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醫療六十載 譜寫大愛無疆 | 兩代人白衣執甲 接力援助蘇丹二十年
1年前

央視網消息:今年是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民相親在於心相知。”60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援外醫療隊員前赴後繼,父子接力、夫妻共進、姐妹攜手……將汗水揮灑在非洲大地上。

中國陝西援蘇丹醫療隊醫生於永亮及家人20年間援外11次,山川雖異域、醫術無國界,救死扶傷是他們的初心、也是使命。今天,《援外醫療六十載 譜寫大愛無疆》系列報道就爲您講述兩代人的援外故事。

“衷心感謝您和中國政府及人民無私的援助”,這是蘇丹衛生部頒發給中國陝西援蘇丹醫療隊醫生於永亮的榮譽證書。

中國(陝西)援蘇丹醫療隊醫生 於永亮:每一次援外結束,給每個醫療隊員發一個證書。十幾年了,都保留着。每次想起這段經歷,魂牽夢繞,非常懷念那段時光。

從2007年到2022年,於永亮醫生先後5次隨陝西醫療隊奔赴蘇丹。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當地曾有一位腫瘤患者乘車輾轉近3天,專程找醫療隊進行手術。

中國(陝西)援蘇丹醫療隊醫生 於永亮:一般都是比較疑難復雜的手術愿意來找中國醫生,他們覺得中國醫生的技術比較好。

於永亮告訴記者“援外隊員既是醫務工作者,也是友誼的使者”在他的大家庭中,援外成爲一種傳承,他同爲醫生的妻子以及妻子的姑父和弟弟都數次援助過蘇丹。一家4口20年間援外11次。山川雖異域,醫術無國界,救死扶傷是他們的初心,也是使命。

中國(陝西)援蘇丹醫療隊 於永亮妻弟武翊綸:(2003年)我和我姐姐都報名了,報名以後兩個人都被選上了。然後我媽就說不行,只能去一個,後來就我姐姐就去了,我自己後來想,她(姐姐)能去,我一定也要去。我跟我姐姐(再)見面的時候是在蘇丹機場,她去接我。她是老隊員准備回國,我是新隊員准備到駐地去。

武翊綸是醫院超聲科醫生,作爲4代從醫的醫療世家,家裏長輩援外开展醫療工作的經歷成爲他最大的動力。

中國(陝西)援蘇丹醫療隊 於永亮妻弟武翊綸:(小時候)偶爾看到一張照片,我姑父當時在非洲給人做手術的一張照片。我內心很震撼,也想着我(以後)也要去嘗試一下,體驗一下在非洲的生活和人生的感悟和經歷。

當時只有五六歲的武翊綸從姑父口中得知,蘇丹是世界最貧窮、最不發達國家之一,那裏天氣炎熱、物資匱乏,但中國醫療隊憑着醫術、服務,贏得了蘇丹人民的肯定和好評。2005年,武翊綸醫生首次踏上了蘇丹的土地,進駐蘇丹恩圖曼友誼醫院,开始爲期兩年的援外醫療工作。印象中有一天,略感身體不適的武翊綸本想請假休息一天,當地醫院護士聽說後,表示醫院只有兩個病人讓他不用着急。但當武翊綸趕到時,兩位病人病情非常嚴重,如果不及時治療後果很難預料。

中國(陝西)援蘇丹醫療隊 於永亮妻弟武翊綸:護士說,“今天早上大概有40個病人我只留了兩個,考慮到你身體不舒服”。後來我滿滿都是一種自責。蘇丹人看病太不容易了,太艱難了。所以我們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努力爲蘇丹人民服務,做好我們自己的本職工作。

從那天开始,武翊綸每天接待病人50多例,這些病例大多數爲腎結石、膀胱結石、甲狀腺疾病、風溼病、關節炎等高發病種。他和團隊結合當地病原特點,潛心研究、認真總結,爲臨牀提供及時有效的診斷報告和優質的醫療服務。

中國(陝西)援蘇丹醫療隊 於永亮妻弟武翊綸:病人、醫護人員有良好的關系。(我們回國的時候)他們(患者)驅車130多公裏,坐的公共車3個小時來給你送行。非洲有句諺語,喝過尼羅河水的人還都會回來。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50多年來,陝西共有1200多名隊員不畏艱苦、白衣執甲,服務受援國家,用醫術架起友誼之橋,相知友好的種子跨越重洋、生根發芽。

中國(陝西)援蘇丹醫療隊 於永亮妻弟武翊綸:我們的工作服上都印着咱們國家的五星紅旗,在你低着頭看的時候,你會有更大的使命感。

中國(陝西)援蘇丹醫療隊醫生 於永亮:我們就是“白衣外交官”,作爲醫療隊員,這種醫療服務也是在爲兩國關系的發展作貢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援外醫療六十載 譜寫大愛無疆 | 兩代人白衣執甲 接力援助蘇丹二十年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88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