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淨利潤下滑,DTC會是解藥嗎?
1年前

《投資者網》侯書青

近日,李寧2023年半年報出爐,以140億元的收入位列國產品牌第二位。與李寧幾乎同期發布半年報的,還有特步、安踏、361度等國產品牌,此外,阿迪、耐克的國內銷售數據也已經披露。

總體來看,頭部國產運動品牌的營收規模、淨利潤規模在上半年均呈增長,增速與行業大盤增長同步,只有李寧的淨利潤規模出現了下滑。

與“國內第一”安踏採用的“單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不同,李寧秉持的是“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的战略。李寧憑借單品牌战略,其營收規模將阿迪達斯中國踩在腳下,但若想實現更多突破,需要的不只是做好單一品牌那么簡單。

淨利潤下滑

國產運動品牌的半年報在8月相繼發布,總的來看,各品牌的營收在2023年迎來普漲。根據研究咨詢機構Euromonitor此前給出的數據,國內運動鞋服市場年均復合增速達14.3%,國產運動品牌們的業績增速基本跟上了市場大盤的增速。

李寧發布的2023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報告期內集團收入140.19億元,較2022年同期同比上升13%。

從營收規模上看,李寧在上半年國內運動鞋服市場上排名第三。近年來一向表現優異的安踏集團,以296.5億元的營收位列第一,同比增長14.17%,甚至比第二名耐克中國還多賣了20億元。排名第四的是阿迪達斯中國,營收爲130億元。

此外,特步國際上半年收入65.22億元,而去年同期營收爲56.84億元,同比增長14.76%。361度上半年營收則爲43.1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6.54億元同比增長18%。

而就在這一片漲聲中,李寧的盈利指標卻出現了瑕疵。

上半年李寧的毛利潤爲62.01億元,2022年同期的毛利潤爲68.39億元,毛利率同比微降1.2%,爲48.8%。公司上半年的淨利潤也出現了下滑,爲21.21億元,同比下滑3.1%。

同期,特步毛利27.97億元,同比增長17.19%,毛利率爲42.9%,淨利潤同比增長12.7%;361度毛利17.96億元,同比增長18.53%,毛利率上升至41.7%,淨利潤同比增長27.72%;上半年最大贏家安踏的淨利潤更是同比增長32.33%。

單一品牌的上限

從營收規模上看,李寧與安踏相差將近一倍。但若單比主品牌的營收規模就不難發現,二者的主品牌仍是同一體量的對手。

首先,李寧嚴格意義上並不算是單一品牌,但李寧YOUNG、中國李寧、LI-NING 1990等在內的系列子品牌身上都有“李寧”的標籤。

2023年上半年,安踏主品牌實現營收141.7億元,收購來的FILA繼承了前幾年的高營收和高增長,貢獻了122.3億元的營收。兩個品牌分別同比增長6.1%和13.5%。

再看李寧上半年140.19億元的收入和13%的同比增速可以發現,如果安踏也和李寧一樣專注單一品牌的話,二者可以說是並駕齊驅,甚至李寧的增速還要高於安踏。

或許可以這樣說,安踏能在行業內擁有今天的地位,與外延收購有着重要關聯。收購來的FILA,規模幾乎相當於又一個李寧。兩家公司主品牌的發展程度,可以看做是國產運動品牌在2023年上半年的天花板。

從毛利率上看也是如此,李寧上半年的毛利率爲48.8%,安踏主品牌毛利率爲55.8%。盡管仍有7%的差距,但要知道,安踏上半年的毛利率高達63.3%。這部分的差距主要在於FILA,該品牌上半年的毛利率高達69.2%。

此外,安踏旗下的迪桑特、帕拉丁等尚未起勢的外購品牌也正處於高速成長期。這幾個品牌上半年的營收合計32.46億元,同比增速高達77.6%。

與特步、361度相比,李寧仍有明顯的優勢,但由於FILA的存在,它與安踏之間,還差了另一個自己。這部分差距幾乎無法通過“努力”來彌合,畢竟連安踏自己的主品牌,也不過是與李寧不相上下。

單一品牌的策略讓李寧業績的冷暖高度依賴主品牌的經營表現,僅看主品牌,李寧甚至算得上是國產第一,但安踏有更多的後手,更高的上限,以及很多的可能。

李寧如何看DTC?

DTC(Direct to Consumer)即爲“直面消費者”,企業通過线上化、直營化等方式,砍掉中間的經銷商環節,讓產品直接對接消費者。2020年鞋服行業庫存周期到來後,不少企業便开始着手於DTC改革,國產運動品牌們也不例外。

對於運動鞋服行業的頭部企業而言,其國內线下門店規模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已經碰到天花板,想要進一步提升業績,“減少中間商”成爲了一個可選項。而DTC本質上就是一場渠道變革,企業的渠道結構將會因此發生變化。

安踏2020年以來开始推進這場渠道變革,甚至每次發財報都會提幾句。幾年下來到了2023年上半年,安踏的主品牌DTC佔比顯著提升,與此同時FILA品牌終端門店的折扣力度也有所收斂。由此看來,安踏能在上半年實現近70%的行業前列毛利率也不難理解。

而李寧在財報中,對淨利潤下滑歸納了3點原因:线上渠道和零售終端折扣力度增加、DTC渠道(含電商和直營店)佔比下降、存貨計提增加。

從這幾點上不難看出,李寧上半年的DTC進程似乎遇到了一些困難。一個較爲明顯的指標是,安踏半年報中提到公司的DTC收入佔比超過70%,其中安踏品牌直營佔比超過70%,FILA在內的其他品牌均爲直營,而李寧的DTC收入佔比僅約50%。

具體來看,上半年李寧的經銷商、直營、電商三大渠道的收入分別爲67.2億元、34.1億元和35.95億元,經銷商渠道佔比47.96%。在門店結構方面,李寧上半年的7448家門店中,有4744家爲經銷商門店,直營門店僅有1423家,另有1281家李寧YOUNG門店。

從時間线上看,李寧开始渠道改革的時間比安踏還要早,但若論實際效果,安踏將DTC的理念貫徹的更爲徹底。最直觀的效果是:安踏主品牌的營收增長率低於李寧,營收規模與李寧相近,但毛利率仍然比李寧高約7%。

直營比例高也並非全是優點,由於經銷商比例的減少,它也會爲企業帶來較大的庫存壓力。這也意味着對於剛走出庫存周期不久的鞋服行業來說,對於要把DTC做到什么程度仍有所顧慮。

比較直觀的一組數據是,2023年上半年李寧的庫存周轉天數約爲57天,而安踏則是124天。安踏的存貨規模爲64.87億元,與當期營收之間的比例約爲1:5,而同期李寧的存貨規模爲21.2億元,與當期營收之間的比例約爲1:7。

DTC對品牌盈利能力的影響如此直觀,但它歸根到底不過是一道選擇題,是安全與風險之間的權衡。(思維財經出品)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李寧淨利潤下滑,DTC會是解藥嗎?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97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