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麒麟放在今天還能一战嗎?
1年前

編輯 | 虞爾湖

出品 | 潮起網「於見專欄」

最近一段時間,不斷有傳聞稱美國正在考慮進一步限制芯片出口,以扼制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崛起。不久前,有一個版本流傳較廣:耶倫訪華回國後即出台相關措施。如今7月份已經接近尾聲,目前仍然沒有下文,多半是受到了英偉達、英特爾、高通等半導體巨頭的反對,但這不會阻止拜登政府的決定,或許會有一些妥協,芯片升級趨勢短期內很難改變。

中國人必然走自主研發的道路,可是,在整個國家最需要的時候,“國內科技一哥”卻一直處於缺席狀態。

起了大早趕了晚集

不得不承認任正非還是有先見之明的。

1991年,羽翼未豐的華爲已經創建了自己的集成電路設計中心,魄力不可謂不大。三年之後,柳傳志與倪光南還在爭論聯想是走“貿工技”還是技工貿之路呢。

2004年,任正非在華爲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的基礎上成立了海思半導體,正式聚焦芯片的研發與設計工作,最初主要是做一些行業專用芯片,配套網絡和視頻產品應用,直到2009年才推出一款叫K3的處理器試水智能手機市場,據說這也是國內第一款智能手機處理器。

這之後,華爲海思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2012年上市的K3V2號稱是當時業界體積最小的四核A9架構處理器,性能與三星獵戶座Exynos4412等主流處理器相當,這將搭載該芯片的華爲Ascend D1推上了年度黑馬的位置,那一年,剛起步的華爲手機收獲了75億美元的銷售額。

麒麟芯片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真正爲人所共知的,在隨後的幾年時間裏,華爲逐漸形成了6、7、8、9四大系列,覆蓋低端、入門、中端和旗艦全线產品,甚至還弄出了鯤鵬與昇騰,前者主打高性能、高效能、高可靠性,面向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通用計算領域,後者則面向智能計算領域,一時風光無兩。

可是,這一切在2020年戛然而止。

2019年5月16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宣布將華爲技術有限公司及其68個附屬公司加入限制名單,其後不斷升級。

按照特朗普政府的規定,凡使用有美國企業的設備、軟件和設計生產的半導體公司,未經批准不得向華爲供貨。台積電只能接收華爲5月15日之前的訂單,這些芯片在9月15日交貨後無法繼續生產,只能使用庫存,直至耗盡爲止。

到目前爲止,麒麟芯片已經三年多時間沒有更新過,而鯤鵬920硬件更是多達四年沒有升級,不能不讓人惋惜。

正在快速被時代淘汰

有些網友可能會好奇,作爲一款在2020年底發布的旗艦SOC,麒麟9000放在今天能處於一個什么水平?

從核心參數來看,麒麟9000確實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台積電5nm工藝,採用1*A77,3*2.54GHz A77,4*2.04GHz A55的八核心設計,最高主頻可達3.13GHz,GPU是Mail G78 MP24 759Mhz。

放在今天,5nm工藝也不落伍,不過,麒麟9000最大的短板主要體現在CPU的架構上,只採用了Cortex A77這顆大核心。衆所周知,Cortex A77是一個過渡架構,綜合表現非常一般,同時期的旗艦產品大多基於Cortex A78架構。

按照一個自媒體的評測,麒麟9000的綜合性能基本上和天璣8200持平,略遜色於驍龍8+處理器,但跟安卓旗艦驍龍8 Gen 2差距較大,跑分接近1.5倍。

相比之下,鯤鵬就更尷尬了。

按照官方的說法,鯤鵬920是目前業界領先的ARM-based處理器,採用7nm制造工藝,由華爲自主設計完成,通過優化分支預測算法、提升運算單元數量、改進內存子系統架構等一系列微架構設計,大幅提高處理器性能,在典型主頻下,SPECint Benchmark評分超過930,超出業界標杆25%,能效比優於業界標杆30%,能夠以更低功耗爲數據中心提供更強性能。

現實是,從技術上看,鯤鵬920採用的是2003年的TrustZone技術,離今天已經整整過去了20年,這直接導致關鍵功能缺失且難以彌補,比如不支持嵌套虛擬化,防側信道攻擊,矩陣運算,SVE2,Secure EL2等主流功能。

這反應在性能上就是國內外芯片已超越鯤鵬性能高達50%-100%,由於無法迭代,鯤鵬已經有四年沒有更新,深陷向上無法兼容,被生態摒棄的絕境。

華爲“領先”的祕密

其實,就算台積電繼續可以爲海思半導體提供代工服務,華爲鯤鵬、麒麟芯片也很難維持下去。

大家都知道,麒麟芯片最初用的是一些常見的开源架構,發展緩慢,直到2012年才發生了質的變化,但也埋下了今天的禍根。

那一年,華爲購买了ARM v8.2的授權。這是英國安謀科技公司搞出來的一種精簡指令集,不僅體積小、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廣泛適用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平板電腦和各種物聯網,而且也能夠幫助开發者更快地進行芯片設計。

ARM讓任正非嘗到了高歌猛進的滋味,這也讓華爲的自主研發變了味。當你上了ARM的战車之後,所有的芯片都基於公版架構改寫,而不再是完全的自研,芯片領先並非自己的技術領先,更多是ARM本身架構進步帶來的結果。

最鮮明的例子是,之前,小米、阿裏、中興的芯片可能無法跟華爲相提並論,然而,現在他們中哪一個玩家會把華爲放在眼裏呢?個中原因就是華爲沒有拿到ARM v9的授權而他們拿到了,僅此一項,他們开發出來的產品就足以領先華爲50%以上。

從這個角度看,鯤鵬、麒麟芯片停擺,除了有台積電拒絕代工的因素,架構的斷代同樣致命。

2021年3月,安謀公司時隔10年發布了ARM v9架構,除了性能大幅提高,對於安全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也提供強大支持,就算華爲的研發人員把頭發想白了,也不可能在一個十年前的架構上弄出花來。

更重要的是,狡猾的安謀公司爲了保證自己的利益,在授權時嚴格約定被許可方不得在自己的指令集修修改改,獨立演進,要想升級必須購买新版本,否則就是侵權,這正是任正非最難受的地方,雖然手裏有十幾萬研發人員,卻死死被人家捏住了命門。

看來,一時的領先不算什么,腳踏實地的自主創新才有後勁,走得更遠。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鯤鵬麒麟放在今天還能一战嗎?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82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