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應對全球糧食安全挑战
1年前

  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基航加縣,農民在田間手捧雜交水稻谷粒。  新華社記者 韓 旭攝

  今年以來,受全球經濟疲軟、地區衝突頻發、極端天氣事件等因素影響,全球糧食價格一路攀升。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顯示,7月以來全球大米價格已達11年來最高水平,並且還有進一步上漲的趨勢。不少人擔憂,全球糧食安全危機恐再次加劇。

  主要糧食價格上漲

  7月17日,俄羅斯宣布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協議效力中止,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自烏克蘭危機2022年2月升級以來,俄羅斯和烏克蘭經黑海港口的農產品出口受到幹擾。2022年7月22日,在土耳其和聯合國的斡旋下,俄烏雙方籤署了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協議,以確保雙方的糧食和化肥順利進入國際市場。該協議在2022年11月、今年3月和5月三度延長,於7月17日到期。

  黑海運糧協議影響多國糧食進口。據聯合國估計,自2022年7月籤署以來,該協議允許超過3200萬噸糧食大宗商品從烏克蘭黑海的3個港口出口到45個國家和地區。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將該協議稱爲全球糧食安全的生命线。在糧食生產和供應受到地緣衝突、氣候變化、能源價格等因素幹擾之際,該協議曾幫助糧食價格下降超20%。

  此次俄方拒絕延長協議,攪動了全球糧食市場。消息公布後,玉米、小麥和大豆等全球主要糧食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上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俄羅斯退出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協議,可能會使全球糧食價格上漲10%至15%,該組織表示仍在繼續評估局勢。

  與此同時,極端氣候等因素正在增加糧食生產的不確定性。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東南亞地區今年4月以來出現持續高溫幹旱天氣,泰國、越南等主要大米出口國下調年內大米出口量預期。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認爲,全球大米產量可能在2023年創下20年來的新低。

  幹旱不僅會導致糧食減產,更爲糧食價格大幅上漲提供了支撐。今年以來,與惡劣天氣相關的事件已經推高了部分農產品的價格。例如,糖和可可期貨上漲了20%以上,受飼料價格影響,豬、牛等牲畜價格也大幅走高,美國牛肉產品價格上漲超30%。

  黑海運糧協議擱淺和極端天氣事件影響,只是當前全球糧食安全困局的縮影。世界糧食計劃署中東、北非和東歐地區主任弗萊舍表示,全球正面臨現代最嚴重的糧食安全危機。世界糧食計劃署預計,2023年全球將有超過3.45億人處於危機級別的糧食不安全狀況,其中4300萬人距離飢荒只有一步之遙。該機構去年向全球逾1.58億人提供了糧食援助,人數多於以往任何一年。

  糧食體系亟待轉型

  “全球糧食體系‘已崩潰’,弱勢群體付出了代價,必須改變糧食生產和消費方式。”古特雷斯近日發出警告。

  國際社會普遍認爲,當前全球糧食危機的主要症結在於全球糧食分配不均衡,糧食資源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間存在巨大落差。

  過去幾十年,全球有近80%的谷物生產集中在十幾個國家。這種糧食出口國相對集中、進口國則比較分散的供需格局,使得國際糧食市場極易受到疫情、地緣衝突等因素影響,加大了糧食的不安全程度。

  去年以來,受地緣衝突影響,烏克蘭、俄羅斯等“世界糧倉”的動蕩打破了全球糧食供應鏈的脆弱平衡;美國拉動盟友對俄羅斯一再加碼制裁,嚴重阻礙俄烏兩國糧食生產和出口,加劇全球糧食供應鏈堵塞;以美國企業爲主的世界糧食貿易巨頭操控國際糧價,屢屢通過炒作糧食安全問題謀取巨額利潤。

  在多重因素持續影響下,連接全球糧食生產與需求的供應鏈屢屢中斷,保障供應鏈暢通的國際合作機制受阻,由此造成全球糧食價格一路飆升,許多高度依賴糧食進口的國家只能“望糧興嘆”。

  糧食安全問題不僅關乎口糧,更涉及世界經濟發展、地區國家穩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報告提出,全球糧食價格上漲對中低收入國家衝擊更大,進口能源和化肥費用的增長可能迫使一些國家減少投入,進而導致農業生產力下降、國內糧食供應減少,這又進一步加深了這些國家發生糧食和能源危機的可能性。

  面對種種嚴峻考驗,現有的全球糧食體系難以合理有效運轉,推進糧食體系轉型勢在必行。近日,在聯合國糧食體系峰會階段成果總結推進大會上,各方代表紛紛呼籲推動建設一個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韌性、更可持續的糧食體系。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幹事屈冬玉表示,全球農業糧食體系轉型的努力涉及農業、氣候危機、生物多樣性、貿易和營養等多個部門,各國要加大協調力度,使治理流程和政策連貫協同,短期與長期相結合,積極尋求解決方案的合力。

  協同行動迫在眉睫

  眼下,黑海運糧協議風波不斷,進一步加劇全球糧食安全風險。要捋順全球糧食供應鏈,疏通各堵點和斷點,迫切需要各國通力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尚未完全關閉續籤協議的大門。從俄方提出的要求來看,其希望解除對其銀行、運輸和保險等的衆多限制,因爲這對其糧食和化肥以外的貿易帶來了嚴重影響。有分析認爲,目前是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協議籤署一年以來各方分歧最大的階段。在俄羅斯與烏克蘭、俄羅斯與西方都不存在基本互信的基礎上,各方暫時很難平靜地圍繞分歧尋找解決辦法。

  國際社會正努力尋找機會斡旋,希望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協議續籤能夠迎來轉機。古特雷斯近日談及此事時表示,聯合國將繼續致力於尋找解決方案。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也表示,將繼續挽救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協議,希望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就該協議內容面談。

  近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希望黑海糧食運輸一攬子協議繼續得到均衡、全面、有效落實。中方提出了國際糧食安全合作倡議,愿同各方就此加強溝通合作,促進形成更多國際共識,爲確保世界糧食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作爲維護世界糧食安全的積極力量,爲應對全球糧食問題,中國提出了“中國方案”,做出了“中國行動”。2021年,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將糧食安全列入八大重點合作領域;2022年,中國提出國際糧食安全合作倡議,就建立大宗商品合作夥伴關系、維護全球糧食安全提出八方面建議,爲解決糧食問題提供“中國方案”。

  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开展農業合作;向廣大發展中國家推廣農業技術1000多項,帶動項目區農作物平均增產30%至60%;通過國際培訓班爲8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超過1.4萬名雜交水稻專業技術人才……中國與發展中國家分享自己的發展經驗和適用技術,務實地开展國際合作,積極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增強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將糧食安全納入重點合作領域,有利於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也與聯合國加強全球合作和重振多邊主義的愿景相契合。”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執行祕書阿利斯夏巴納表示。

  應對全球糧食安全挑战,需要大國承擔責任,攜手並進,在合作中破解難題。各方要加強對跨國糧農企業的監管,構建更具韌性和穩定的全球糧食供應鏈,降低全球糧食體系的波動性和脆弱性;合力提供全球公共產品,減緩地緣衝突、極端氣候、經濟衰退等對全球糧食安全的宏觀衝擊,推動全球糧食安全治理體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正如世界糧食計劃署報告所強調的,面對糧食危機,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採取更果斷的行動,強化抵御未來衝擊的能力”。 (作者:孫昌岳 來源:經濟日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攜手應對全球糧食安全挑战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86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