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所流出的信息來看,小米第三台車將搭載增程系統的基本上是板上釘釘了。
先來看相關的媒體爆料,據悉,小米的增程車型會作爲其第三款車已提上日程,代號“昆侖”,將在2026年亮相。而在小米汽車獲得造車資質之前,內部消息是“昆侖”車型爲小米與北汽合作研發制造的增程SUV車型,小米汽車將靠“昆侖”走量。
雖說小米官方在否認這一說法,但其相關的招聘工作卻從未停止。
去年10月,小米就已經开始招聘相關研發崗位,包括增程系統設計开發工程師、燃油系統工程師、排氣系統工程師等。到了今年,小米已經在开始招聘增城系統採購經理。而從這樣的招聘節奏也不難看出,小米旗下的增程車型正在穩步推進,並且即將進入到大規模量產階段。
圖源:小米社招平台截圖
目前,小米僅有一款SU7在售,得益於雷軍超高的人氣,小米SU7的月交付量已經破萬,按照規劃,今年小米將完成保底交付10萬輛、衝擊12萬輛的目標。毫無疑問,小米是汽車圈的黑馬,其對未來的規劃足以影響細分市場的走勢,這也正式蔚來創始人李斌在明知小米正在規劃增程版車型的背景下,仍勸其走換電路线的原因所在。
今年5月,雷軍曾到蔚來參觀,期間李斌向雷軍介紹蔚來在充換電服務領域的一些創想和思考。李斌表示:“蔚來做換電不是把充換電對立起來,而是可充可換可升級,讓用戶自己去選擇。”畢竟,在實際的用戶調研中,“城市家庭只有不到50%有裝充電樁”。不少車企採用增程或插混的模式來解決用戶裏程焦慮的問題,但因車上安裝了兩套動力系統,全生命周期的維護成本並不低。
李斌聲稱從純電往換電,只需要底盤做點適配就行了”,每輛車的換電版車型改造費用,僅需1000余元,但預期市場增量可提升10%-20%。而單車增加一套最便宜的增城系統,需要多花一萬五左右,按照100萬輛車保有量算,用戶爲此多付出150億元。用150個億蔚來可以建10000座換電站,能夠極大的降低整體成本。
雖說李斌的算盤打的很響,但雷軍似乎並未心動,李斌是將整個企業和消費者的使用周期結合起來整體看待的,而單從車企的角度來看,增程系統的確能夠給企業帶來更好的財務表現。
圖源:小米汽車
以近期各大企業發布的二季度財報來看,以增程爲主的理想,依然是的存在。
據理想汽車最新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理想汽車收入總額573.1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加20.81%;純利16.95億元,同比減少47.4%;非通用會計准則淨利潤爲27.79億元,同比減少32.9%;毛利率20%,同比減少1.2個百分點。
其中,今年二季度,理想汽車營收316.78億元,同比增長10.6%;淨利潤11億元,同比減少52.3%;經調整淨利潤爲15.03億元,同比下降44.9%。車輛毛利率爲18.7%,同比下滑2.3個百分點。
因爲毛利率下滑,導致理想汽車在財報公布後股價大幅度下滑,但即便是下滑,理想汽車的毛利率仍然遠超蔚來、小鵬等“同期生”,甚至比特斯拉還要高。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特斯拉營收爲255億美元,同比微增2.30%;淨利潤爲14.78億美元,同比下滑45.32%;毛利潤爲45.78億美元,毛利率爲18%,略低於理想的毛利率。
即便在不考慮特斯拉旗下發電、儲能、服務以及其他業務盈利快速增長的因素,單從整車銷售規模的角度來看,特斯拉的規模效應也要遠遠超過理想汽車。數據顯示,二季度特斯拉的產量爲410831輛,而理想汽車的銷量爲108581輛,理想汽車用更低的銷量,達成更高毛利率的狀態,在很大程度上是增程式車型所帶來的。
反觀小米,二季度營收實現889億元,淨利潤達到61.8億元,但小米汽車業務虧損18億元。第二季度SU7交付新車數量爲2.7萬輛,並創造收入62億元,約佔總收入的6.97%。以此計算,小米汽車的單車成交均價約爲22.86萬元,平均每輛車虧損約6.6萬元。
“的的確確,我們在智能汽車創新業務上虧了18個億,換句話說,我們投入了18個億。等我們到了一定的規模,我相信很容易打平,大家不用替我們焦慮。”雷軍這樣表示。的確,就小米汽車的狀態而言,盈利只是時間的問題,倘若小米推出成本更低、走量更大的增程版車型,小米汽車的盈利能力必然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從整個用車周期的角度來看,蔚來的換電模式的確有過人之處,但這一模式的投入太大,對初入汽車行業的新品牌並不友好,小米選擇增程式快速推動汽車業務邁向正軌,是多數投資者會作出的第一選擇。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不聽李斌勸,雷軍爲何要死磕增程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39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