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創新論壇透露重要突破:C919訂單超千架,阿爾茲海默症可預測
1年前

這不比科幻小說刺激!

作者/  IT時報記者  毛宇

編輯/  錢立富  孫妍

一場世界與人類科創思維碰撞的“盛宴”正在上海這片科創熱土限時上演。


9月9日,2023年浦江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辦,科技與人才風雲際會,上海成爲全球科技行業的焦點之都。來自全球12個國家、超300位中外嘉賓齊聚論壇,共同爲探索宇宙、太空、航天、人類基因、技術轉移、綠色低碳等議題貢獻智慧與經驗。


中國的創新發展離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進步也越來越需要中國。從基礎研究到前沿技術,從未來產業到創新城市,今年的浦江創新論壇幾度釋放出強烈信號: 全球應开放科學、加強合作。在世界之變、時代之變加速演進的當下,人類要破解共同發展難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國際合作和开放共享。


“極端宇宙中的中微子是什么”“中國大飛機創新發展走到哪一個階段”“如何克服基因組研究的復雜性”等一系列極具开拓性的問題都在論壇上被一一揭开神祕面紗,引領人們走入曾經未知的領域。

用中微子望遠鏡給地球做CT

人類探索宇宙奧祕的腳步從未停止,而極端宇宙的概念也在近幾年頻繁被提起。早在去年“誇父一號”衛星首批科學圖像新聞發布會中,“極端宇宙”即探索極端宇宙條件下的物理規律的議題,就成了當下科學家們關注的五大空間科學前沿探測方向之一。


9月10日,李政道學者、李政道研究所副教授徐東蓮在論壇开幕式上分享了關於中微子探索極端宇宙的奇妙故事。


“中微子是什么?”曾經宇宙深處隱藏着無法探明的奇妙現象,如今大多都被一種神奇的粒子——中微子,引領着人們探尋。“中微子是構成宇宙的基本單元之一,也是宇宙中數量最多的粒子。它很神奇,不帶電,只參與弱相互作用和引力作用。他們可以從致密的天體環境當中逃離出來,他們也能用於研究極端宇宙。”徐東蓮解釋,每一秒鐘有百億個太陽中微子穿越我們的指甲蓋。


宇宙中產生中微子的源頭有哪些?徐東蓮表示:“宇宙中產生中微子的源頭非常多。比如宇宙大爆炸時的中微子,充斥着每一寸的宇宙空間。太陽核聚變產生海量的中微子,我們地球上的生命體就浸泡在太陽產生的中微子海洋裏面。”


最高能量端是來自宇宙深處的黑洞,被預言會產生超高能的中微子,但到達地球的通量很低,徐東蓮說,大約等待100倍宇宙年齡才能等到一個黑洞中微子穿越人們的身體。而一些黑洞附近致密的環境下,光子可能會被吸收掉,只有中微子可以逃逸,通過捕捉這些中微子就能找到源頭,通過中微子研究極端的宇宙是一次獨特的探偵。


中微子望遠鏡是什么?要捕捉中微子就要建設大型的中微子望遠鏡。1960年,蘇聯理論物理學家提出可以在深海裏安裝陣列式的光敏探測器,捕捉中微子反應產生的次級粒子產生的光。隔點陣列要達到立方公裏的監控體量。南極的冰立方就是首個達到立方公裏體量的中微子望遠鏡。


徐東蓮說,冰立方2010年建成,2013年首次發現並开啓了中微子天文學的新時代。冰立方打开了通過中微子研究極端宇宙的新窗口,現在全球範圍內都在緊鑼密鼓地籌建下一代性能大幅提升的中微子望遠鏡。


中微子望遠鏡有什么特點?性能大幅提升的中微子望遠鏡將爲人們獲得大幅提升的天體中微子的搜集統計量,通過數據共享可以聯合全球的科學家對這些極端天體現象進行挖掘,進一步理解極端宇宙。徐東蓮說:“中微子望遠鏡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它可以把整個地球作爲一個屏蔽體,可以通過中微子望遠鏡接收地球對面穿行而來的中微子,實現對地球做CT,透視地球。”

C919訂單已超千架

9月11日,一架藍綠塗裝的C919飛機平穩降落在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即將开始首次進疆演示飛行。與此同時,之前到達的ARJ21飛機繼續以伊寧機場爲基地开展疆內“環飛”和南北疆“串飛”,C919與ARJ21兩款機型齊聚新疆,標志着國產商用飛機在疆演示飛行全面展开。

C919模型 圖源:IT時報

就在前一日,浦江創新論壇开幕式上,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賀東風介紹了當前中國大飛機的創新發展。賀東風表示,中國的大飛機在創新中成長和進步,15年來初步形成了ARJ21支线客機、C919中短程窄體客機以及C929中遠程寬體客機的產品譜系。


目前三款大飛機產品中的兩款已經進入市場。


其中,C919作爲新一代窄體客機,於今年5月28日完成了首次商業飛行,座級從156座加密至192座,目前C919訂單數已經達到1061架,並且已經交付2架。ARJ21作爲我國第一款投入商業運營的噴氣式支线客機,已交付112架,訂單量達775架。賀東風透露,C929是商飛第一款洲際噴氣客機,目前正處在初步設計階段,其座級分基本型、縮短型、加長型,覆蓋250座到350座,航程達到12000公裏。


賀東風還提到,除了國內目前運行的航线,中國商飛還推出了一系列產品,包括公務機、醫療機,以及服務應急救援、滅火救援等場景的產品,中國商飛正不斷擴大產品應用的市場及範圍。

這項研究可提前

預測阿爾茲海默症

當人類基因組研究遭遇瓶頸時,如何克服基因組研究的復雜性,進一步探索人體的奧祕?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兼上海醫學院院長金力介紹了目前由中國科學界引領的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


1990年,美國啓動“人類基因組計劃”,隨後英德日法及中國先後加入,並於2003年宣布提前完成,推動了人類基因組研究的突破性進展。但由於遺傳機制的復雜性、表型的復雜性以及因環境暴露涉及的復雜疾病等,人類基因組研究發展至今卻遭遇瓶頸,爲了降低其復雜性,研究範式轉變進入了表型組研究時期。


自2018年以來,中國科學家聯合國際上志同道合的頂尖學者共同發起成立了國際人類表型組研究協作組和中國人類表型組研究協作組,在科學界率先發起並穩步推動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IHPC)。金力介紹,發展至今,IHPC已經達成了四項國際共識,“包括優先推進方向、數據共享與开發、SOPS框架以及PhenoBank(表型組銀行),目的是構建人類表型組導航圖。”


“人類的表型組研究就像开車時用導航來進行道路的探索一樣,我們希望通過建立一個基因組網絡來探索不同表型之間的關聯,從而探索復雜的人類身體系統。這是之前僅看單個表型所不能解決的。”金力透露,如今表型組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例如目前已經發現了肢體發育相關基因決定了指紋花紋,以及預測阿爾茲海默症的標志物研究等。


金力還提到,大科學研究必須共建全球科技創新合作,並納入更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參與者,以進行更多的探索。

科創之城正茁壯成長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是連接創新鏈和產業鏈不可缺少的橋梁。


在浦江創新論壇全球技術轉移大會上,國家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張雨東介紹,2022年全國技術合同項目數達到了77.3萬項,成交額達4.78萬億元,分別是2012年的2.7倍和7.4倍。


上海作爲全球矚目的科創中心,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道路上,堅持着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十四五”以來,上海技術貿易發展迅速,技術出口合同額年均增速10%,2022年達到187.9億美元,居全國各省市之首。


上海社會科學院創新創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湛表示,截至2022年底,上海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2.2萬家,相比2018年增加了超過1倍,在全國城市中名列第2。其中上汽、華爲、拼多多、海思、中芯國際、騰訊科技等公司引領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百強榜單。


據悉,此次2023年浦江創新論壇上共釋放了3381項創新需求,其中涉及中國商飛大飛機創新谷、阿斯利康、微創醫療等全球2000余家企業,意向投入資金超250億元。

排版/  季嘉穎

圖片/  浦江創新論壇 IT時報

來源/《IT時報》公衆號vittimes

E N D

大家都在看

請加「星標」不錯過我們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浦江創新論壇透露重要突破:C919訂單超千架,阿爾茲海默症可預測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97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