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App已經無法下單!無客服在线!前置倉生鮮電商模式走向終結?
2年前

大望財訊/文

每日優鮮要倒閉了?

7月28日網絡消息稱,每日優鮮融資未能交割成功,公司解散。

網上流傳的截圖顯示,每日優鮮在7月27日以空氣治理爲由,讓員工居家辦公,而就在7月28日下午,每日優鮮直接通知解散。被解散的員工表示:“公司原地解散,6月份的工資也沒有發,連賠償和離職證明也沒有,就連社保也斷了。”

有內部人士透露原因是每日優鮮融資未能交割成功,公司在下午四點多召开了一個20分鐘的线上會議,宣布公司整體解散。

每日優鮮創始人徐正未出席該會議,也有說徐正“人已跑到香港去了”。

還有每日優鮮業務員工向供應商發函通知:“公司原地解散,內部溝通軟件飛書及VPN已停用,請各供應商聯系徐正、曾斌老板級別人物。”

這也讓每日優鮮倒閉的消息瞬間燃爆網絡!

每日優鮮工作人員給媒體的回應是,在實現盈利的大目標下,公司對業務及組織進行調整。次日達、智慧菜場、零售雲等業務不受影響。由於業務調整,部分員工離職,公司目前正積極尋求一切可能的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員工權益。

然而就在7月28日晚間,大望財訊嘗試在北京每日優鮮下單,結果連次日達也失敗了!

雖然仍有商品展示、可加入購物車,但是在結账頁面顯示“本單購买的商品在當前地址下無貨”。客服服務時間顯示爲9:00-22:00,然而也並沒有客服回應。

(一)上午剛通知“30分達極速達”服務暫停

就在7月28日上午,每日優鮮App在首頁發布的“服務變更通知”顯示,配送時間由此前的“最快30分達”調整爲“最快次日送達”,配送範圍爲“全國均可配送”。此前支持的30分達極速達疑似關停。

今年6月30日至7月2日,3天時間,每日優鮮就已經陸續關閉了9個城市的極速達業務。

截至7月2日,每日優鮮提供極速達的站點只剩北京、上海、天津和廊坊四個城市。

而到了7月21日,據財聯社新消費日報報道,每日優鮮客服透露,當前僅剩北京、天津、上海三個城市保留極速達業務。

此外,據燃財經報道,每日優鮮不僅業務大敗退,人員也在“撤退”。

公开資料顯示,7月19日,北京每日優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曾斌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經理。

7月22日,有用戶在社交平台表示表示,“聽說每日優鮮80%的員工要待崗。”早些時候,7月5日,也有發言稱,“(每日優鮮)7月的裁員又开始了,還在職的員工沒賠償,要求籤待崗協議,只發最低基本工資2000多元(/月)。”有上海的員工經證實,“正在待崗中。”

(二)昔日引以爲傲的前置倉如今爲何關閉?

前置倉業務是每日優鮮賴以起家的業務,在該公司成立第二年,便率先提出前置倉模式,一度引領行業。

所謂的前置倉模式,是指區別於傳統倉庫遠離最終消費人群,在社區附近建立倉庫的模式。前置倉一般是租賃社區底商或小型倉庫(200~500平米),密集構建在社區周邊(一般爲3公裏內),將生鮮、快消品直接存儲其中,然後由騎手負責最後一公裏配送到消費者家中,主要滿足中高线城市消費者對便利(快)、健康(好)的生鮮食雜需求。

前置倉模式解決了生鮮“最後一公裏”的問題,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用戶體驗,因此一度受到推崇,引來不少追隨者。但這一重資產、重運營的模式也給每日優鮮來了盈利難問題。

根據每日優鮮披露的財務數據,2018年至2020年,其淨營收分別爲35.5億元、60億元、61.3億元。但在營收規模逐年增長時,每日優鮮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同期淨虧損分別爲22.32億元、29.1億元、16.5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近68億元。每日優鮮最新財務數據停留在2021年第三季度。根據財報,2021年Q3,每日優鮮淨虧損爲9.74億元。

從整個生鮮電商行業來看,收縮前置倉業務已經成爲大勢所趨。

 

另一個例子是叮咚买菜。5月以來,叮咚买菜平台上顯示正常經營的城市僅存27個。財報顯示,2021年叮咚买菜前三季度新增前置倉數量分別爲139個、147個和239個。而第四季度,其在全國的新增前置倉數量僅爲25個。

據財聯社報道,當下的訂單量顯然已經無法撐起“每日優鮮們”龐大的前置倉體系。

不可否認,在生鮮零售渠道中,菜市場仍然是最大的生鮮零售渠道,在低线城市尤爲明顯。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我國三线城市菜市場生鮮零售佔比達59.6%,四线及以下城市菜市場生鮮零售佔比達69.1%。這也讓曾經寄希望於下沉的每日優鮮,迅速折戟。

(三)拖欠貨款、商品缺貨,每日優鮮被迫收縮

據燃財經報道,早在2021年11月,就有網友在“每日優鮮”股票的股民論壇表示,“拖欠供應商貸款!”到了2022年2月,該名網友仍留言稱,“拖欠供應商貨款4個多月。”

此後,2022年3月16日,有用戶在脈脈平台上發言稱,“昨天(3月15日)還有供應商掛條幅拖欠貨款。”有回復提及,“今天(3月16日)也有,在望京這邊鬧。”3月17日,在每日優鮮總部(北京市朝陽區望京街9號萬科時代中心A1座)附近商戶口中,證實了確有供應商維權一事。

拖欠供應商貨款,直接引發了每日優鮮的缺貨。

時至今日,仍在多個社交/社區平台看到有人提及每日優鮮的缺貨問題。有網友表示,“從六月开始每日優鮮補貨就不太及時了,上架商品的價格也比遺忘高了不少。”直到現在,每日優鮮的缺貨問題也沒有解決。

此前多個報道均提到,水果是每日優鮮最有優勢的品類。但7月28日,大望財訊在每日優鮮APP上注意到,水果雖然分類齊全,但是品類也僅包括常見的蘋果、葡萄、西瓜、蜜瓜等。至於時令的荔枝、黃皮、桃子,以及網紅的牛油果、車釐子,根本不見蹤跡。

疫情曾給了生鮮電商一個機會,但是拖欠供應商的貨款使每日優鮮有心無力。

在各種社區/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聲音表示,上海、北京這輪疫情,給了生鮮電商一個巨大的機會。

有消費者表示,“本來經歷疫情幾年對每日優鮮很有好感的,東西全、新鮮、配送快。結果沒想到今年4月就不太行了,當時我還以爲是疫情原因,受困於物流限制。結果5月份北京疫情嚴重那會兒,小區門口快遞架上好多美團买菜,但上每日優鮮一看,還是什么也沒有。後來,每日優鮮就涼到了現在。”

(四)持續“燒錢”帶來的資金短缺

生鮮電商是一個燒錢的生意,每日優鮮也沒有逃過燒錢的命運。

根據每日優鮮最新財務數據,2021年Q3,每日優鮮淨虧損爲9.74億元。而2018-2020年,每日優鮮淨虧損分別爲22.32億元、29.09億元和16.49億元。

在以往的互聯網和資本邏輯下,虧損並不是問題。據“Tech星球”報道,每日優鮮誕生於互聯網紅利漫溢的2014年,當時中國的互聯網項目只要瘋狂增長,擠進第一梯隊,便有源源不斷的融資來續命。

從2014年創立到2021年赴美上市前,每日優鮮先後獲得了10輪共計超110億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老虎、高盛、中金、聯想、元璟資本等一衆明星投資機構。在鼎盛時期,從2015年5月到2017年3月,每日優鮮連續拿了5輪投資。

但後來一切都變了。市場上的錢緊了,據燃財經報道,“大概從2017年开始,市場上的錢就緊了起來。”錢緊,自然傳導至投資人在項目選擇和投資額度上更爲謹慎。

上市並沒有給每日優鮮帶來理想的融資。2021年6月25日,每日優鮮登陸納斯達克,發行價13美元/股,以此發行價計算,每日優鮮IPO募資額約爲3億美元,IPO市值爲32億美元。但是在上市之後,每日優鮮一路走跌,上市當天每日優鮮股價最高爲11美元,並收於9.66美元。

而截至北京時間7月28日美股收盤,每日優鮮股價已跌至0.236美元/股,不足發行價的2%,總市值僅5545萬美元。

此外,2022年6月初,由於每日優鮮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跌破1美元,每日優鮮收到納斯達克的“退市”通知函,要求公司在180天內,即2022年11月29日之前重新符合最低股價要求。不少網友調侃,“每日優鮮成了‘每日優退’”。

每日優鮮也因此不斷積極尋找渠道籌錢。

7月14日,每日優鮮獲得山西東輝集團的股權投資。近期,有消息傳出,每日優鮮計劃將旗下爲生鮮農產品賣家提供商業咨詢和網店建設服務的業務對外出售部分股權,估值約爲1億美元。兩項合計,能爲每日優鮮提供約9億元人民幣的現金流。

每日優鮮一直在籌錢,錢又“燒”到哪裏去了?

根據每日優鮮財報,最大的支出項目爲履約費用。以2021年第三季度爲例,當季每日優鮮運營开支爲12.31億元,其中履約費用爲6.38億元,佔總營收約30%。

另據招股書數據,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每日優鮮的履約費用分別爲12.39億元、18.33億元、15.77億元,佔公司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爲34.9%、30.5%、25.7%。

而履約費用主要由倉庫租金、配送員工資等要素構成。

據知情人士透露,“一個站點,門店租金、水電費、人力成本都是錢。就是單電費一項,成本就高企。我好像聽到的數據是,一個站點一年電費就得要20萬元了。”

另外在配送員工資方面,據燃財經報道,每日優鮮的某個站點有11名配送員,另外還有分揀員等員工,每個配送員每天大概50-60單,配送費爲5元每單,按60單、30天計算,每月配送員工資支出大概爲10萬元。

本文部分內容綜合自藍鯨TMT、財聯社、燃財經

相關證券:
  • 每日優鮮(MF)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每日優鮮App已經無法下單!無客服在线!前置倉生鮮電商模式走向終結?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1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