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大模型加持,華爲鴻蒙4.0能玩出什么新花樣?
1年前

(本文系紫金財經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在近日的華爲开發者大會上,鴻蒙 HarmonyOS 4 系統正式發布之際,華爲告訴用戶一個道理:當下的手機還不夠智能,仍有更多想象空間。

以智能手機的“標配“——智能語音助手爲例,雖名爲智能助手,卻始終做不到真正的智能交互。“我好像聽不明白”,成爲和語音助手對話時,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句回答。

根據國家工信安全中心發布的《手機語音喚醒測評研究報告》顯示,過度依賴關鍵詞、抗噪能力有限、容易被誤喚醒等問題,讓語音助手的使用體驗大打折扣。

自AI大模型狂飆後,語音助手迎來了新的“解藥”。

外界紛紛期待大模型重塑手機智能語音助手的靈敏度,帶來更爲絲滑的交互體驗。當然,在此話題被多次討論時,更多的關注度落在了蘋果的產品身上,自從蘋果被曝研發大模型後,關於蘋果AI大模型將如何賦能siri的猜測就從未停止過。

然而,還未等蘋果“交卷”,華爲已經彎道超車,給出了解決方案。

華爲常務董事、終端BG CEO余承東表示,華爲智慧助手小藝已經接入了AI盤古大模型能力。新升級的小藝可以實現更自然流暢的對話交互、擁有信息檢索、摘要生成、多語種翻譯等能力。借助大模型的技術能力,手機內的語音助手在智慧終端交互、生產力提升和個性化服務等方面,均能得到提升。

簡單來說,以後華爲手機的智能語音助手,更能聽懂你在說什么,理解你潛在的真實訴求。

不過從華爲的新進展難以展現出,AI大模型+手機帶來的全新體驗。將視角放大,蘋果一直在嘗試這類方向的研究,庫克還在5月份表示,蘋果將在更多產品中加入人工智能,但會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進行。

庫克的發言表明,AI大模型+手機是當之無愧的發展趨勢,而在這趨勢中,強如蘋果都在謹慎研發。搶先一步的華爲,除了速度快,還有哪些技術底牌?

AI+大模型,手機更智能

發布新系統時,華爲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元服務”!

通過萬能卡片的方式,將應用功能主動推送到手機桌面上。“服務前置”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未來手機的交互模式。通過華爲諸多細節的改動來看,借助AI大模型的能力,手機正在越來越智能,當下僅僅是個开始。

從底層邏輯來看,華爲將傳統的“人找服務”改爲“服務找人”。以前,用戶想得知熱搜、股票、外賣配送進度等消息時,需要打开分散在桌面的不同APP。桌面十分臃腫的同時,操作鏈條較長。

雖然如此操作方式已成爲常態,但這也恰恰表明,作爲日常使用頻率極高的手機,仍沒有挖掘出用戶潛在的真實需求。用戶仍有更多使用偏好、使用習慣需要被定制化滿足。

基於此,華爲給出了兩種解決方案,可以歸類爲,更能聽懂需求,和主動滿足需求。二者相加,最終導向余承東所說的“AI大模型技術的發展將會帶來下一代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的智慧體驗。”

從更能聽懂需求來看,在AI大模型加持下,華爲語音助手小藝具備處理復雜要求,並找到准確信息的能力。舉個例子,只需要和小藝描述菜系、人數、價格區間等基本要素後,小藝便可理解其中含義,並通過相關APP找到匹配的餐廳。

在更加智能小藝的支持下,節省了用戶在APP內篩選的時間成本。用戶可以根據不同需求,將小藝訓練成更懂自己生活習慣的助手,例如,當戴上藍牙耳機時,就自動播放收藏歌曲等。

此外,基於視覺技術的升級,小藝智慧搜圖的體驗也得到了極大提升,比如打开海報後,通過對話交互,可以讓小藝直接識別海報中的活動地址,並導航到目的地。通過語音交互的方式,讓“服務”主動來到用戶面前,而非是用戶逐步操作流程。

以上種種使用場景,主要的技術源於華爲的NLP(自然語言處理)、CV(計算機視覺)等技術。

華院數據科學家曾表示,“語言可能是人類面對人工智能最後的壁壘,尤其是中文。”而華爲的中文語言大模型,是業界首個超千億參數的中文預訓練大模型,也被業內認爲是最接近人類中文理解能力的AI大模型。

相比於ChatGPT等AI模型,華爲盤古大模型更注重針對中文語言的優化。在中文語言理解評測基准CLUE榜單中,盤古NLP大模型在總排行榜及分類、閱讀理解單項均排名第一,總排行榜得分83.046,而人類水平是85.61分。

華爲視覺大模型,是超過30億參數的業界最大CV大模型,首次實現模型按需抽取,首次實現兼顧判別與生成能力。

如果說華爲語音助手,聽懂需求的能力得到提升,是基於華爲技術的硬實力支持,那主動滿足需求層面,則是華爲更能洞察用戶痛點的軟實力所在。

華爲的元服務卡片,通過外顯服務卡片,將各類APP的實時動態顯示出來,並支持跨設備運行。比如,當在電腦界面工作時,不用頻繁翻閱手機,就能看到外賣配送的實時進度。旅行類出行卡片,會根據用戶所在位置,實時推送,比如夢裏水鄉景區的元服務,當遊客進入景區時,卡片會自動推薦附近的景點,並告知距離。到達景點時,卡片提供語音導覽界面、附近餐廳等。

華爲HarmonyOS所提出的元服務,從本質上來看更像是一個手機界的“產品經理”。能精准挖掘出,掩藏在“常態”使用方式之下的痛點。

值得注意的是,華爲在技術側飛速奔跑的同時,亦沒忘記對用戶隱私做出保障。華爲表示,所有AI體驗創新和場景設計的第一原則是安全與隱私保護,打造更負責任的AI。注重AI隱私性、以AI之長,革場景之命,華爲的一小步,表明了智能手機在智能化道路上,還有大步的前進空間。

鴻蒙生態,藏在“第三空間”智能座艙

自2019年,華爲首發鴻蒙系統以來,鴻蒙系統已經搭載在電視、手機、汽車等諸多終端中。

根據華爲披露的數據顯示,鴻蒙生態設備已達 7 億台。這表明,華爲將大模型技術賦能鴻蒙系統後,更多智能硬件都會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在這其中,搭載大模型的鴻蒙系統4.0和智能座艙的融合後,打造出的“第三空間”更值得關注。

根據开發者大會顯示,新版鴻蒙智能座艙的底座爲引入盤古大模型的鴻蒙4.0。據華爲介紹,該模型能提供 100 億參數、380 億參數、710 億參數和 1000 億參數的系列化基礎大模型,預訓練數據中包含了超 3 萬億 tokens,推出了 NLP 大模型的知識問答、文案生成、代碼生成,以及多模態大模型的圖像生成、圖像理解等全新能力集。

此外,在華爲方舟圖形引擎加持下,鴻蒙智能座艙將帶來更加流暢的體驗,例如在車機上進行地圖導航的多指觸控任意縮放、多任務自由切換、打通手機和座艙桌面等操作。

將上述能力具象化後,華爲在智能座艙方面的升級,可以分爲兩個方向:

首先,基於AI大模型等技術,車載語音助手能和華爲語音助手小藝一樣,迎來自然語言理解層面質的飛躍;其次,交互層面可以進行多終端設備融合。從單人單設備體驗,演進到多人多設備協同體驗。鴻蒙智能座艙支持多屏同享功能,憑借超低的時延,可實現座艙內多屏同步觀影。

在這兩方面中,集大成者的功能爲超級桌面。超級桌面中的頭部應用,增加了語音操控,華爲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 87.6% 座艙操作均由語音助手小藝完成。

此外,超級桌面可以在汽車上運行手機的APP。目前已經適配了部分第三方應用,覆蓋多種場景,例如在遊戲方面,用戶可以在座艙中通過超級桌面打开《巔峰極速》等手機遊戲,使用手柄操控。

華爲表示,首款搭載鴻蒙座艙4.0的車型,將會是今年四季度上市的問界M9。在开發者大會落幕後,余承東發微博表示,華爲鴻蒙生態搭載的首款純電轎跑,也即將面試。

實際上,通過華爲鴻蒙4.0帶給智能座艙的升級來看,華爲正在逐步打造,屬於鴻蒙生態的“第三空間”。

余承東曾闡述過鴻蒙系統的發展:“我們要打造鴻蒙操作系統的北向接口和南向接口,南向接所有分布式設備,北向接大量的應用,構築未來的生態。”由此可見,華爲一直不甘於只做系統,而是生態。

華爲對於智能座艙賽道的競爭,充滿信心。余承東曾說過“未來智能座艙分爲兩種,一種是鴻蒙,另一種是others。”

華爲的優勢十分明顯,根據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表示,漢語只有中國企業理解的更深刻。隨着未來的底層賦能,國內汽車業界在應用層面將會有更多良好的人機交互效果。

雖然具備交互層面的技術優勢,但華爲也不得不直面行業現狀。根據《中國車載OS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顯示,目前車載OS系統中黑莓的QNX,佔比近半達到44%;Linux佔比達34%,微軟的WinCE,佔比達10%。

由此可見,在智能座艙領域,華爲的未來道阻且長。

雖然華爲不造車,但在汽車“第三空間”中,華爲已經深入產業,借助華爲的技術能力,未來會有更多更智能的汽車上市。在精進智能座艙的技術時,華爲也不單單只是在做汽車,汽車和手機的絲滑交互,也是在爲華爲手機銷量添色。其次,所有終端所構建的鴻蒙生態系統,再次加深了華爲的護城河。

從鴻蒙系統,窺見華爲未來

2019年,鴻蒙系統首次亮相。對於華爲而言,自研系統一方面屬於華爲整體的战略性布局,另一方面,也是華爲在時代背景下,將底層技術掌握手中的重要環節。通過鴻蒙系統的加持,華爲不僅在移動端實現“萬物互聯”,也逐步攻破B端場景。B端+C端的布局,才是鴻蒙系統真正的未來,也是華爲主發展方向。

誕生五年來,在C端,鴻蒙系統已經覆蓋手機、PC等移動設備。余承東表示,搭載HarmonyOS的華爲設備已超過7億台,鴻蒙生態开發者超過220萬人,鴻蒙开發者活動超過350萬人次參加,API的調用590多億次。

經過五年的發展,據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數據顯示,鴻蒙系統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8%,成爲Android、iOS之後的第三大手機操作系統。不過在全球範圍內,鴻蒙系統的市場份額仍然只有2%。

雖然在國內崛起迅速,但在全球範圍內鴻蒙的聲音還較弱。由此可見,C端範圍內,鴻蒙的未來必定有出海環節。目前已有相關動作,在深圳,鴻蒙正在和華爲另一個智能操作系統歐拉攜手,加強技術的同時,也加速走出去的步伐。

相對於更能被外界感知的C端,鴻蒙在B端的動作雖顯得較爲安靜,但進展速度不落後於C端。

在鴻蒙OS用戶破億之際,華爲與國家能源集團聯合推出了鴻蒙礦山系統,命名爲礦鴻。標志着鴻蒙進軍B端。

礦山正在智能化轉型的節點,在操作系統上,企業可能使用Linux、Unix、Windows、VxWorks等多個操作系統,需要多種協議。使得智能化轉型門檻極高,操作成本大。基於此,華爲建立同一架構平台鴻蒙礦山系統,解決了操作系統碎片化的痛點。

此外,華爲將鴻蒙系統的基礎能力,全部捐獻給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會。各行各業的廠家,都可以在开放原子基金會獲得代碼,根據業務訴求做自己的產品。華爲消費者業務軟件部總裁王成錄表示,“我們華爲也是從开放原子基金會拿回來代碼,再疊加上我們的產品特性做的。所以後續企業是否採用鴻蒙系統,加入鴻蒙生態就是企業的商業選擇了。”

可見,賦能各行各業、生態开源,才是華爲鴻蒙系統在B端的注腳。目前,开源鴻蒙在教育、交通、金融、政務、超高清、安平、醫療、工業、城市等9大行業已經落地。

C端全球化、B端开源做大生態,這就是鴻蒙選擇的徵途。

總結:

提起華爲,總是和“嵴梁”、“情懷”等描述性詞匯同時出現。

誠然,華爲作爲民族企業,取得的成績擔得起民族企業代表之一的稱號。但太多過於花哨的形容詞,難免會給華爲增添“濾鏡”。摘掉形容詞後,華爲的本身,只是一家默默耕耘的高科技企業。

精研技術,利用自身技術之長賦能其他行業,再通過回饋的數據繼續迭代技術,華爲正在這條閉環上步履不停。

當我們在探討華爲時,將更多的目光放在技術本身,才能看見更加真實的華爲。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盤古大模型加持,華爲鴻蒙4.0能玩出什么新花樣?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86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