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氣爆火到口碑暴跌,研學團只用了不到一個月。
暑期剛剛過半,各大社交平台已經掀起對“研學團”的討伐。有博主曝光女兒小學辦香港研學,5天費用5980元,同時要籤署“孩子玩丟學校不需負責”的霸王條款;有學校一年研學4次,一天299元去農場拔草,被家長戲稱“殺豬盤”,一則“清北學霸怒斥研學內幕”的新聞則提到,有清北研學團“貨不對板”,不僅名校遊變校門口打卡、住宿的房間爲臨時搭建,有的孩子甚至無法按時喫飯、被教官毆打。
與暑期初研學遊的火熱相比,此時的研學正面臨社會輿論與產業發展的雙重壓力,究竟要何去何從值得行業深思。
1、600萬人追捧研學遊
顧名思義,研學是指研究和學習的過程,它通過各種實踐性的、探索性的學習和考察活動,幫助學生擴大知識視野,提高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原國家旅遊局於2016年12月發布的《研學旅行服務規範》中則明確定義研學旅行是以中爲主體對象,以集體旅行生活爲載體,以提升學生素質爲教學目的,依托旅遊吸引物等社會資源,進行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教育旅遊活動。因此,從本質上說,研學旅行並不只是簡單的旅遊或者參觀,而是一種以研究爲主要目的的教育方式。
事實上,中國的研學旅遊發展並不算早。2016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中研學旅行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要求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考慮,促進研學旅行和學校課程有機結合。中國旅遊研究院產業所副研究員、《中國旅行服務業發展報告》主編張揚曾分析稱:“在2016年之前,很多機構已經對研學進行自下而上的探索,但2016年之後,研學旅行便爲自上而下的制度性推動和建設,允許學生在學期中出遊,將研學納入必修課,給教育系統和產業都帶來巨大的改變。”
事實也同樣如此,自2016年之後,中國研學旅行遍地开花,除了有學校主導的研學旅行以外,各大旅行社也开始推出研學業務,並針對家長對孩子的不同需求开發出各類研學項目,如野外探險徒步、軍營生活體驗、探訪名校校園、感悟中外文化等,其中去清華北大等名校參觀成爲研學最爲熱門的類目。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今年3月發布的《中國研學旅行發展報告》統計,2019年我國研學旅行增長至480萬人次,2021年達491萬人次,2022年研學旅行人數突破600萬人次。
與豐富多樣的研學旅行相對應的,則是高昂的研學費用。第一財經調研的數據顯示,研學遊大多是打着參觀博物館、校園、歷史文化景點等旗號,5~6天的研學遊價格很多都在5000元以上,即日均至少1000元。還有一些涉及到出境的研學遊則報價均過萬,比如今年暑期新加坡的研學遊大多超過2萬元,這個價格是普通新加坡旅遊團的2~3倍左右。不少研學遊的價格都比同類路线的普通團要貴至少50%以上。
面對如此高昂的售價,不少消費者認爲研學遊價格虛高,且存在“貨不對板”等問題,這也爲研學遊的口碑暴跌埋下“禍根”。
2、研學旅行冰與火
今年暑假,全國各地被研學團攻佔,攜程數據顯示,今年暑期博物館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232%,研學旅遊產品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超30倍,7月環比前兩個月增長280%。同程旅行發布的《暑期旅遊趨勢報告》數據顯示,親子研學是暑期國內最熱門的出遊主題,2023年7月以來,同程旅行平台“研學”相關旅遊搜索熱度環比上漲203%,超過親子遊大盤漲幅。驢媽媽平台研學遊產品預訂數據已超過2019年同期。
火熱的研學市場也吸引了各類企業入局,除了專業的研學機構,旅行社、咨詢機構、幼兒教育機構等也紛紛加入進來,想要分得一杯羹。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23年前5個月,我國新增研學旅行相關企業322家,同比增加近80%。從市場規模來看,據教育部網站數據顯示,到2023年全國中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超過1600個,中國研學旅行市場總體規模超過千億元。
可惜,千億的市場規模並不能挽回研學旅行口碑急轉直下的頹勢。6月30日,清華大學發布了一條《暑期校園參觀管理公告》,其中明確表示清華大學爲教學科研單位,非旅遊景點,不向任何機構和個人收取參觀費用,同時強調禁止任何機構和個人違規帶人進校參觀。業內人士告訴邁點:“過去的高校研學團是可以通過正規程序安排進校參觀並展开一系列的研學活動的,今年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因爲行業亂象頻出,高校、博物館等爲了規避不規範研學造成的風險。”
邁點注意到,隨着研學旅行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和行業規範的不清晰,這種不體驗就無法感受的非標產品很容易成爲滋生灰色的溫牀。一方面是市場上出現了不少“掛羊頭賣狗肉”的僞研學產品,價格和質量不成正比,比如說是“清北研學團”,實際上只是去清北門口拍個照片;說是“跟着院士去旅行”,實際上只是去對外運營的中科院遊學等;另一方面則是安全保障缺失,盡管2016年發布的《旅遊行業標准研學旅行服務規範》中,規定了“應至少爲每個研學旅行團隊配置一名安全員”,但安全員水平如何、能否把安全教育和防控工作落實到位,關鍵要看機構的執行力度。
從某種程度上說,當下不少研學旅行已經背離了“研學”的初衷,不僅“研”而不“遊”、“遊”而不“學“,還出現了活動設計粗制濫造,價格虛高,存在安全隱患等多種問題,不僅沒能讓孩子們從研學中收益,也沒對得起家長們的投入與期待。
3、研學旅行走向何方?
作爲“旅遊+教育”跨界融合的產物,研學旅行的誕生有其特殊的教育意義,其不僅有助於學生的學術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還能拓寬學生的視野,促進文化交流以及豐富個人經歷。這是國家層面大力推動研學旅行的原因,同樣也是不少家長積極參與研學活動的關鍵。但由於研學行業上下遊產業鏈條較長,市場玩家衆多且高度分散,導致監管難度較大,也因此更容易產生“投機者”。業內人士認爲研學遊想要健康長久的發展,需要政府、市場和研學品牌三方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在政策端,要加強監管和管理。政府部門應該根據研學旅行市場的變化出台相應的政策法規,進一步對研學遊活動進行規範管理,要把好“准入關”,嚴格審核從業企業的相關資質;把好“內容關”,制定研學項目的定價標准和評價指標體系;把好“售後關”,爲購买研學服務的家庭提供有力的消費者權益保障等。
目前已有部分省市政府及文旅單位推出相應的規範政策,如2021年2月份,北京市教委發布《關於加強全市中小學研學旅行管理的通知》時就曾指出,不得以組織研學旅行爲名开展變相旅遊,確保學生“遊有所研”“旅有所學”,避免“只旅不學”。2023年7月,《四川省旅遊條例(修訂)》審議通過,其中對熱度很高的“研學遊”提出了具體要求:學校組織中开展研學活動前,應當公开活動路线、課程內容、收費標准等,徵求學生家長意見,並報教育主管部門備案。同月,中國國家博物館發布《中國國家博物館研學機構管理辦法(試行)》。其中對申請國博研學資質做了更加詳細的要求和規定。
在品牌端,提高研學遊的質量。研學着重在“學”真正的研學課程從研發人員的業務能力到課程設計,再到指導老師、安全顧問等缺一不可,這也對從業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想要推動研學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各類研學品牌持續創新,拿出高品質的研學產品。新東方研學導師分析認爲,未來的研學品牌可以向規模化、精細化方向發展,前者可以依托組織機構和組織能力爲學生提供標准化的高品質產品,而後者則可以根據消費需求打造出更具特色和差異化的研學內容。
在市場端,促進研學遊的可持續發展。隨着研學遊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其就不再是單純的教育行爲,而擁有了一定的經濟價值,爲了促進研學遊的可持續發展,市場需要建立研學遊的評價和反饋機制,對研學活動的效果和質量進行評估和反饋,同時需要加強研學遊的科研和技術支持,提高研學遊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學校和家長也應該加強對研學遊活動的監督和管理,確保學生的安全和權益。
4、結語
總體而言,研學遊作爲一種新興的教育方式,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探索性,但由於研學遊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它也需要更多的安全保障和管理措施。未來,我們需要加強研學遊的監管和管理,提高研學遊的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促進研學遊的可持續發展。只有這樣,研學遊才能真正發揮其教育作用,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2023年暑期爆火的研學遊,爲何遭遇“滑鐵盧”?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83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