴托利單抗意味着和鉑醫藥終於走完了新藥研發的全部環節。而這種完整的經歷,也讓和鉑醫藥自主研發的在研管线,在資產交易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實際上,在強大BD團隊加持下,對外授權正成爲國內生物醫藥企業商業模式中的穩定構成。據華創醫藥統計,僅2023年的1月至2月間,康諾亞、和鉑醫藥、和黃醫藥、信諾維等多家國內創新藥企完成了近10起在研管线的對外授權。這個數字遠超國內生物醫藥創新企業以往年度的同期數量。
有意思的是,已有不少創新藥企將BD作爲經營的核心要素,將自己置於臨牀創新服務的價值鏈上。
比如,2022年8月,雲頂新耀宣布向吉利德科學的全資子公司Immunomedics轉讓开發和商業化拓達維(戈沙妥珠單抗)的獨家權利。這距離拓達維國內獲批上市還不足百天。據了解,通過此次退回藥物權益,雲頂新耀最多可獲利3.3億美元,並產生了相較此前雲頂新耀支付的首付款和裏程碑付款的3.6倍溢價,而這筆交易將支撐雲頂新耀的現金流至少到2026年。
未來路還長
通過對前述扭虧爲盈的生物醫藥企業的模式拆解,我們不難發現,即便現階段已經實現盈利,但他們距離成爲真正具備長期競爭能力的制藥企業,還有一段路要走。
首先,如果只依靠單品爆發,企業的長期市場競爭能力十分有限。臨牀治療方案設計和藥物運用是持續迭代的過程,任何特定藥物都面臨被替代的結局。對於硬核創新力本就稍弱的生物類似藥而言,暢銷的周期無疑更短。
以復宏漢霖的漢曲優爲例,除了與原研藥競爭外,還有來自安科生物、海正藥業、正大天晴等多家藥企的曲妥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競爭壓力可想而知。
其次,大多數國內生物醫藥創新企業沒有自建銷售網絡,而這是這類企業走完新藥研發通路的最後一環。實際上,由於商業化時間尚短,上市銷售的產品結構也相對單一,更多的生物醫藥創新企業往往會找渠道夥伴共同推進產品銷售。畢竟自建銷售團隊是一項巨大的管理工程,涉及大量成本支出。
在這一趨勢下,盡管全球化的大型醫藥商業公司發揮着巨大作用,足以推動創新藥品在臨牀上迅速放量,但是對於試圖建立長期市場影響力的創新藥企業而言,自建銷售團隊仍是繞不开的話題。實際上,漢曲優和漢斯狀能夠在競品中脫穎而出,復宏漢霖的銷售團隊功不可沒。
最後是平台化的產品能力,這也是生物醫藥企業長期經營的核心能力要素。此前曾有媒體統計過以2000年-2020年銷售額排序的全球TOP 15藥企清單,發現除了特定位序發生變化外,20年間,少有藥企跌出這張榜單,更少有新的藥企闖入。
同時,在2000年-2020年間,全球新增重磅藥物超過10款,每家上榜企業的明星產品都不止一款。換言之,只有具備了持續輪換明星產品的能力,一家藥企才能持續、穩定的經營,商業價值才有可能得以攀升。
近兩年,創新藥產業從高位逐漸回歸理性,一二級市場行業也承受着極大壓力,2023年年中的諸多利好披露也算是重新給予了產業信心。不過,當前的成績,只是國內生物醫藥創新企業的初步商業化論證,還遠沒到預期的藍圖,我們只是跑過了上半場,在下半場的路上還需要更加篤定。
來源:動脈網,作者王世薇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煜森資本:半年營收數億元,扭虧爲盈的Biotech路向何方?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81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