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10日,閱文集團發布2023年中期財報。
財報顯示,閱文集團2023年上半年實現總收入32.83億元,同比減少19.7%。其中在线業務的收入爲20.39億元,同比下降11.6%,佔總收入的62%。版權運營及其他業務營收12.44億元,同比下降30.1%。
上半年,閱文集團主要有兩大動向,一是管理層與組織結構變動,二是擁抱AIGC浪潮。
侯曉楠接替程武的首席執行官職位,在延續“大閱文”战略的基礎上,帶來更爲开放的個人風格。
企業結構升級優化,內容生態平台事業部成立,內容屬性與平台屬性的矛盾問題被提上解決日程,打通二者對延長閱文的IP生態鏈意義重大,利於釋放增長潛能。此外,AIGC浪潮迭起,閱文積極跟上市場腳步,將大模型定位爲創作的輔助工具,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業務的想象空間。
以上業務動向,都是爲回歸精品路线做鋪墊,AI介入代表生產模式的升級,IP生態打造意味着閱文將深挖單品價值。網文起家的閱文,執行的仍然是網文的“爆款”邏輯。
尚未走出震蕩
2022年試錯免費閱讀後,閱文選擇回歸對付費閱讀的重投入,繼續精品化路线。
免費與付費網文的生產模式決定了付費內容更易產出精品,當下市場對精品內容的需求仍在上漲。中國社會科學網發布的《2022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網絡文學市場規模已達389.3億元,同比增長8.8%,用戶規模達4.92億。
其中,付費閱讀重回高增長,起點讀書APP2022年12月MAU同比上漲80%,2022年全年收入同比上漲超30%。愛優騰三大平台2022熱度值總榜TOP10影視劇近50%改編自付費網文。
但從中期財報的數據來看,战略轉型還處於震蕩期。
今年上半年,閱文延續了降本增效策略,銷售費用、資產負債率均有所下降。渠道優化縮減了低投資回報率用戶的營銷支出,導致用戶量下滑。同時疫後人們恢復线下生活,空闲時間被更多活動分攤,數字閱讀的需求減少。閱文自有平台產品和自營渠道的平均月活躍用戶同比下跌20%至2.117億人。
版權運營及其他收入也出現大幅下降,主要由於上半年的影視項目少於去年同期。
不過閱文手裏的存貨頗多,平台生態改造的效益還未充分釋放,不少項目的營收情況要等下半年才能見分曉。
线下消費的復蘇帶動影院开張,影視項目重啓,版權運營收入在下半年會有改善。閱文的IP开發計劃正在推進,備受關注的《慶余年2》、《大奉打更人》均已進入制作階段,還有《鬥破蒼穹第二季》《與鳳行》《驕陽伴我》等存貨。但影視項目的盈利周期較長,增長可能在下半年數據中才有所體現。
降本增效帶來的運營效率提升,以及配套的反盜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閱文的平台生態,也是給精品化內容產出鋪路。
自有平台的在线收入略微增長至17.64億元,已佔據在线業務總收入的86.5%。同時,自有平台產品及自營渠道的平均月付費用戶同比增長8.6%至880萬人,ROI優化初見成效。
運營活動對提升用戶活躍,刺激付費的效果明顯。515起點讀書“書粉節”有超800萬書粉參與了投票活動,利好會員續費。數據顯示,起店讀書的用戶活躍度在今年1-6月持續上升,增速位居付費閱讀類APP領先地位。
不同於免費網文平台多數採用的批量模式,付費精品的生產是個“慢工出細活”的流程,在精品路线成規模之前,主營業務還將長期承壓。
“內容+平台”延長IP生態鏈
閱文精品路线的兩個核心在於“有好IP”和“用好IP”,上半年的組織結構變動,顯然是爲“用好IP”設計更高效的運作流程。
“內容”與“平台”的割裂,導致“大閱文”战略推進遇阻,是閱文一直以來的痛點,“內容”、“平台”兩種屬性均未得到充足發展,且原本相輔相成的業務模式始終存在隔閡。
內容、產品、IP开發在過往是“獨立自治”的狀態,對接內容生產者的編輯與產品運營、版權經理缺乏溝通,使得最終呈現的內容產品开發不足,增值空間有限。一方面優質作者與內容IP出現斷代,陷入“啃老本”的存量危機,另一方面商品化程度較爲淺顯,也少有多輪價值變現。
本季度改革重構的四大事業部中,內容生態平台事業部顯然就是爲了調和這一矛盾而設立。
過去優質IP的开發,從文本完結到最終影視化上映、遊戲授權並制作上线等環節短則1-2年,長則3-5年不等。時間线的拉長將IP影響力平均化,壓低了熱度峰值,造成網文用戶與影視受衆、衍生品消費者的分離。加之IP項目彼此間相互獨立,很難形成規模效應,不利於衍生品等實體消費的進一步开發。
《2022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指出,網文IP市場規模未來三年的年均增長預計超百億。優質IP多輪次开發可實現價值升維,成爲IP改編的核心趨勢。同時,隨着生態鏈工業能力的提升,網絡文學的开發周期系統性縮短。
部門統合對內容上下遊有更強的掌控力,能推動多輪次开發,不再僅僅局限於影視動漫改編和遊戲IP授權,促進IP的商品化和线下運營。比起迪士尼這種集主題公園、商品消費與线下演出等多樣業態爲一體的成功範例,目前閱文的衍生品遠未觸達實體體驗的層面,還有很大想象空間尚未發掘。
此外,打通內容與平台的運營壁壘,能將IP衍生品的开發前置,在創作過程中就开始籌劃相關衍生品的設計與生產,有效避免熱度期因預售造成的用戶流失和價值折損。而這部分需求恰好爲AI技術發展提供空間。
AIGC回避的問題
有好IP是一切後續商業开發的基礎,閱文的AI應用理念在於提升內容生產效率。
相比於圖文、視頻,網絡小說的生產與運營流程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雖然後續不少平台引入過互聯網的數據化管理思維,“作者憑感覺寫,編輯憑經驗籤約和推薦”這類古早模式依然存在。閱文希望從創作環節就开始改變,利用AI實現更高效的生產,更大的內容庫能篩選出更多的精品。
7月19日,閱文集團發布首個網文大模型“閱文妙筆”和基於這一大模型的應用產品“作家助手妙筆版”,爲作家提供包括創作輔助、數據運營等在內的網文創作服務。
AI應用於創作行業已成趨勢,但閱文沒有談到如何預防AI與內容創作行業結合,可能存在的雷點。
侯曉楠在發布會上強調,AI是輔助創作的工具,不會取代作家。
從技術角度,AI可以完成一些信息查找和梳理思路的工作,同時能幫助IP开發前置,如完成小說插圖繪制、改編漫畫或動畫、开發衍生品周邊等,降低網文衍生創作的門檻。
但問題在於,創作者對版權問題非常敏感,已經發生了不少“AI反噬平台”的先例。前有LOFTER啓用AI遭用戶抵制事件,近日,小紅書自行“研發”的AI制圖軟件 Trik AI 官號也陷入侵權使用的風波。
作者在使用AI工具時,會否間接成爲了AI訓練師,用原創內容反哺大模型進行優化升級,最終反過來被AI創作擠佔生存空間。平台需要針對這一問題制定明確的防範措施。
此外,AI技術究竟能對文字內容創作有多大的增益還有待進一步觀察。文字創作對靈感、故事內核、情感體驗等方面的把控要求很高,核心內容的生成很難“假借他手”。如果僅僅作爲大綱梳理、故事版生成這類寫作輔助所需要的技術門檻並不高,市面上早有不少類似的寫作產品。
數據顯示,閱文集團2022年新增注冊作家中“00後”佔比達六成,年度作家指數TOP500的新面孔中,“00後”佔比提升10%,作家萬訂作品數較去年同期翻三倍。
更爲年輕的創作群體對新技術的態度更加开放,但平台對創作者的吸引力如何,關鍵還是在於福利機制,作品轉化效益,AI能夠介入多深,表現如何,閱文需要給出一些更有說服力的案例。
侯曉楠在上任後的全員內部信中,闡述了將閱文打造爲全球頂尖文化產業集團的愿景,點明以創作者爲根本,深耕IP生態鏈和商業化的發展路徑。
眼下,閱文依然處於調整的震蕩期。組織變革的成效需要相當長的反饋周期,AIGC的技術突破與應用創新還缺乏正面反饋,閱文仍然走在“精品證道”的路上。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侯曉楠新官點石,閱文AIGC證道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87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