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造電車,跪求國產幫忙
1年前

“它們面臨壓力因爲他們的BEV業務不是很大,最終盈利能力也不是很強,它們的ICE業務也在萎縮。”

Stellantis集團CEO唐唯實暗自慶幸他在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縮減規模的決定,同時也感嘆他的西方同行即大衆汽車和通用汽車,目前在中國面臨壓力。一家抽身中國市場的車企短暫的避免了激烈競爭,其他深耕中國市場的合資品牌在本土化裏苦苦掙扎。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讓自主品牌份額趁勢一舉反超合資品牌。如今面對電動化浪潮加速奔襲,合資品牌不僅地位岌岌可危,它們在中國的處境也越來越撲朔迷離。可以說,在燃油車領域還看合資品牌,但是在新能源領域,合資品牌不得不審時度勢。

有分析認爲,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面臨是定位壓力、產銷壓力、轉型壓力、競爭壓力和盈利壓力。因此在這五重壓力下,相當長一段時間裏,唱衰合資品牌的聲音也不絕於耳。但偉業非一日之功,根基深厚的合資品牌也不可能在一夜間大廈將傾。

今年的中國市場,不僅僅真正意義上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的分水嶺,也是合資品牌在中國汽車市場尋找新出路的开始。任何商業中都有最簡單粗暴的解決方式,比如开拓新品牌、異業大聯合、花錢买技術等等,在汽車行業同樣適用。

實際上,說到發展第三品牌或者說多品牌战略,大家耳熟能詳的還屬自主品牌。比如2008年的吉利、2009年的奇瑞,甚至是上汽、一汽、東風和北汽等等,這些汽車企業都經過了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折騰”。

當然,時至今日,對於自主品牌來說,多品牌战略已經不再是新鮮事。而這,也並非自主品牌專屬。在同一時期,廣汽本田自主品牌理念正式誕生,在其之後的5年時間內,合資自主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寶駿、啓辰、思銘、朗世、華騏、首望、之諾、天越、开利、佳躍等一一亮相,這些汽車品牌均爲當時風頭正盛的合資品牌的產物。在中國汽車市場朝氣蓬勃的那些歲月裏,所有的自主、合資品牌都看到了龐大的市場,試圖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自主品牌孵化多品牌,意在以差異化的形式獲取增量;合資品牌孵化第三品牌,希望以性價比的方式收割低端市場;包括在2017年前後國內車企打造高端品牌,也是想侵蝕合資品牌的市場。無論是在哪個時期,都能看出自主與合資始終存在對抗。

如今步入新能源時代,中國電動車企的數量和質量已經上了一個新台階。對於合資品牌而言,如何與新一代的中國品牌競爭,成爲了重要課題。不再強勢的它們面臨着大象轉身的困境,歷史的積澱優勢沒能發揮作用,反而成了轉型之路的累贅。

因此,一些合資品牌做出了歷史重演般的選擇,發展第三品牌。這樣既可以維持主品牌在燃油車市場繼續保持強勢的地位,同時第三品牌可以放开手腳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大膽突圍。畢竟在未來10年內,燃油車、混動車、純電車還會維持着三分天下的局面。

縱觀以上合資品牌們的所有規劃來看,跟過去的它們相比,這根本不像人們想象中合資品牌的樣子。只不過在中國汽車市場的特殊性面前,合資品牌們也不得不尋找快速有效的方式,建立起關系到未來生存的護城河。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外資造電車,跪求國產幫忙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84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