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媒沒落!數位學習成新趨勢 兒少刊物為何停刊、何以保留紙本
7個月前
紙媒沒落!數位學習成新趨勢 兒少刊物為何停刊、何以保留紙本
近幾年紙媒沒落,《信誼小太陽》、《科學少年》、《巧連智月刊》等兒少刊物,陸續宣布停刊消息,除把矛頭指向出版環境日漸嚴峻外,也提到數位化帶來閱讀習慣的改變,不堪虧損,而選擇停刊或轉型數位商品,以因應趨勢,但還是有兒少刊物不廢除紙本,選擇與數位產品並進,令人好奇他們的考量。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兒少刊物為何停刊?
信誼基金出版社的《小太陽4-7歲幼兒雜誌》停刊理由就提及,在看見環境與時代的巨幅變化下,雜誌與時俱進調整,將平面雜誌轉化為數位多媒體資源;《巧連智月刊》也提到,因應環境變遷,紙本閱讀習慣的改變以及學習工具的演進,巧連智將進行事業策略調整和月刊商品轉型,但非以全面數位化考量,仍會以多元媒材方式,提供孩子最適合的學習體驗。
《幼獅少年》是全國第一本專為青少年設計的綜合性刊物,適讀年齡為國小中高年級以上,在2021年1月發行後宣告停刊;《幼獅文藝》是專為青年學子量身訂做的文學藝術入門雜誌,適讀年齡為高中以上,在2023年的12月停刊。
對於2本刊物停刊的原因,幼獅文化行銷部企劃組長張敏莉接受 《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表示,主要是出版盛世不再,紙本雜誌生存嚴峻,圖書出版業不管是成人書、童書、雜誌,銷售量都持續下降,大眾閱讀載體轉換到網路上,影響實體銷售,出版業都做得很辛苦,不堪長期虧損,因而忍痛停刊。
至於是否有轉型數位化、電子化的打算?張敏莉說,實體書要進行數位轉型,是很大的挑戰,也很耗財力,因此停刊後沒有轉型的打算,目前幼獅文化不再自產雜誌,主要業務剩代理、出版圖書。
兒少刊物何以保留紙本?
小牛頓行銷企劃部協理王世晶說,《新小牛頓》、《少年牛頓》反而因為《巧連智月刊》要停刊的消息,訂閱量向上成長,很多家長擔憂小孩長大後,沒有紙本刊物可看,而提早訂國小階段的雜誌。
她說,小牛頓的紙本刊物不會廢除,會與數位商品一同並進,因為紙本雜誌還是有市場,不少家長還是需要紙本,且小牛頓2、3年前就開始發展數位化商品,包括電子化、有聲書、線上課程等,有及早因應,就不太受到數位教養趨勢衝擊。
至於當時為何會發展數位化商品?王世晶提到,一開始是考量現代家庭空間狹小,家長反映沒辦法囤太多紙本書,就開始把很多小牛頓出版的雜誌轉成電子書;去年初開始做有聲書,讓不看書的小朋友,可以線上聽有聲內容;現階段希望把紙本書內容,轉作線上課程,找到教師合作,把紙本單元拆解成108課綱國小階段對應需求,變成數位課程,讓家長在購買紙本雜誌時,還能考量電子書、有聲書、訂購線上課程,加以搭配、多元學習。
《國語日報》是一份親師生都能閱讀、有標註注音符號的中文報紙,中小學生經常閱讀,至今也未廢除紙本發行。
《國語日報》總編輯鄭淑華表示,《國語日報》也是希望紙本和數位並進發展,主要是來自教學現場的觀察,兩者各有特色與優點,若要培養兒少全面能力發展,傳統媒介、現代科技媒體皆應使用,因此希望兩者平衡發展。
國語日報社推廣在教育體制內實施讀報教育,以「實驗班」方式,提升學生閱讀、寫作、時事認知、社會關懷等公民素養。鄭淑華提到,曾針對國中小500多位實驗班教師進行調查,有9成1教師盼推動閱讀時仍以紙本為主,主要考量紙本在教學上的書寫、閱讀、專注力較好,若要全面改數位教學,涉及學校設備、網域環境、教師能力等,但數位時代已經成形,不論願不願意,紙媒要生存,都得思考如何轉型。
至於《國語日報》有哪些因應數位趨勢的方式?鄭淑華說,除將報紙內容轉化為數位、電子版,也有把一些內容延伸再製成數位教材,像去年起積極對外販售的「雲閱讀」,把數位工具的優點,如互動式、回饋機制、豐富多媒體、分享機制、多文本讀報學習單等融入,去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另外數位還能做數據分析,研究學習者上線的學習行為,紀錄個別需求與差異,作為教學調整的思考。
鄭淑華表示,現在《國語日報》紙本上也會附上數位小配件,如印製QR code連結,讓讀者上網問答,給予即時回饋,也會連結到社群網站,讓讀者可以看到解說短影音,在靜態內容以外,加入影音做調劑,也可以讓其他民眾在看到影片後,對資訊感興趣,願意進一步閱讀報紙。
巧連智紙本沒了怎麼辦?兒科醫揭家長應對「3要點」
巧連智數位轉型!紙本書將走入歷史 醫籲2歲以下別碰3C
巧連智最新3聲明曝!承諾出刊至2025年 巧虎周邊、舞台劇皆持續
家長瘋搶《巧連智》最後訂閱!官網突發快訊:寶寶版與幼幼版完售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紙媒沒落!數位學習成新趨勢 兒少刊物為何停刊、何以保留紙本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24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