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預虧2億、資產減值損失大,董事長卻一度成爲新加坡首富
2年前

海底撈於2012年在新加坡熱門娛樂目的地克拉碼頭,开出了第一間海外門店。多年之後,海底撈董事長直接將自己“搬到”了新加坡,從而成爲了新加坡人,但主要依靠中國市場發展的海底撈,如今已被疫情衝擊地元氣大傷。

8月14日晚間,海底撈發布了2022年上半年盈利預警,收入出現雙位數下滑,且將陷入巨虧之中。

公告顯示,至2022年6月30止日六個月中,海底撈收入預計不低於人民幣167億元,對比2021年同期收入約人民幣201億元,減少百分比不超過17%。

對於收入下降,海底撈表示,主要是由於2022年3月至5月新冠疫情影響導致中國大陸地區部分餐廳停止營業或暫停堂食導致客流量減少,以及因“啄木鳥計劃”餐廳數目對比2021年同期減少。

據悉,2021年上半年,海底撈的淨利潤約9650萬元,然而,海底撈預期今年上半年將錄得淨虧損約人民幣2.25億至2.97億元。

預期虧損主要是在“啄木鳥計劃”下部分門店關停及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產生處置長期資產的一次性損失、減值損失等,合計約人民幣2.55億元至人民幣3.27億元。同時,由於中國大陸地區2022年3月至5月新冠疫情反復,部分餐廳階段性停止營業或暫停堂食服務,但仍有固定开支及員工成本產生。

所謂的“啄木鳥計劃”,是海底撈面對突然困境於2021年11月推出的收縮擴張战略、加強內部管理的經營計劃,該計劃由公司執行董事兼副首席執行官楊利娟領導。

“啄木鳥計劃”持續關注經營業績不佳的門店,包括海外門店,並相應採取改善措施;重建並強化集團部份職能部門,恢復大區管理體系;在科學考核各部門的前提下,持續向員工傳達企業文化及“雙手改變命運”的價值觀,並大力倡導愛和信任爲核心的奉獻精神;適時收縮集團的業務擴張計劃。

在該計劃下,海底撈在去年四季度短短一兩個月時間關店近300家,2021年年報顯示,海底撈門店總數下降到1443家,超過90%在中國大陸地區。

不過,隨着疫情的逐漸緩和,2022年6月以來中國大陸地區及其他地區的餐廳經營表現月度環比已經明顯好轉。

海底撈指出,公司將密切關注市場狀況並調整商業策略及運作,以減少負面影響;公司還將實施積極措施控制租金及其他運營成本,嚴謹管理運營資金,並運用信貸融資和股本融資手段,確保現金流穩健及現金狀況良好。

衆所周知,張勇是海底撈的老板,在海底撈上市前後,張勇悄然移民到了新加坡。在海底撈上市之後,張勇也是一度成爲了新加坡首富,最高的時候張勇個人身家超過了200億美元。

可是如今僅僅3年過去,張勇已經跌落神壇,個人身家蒸發千億人民幣,海底撈也陷入了虧損跟關門的浪潮中。

在疫情發生之後,張勇沒有收縮,反而是逆市擴張,於是短短兩年海底撈的門店增加到了900多家,可是門店增加,並沒有讓營收、利潤大漲,反而在長期的疫情反復中,成爲了蠶食利潤的“惡魔”。

2021年年中,在一次採訪中張勇坦言:“2020年6份我判斷疫情在9份就結束,但是直到今天爲,我們台灣、新加坡的店還受疫情影響开不了。我對趨勢的判斷錯了,去年6我進步作出擴店的計劃,現在看確實是盲信。”

當時,當外界問及海底撈未來是否會維持業績的持續增長,張勇表現出悲觀的態度:“我作爲海底撈最大的股東,我是不抱有希望的。”

張勇還表示,“盲目擴張的事情肯定會發生,一旦我整合好現在的門店,我還會擴張,因爲這是我的使命。穩定了我就衝鋒,不穩定了我就穩定,穩定下來就再衝鋒,直到海底撈倒下來爲止。”

2022年3月1日,海底撈發布管理層人事任命公告,張勇不再擔任CEO(首席執行官),但將繼續擔任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最牛服務員”楊利娟升任CEO。此外,任命兩位80後擔任首席運營官。

公告稱,楊利娟此次獲委任爲首席執行官,負責監督集團的管理及战略發展,並繼續負責“啄木鳥計劃”的落實與推進。

據行業人士透露,作爲“啄木鳥計劃”領導者的楊利娟,一直扮演重要的運營管理角色。服務員出身的她,在海底撈任職超27年,是海底撈走出四川、开拓全國市場的關鍵人物,也是海底撈推行“連住利益,鎖住管理”制度的負責人。

不過,從2022年上半年收入、利潤的表現來看,海底撈管理團隊進行更換,似乎還沒有起到明顯的作用。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海底撈預虧2億、資產減值損失大,董事長卻一度成爲新加坡首富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3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