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隔命6/各國寵物隔離所PK 星國有草地放風 澳洲專人遛毛孩
1年前
台灣針對寵物入境檢疫隔離的規定,常被認為比其他國家嚴格,加上國內各地檢疫站的環境長期以來遭人詬病,讓許多飼主無法放心。到底國外的隔離環境和做法如何?和台灣又有什麼差異?《NOWnews今日新聞》帶您了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統整目前與我國接觸較頻繁的國家,寵物入境前都必須施打狂犬病疫苗;在入境隔離天數部分,美國除了非狂犬病疫區的夏威夷和關島,還有日本跟韓國,這3個國家寵物入境免隔離;另一方面,紐西蘭、澳洲和新加坡,隔離時間為10到30天,比台灣和馬來西亞的7天更長。

各個國家除了地理環境不同外,也有狂犬病「疫區/非疫區」的差異,在防疫措施的考量也有所不同,像是紐、澳、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是島國,因此著重邊境管制。至於日本,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理事長譚大倫表示,日本施打狂犬病疫苗幾乎百分之百,可見日本已做足境內防疫;入境規範方面,要求寵物施打2劑狂犬病疫苗,才可前往日本,因此針對外國寵物入境採取免隔離。

至於紐澳地區,社團法人台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楊孝柏解釋,兩者都是農業大國,要防治的寵物傳染病除了狂犬病,還有什曼菌、布氏桿菌、艾利希體等傳染病,在隔離期間還會觀察犬貓是否有罹患以上疾病,因此才會拉長隔離時間、也不開放飼主探視寵物。

新加坡以防治狂犬病為主,隔離天數則依犬貓接種的狂犬病疫苗劑數,決定要隔離10天或30天。如果毛孩已接種了2劑,且符合輸出前4個月接種第1劑,加上2劑間隔大於30天,入境需隔離10天;如果毛孩只在輸出3個月前接種過1劑,就需隔離至30天。

▲各國寵物入境規範比較(圖/NOWnews製表)

各國檢疫隔離環境大不同 新加坡對寵物超友善

當飼主花費大筆金錢要把犬貓寵物從國外帶回台灣,但發現入境時的隔離檢疫場所狹窄又不舒適,焦慮心情可想而知。國內各地檢疫站的環境長期以來遭人詬病,而國外的檢疫環境是如何做到善待寵物的?

新加坡的入境隔離天數雖然長達10天、30天,堪稱最嚴格,但他們把「花園城市」的精神帶進寵物隔離中心,對毛小孩超友善。

新加坡亞洲電視台曾實地拍攝寵物入境隔離的環境,有別於一般冷冰冰的水泥建築,隔離中心外觀不只綠意盎然,還有開放式空間,像是有走廊通往戶外草地,引進陽光,並非全封閉式的「監獄」模樣。隔離中的狗狗住在有窗戶和陽台的室內空間,如果主人來探視,寵物可以在獨立的草地上跟「爸爸媽媽」散步玩耍。飼主張小姐分享朋友帶寵物去新加坡隔離的經驗,用羨慕的口吻說「很多老外就帶一本書去那邊,跟狗耗一天也OK,直到隔離中心下班」。

貓咪天性容易緊張焦慮怎麼辦?新加坡的隔離中心也有一整個房間的空間讓貓咪活動,而非關在一小層的籠子裡,張小姐說朋友對新加坡隔離中心「非常滿意」,愛犬從隔離中心離開時沒有行為異常或身體不適。加上新加坡對於探視寵物沒有次數限制,即便在隔離期間,毛孩依舊可以和飼主接觸,大大降低寵物產生焦慮緊張而生病甚至死亡的風險。

澳洲犬貓隔離有「放風時間」 專人細心照料回報情況

澳洲的犬貓隔離中心雖然不開放飼主探視,但不會像飼主高小姐指控國內隔離站如「集中營」般,不能公開內部畫面。從澳洲農林漁部網站主動PO出隔離設施的開箱影片,可以看到內部明亮乾淨,狗屋除了有半戶外空間,也有自己的「放風時間」。網站上說明內部職員除了會固定帶犬隻運動,若獸醫建議需要增加活動量的寵物,工作人員也會配合,像是在影片中,就能看到狗狗開心在戶外草地跑跳、玩樂的模樣,看不出住在隔離設施裡產生的高壓不適。

▲澳洲犬貓入境隔離設施,不但有草皮,工作人員會帶隔離犬隻到戶外玩耍。(圖/澳洲隔離中心影片)
網路上有飼主分享帶寵物入境澳洲的經驗,對澳洲的隔離設施和服務評價都相當高,飼主甚至會收到來自隔離中心的信件,詳細說明2隻愛貓在隔離期間的狀況、體重等,也建議飼主可以帶貓咪習慣的飼料到隔離中心,讓飼主大讚看得出內部職員的細心和用心。

隔離對犬貓來說,是從跟「爸爸媽媽」形影不離的生活,轉到突然要獨自面對陌生環境和不習慣的飼料;對飼主來說,把心愛的毛孩交給陌生人照顧,還不能探視,雙方的高壓情緒可想而知。當國外主管機關能在兼顧防疫和動物福利的前提下,打造飼主和寵物都滿意的隔離空間,台灣更沒有藉口推託延後改善寵物的隔離設施。

Cheems 12歲病逝!15%飼主貓狗病了才重保健 專家曝寵物營養需求

獨/未來寵物回台入境可望免隔離!防檢署擬放寬規範 悄辦座談會

寵物商機逾387億! 但你知道嗎?「寵物營養師」並非營養師 

寵物產業後援會成立 賴清德拋四目標「建立動物友善文明國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寵物隔命6/各國寵物隔離所PK 星國有草地放風 澳洲專人遛毛孩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98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