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業務不理想,騰訊靠什么翻盤?
2年前

出品|派財經

文|辛有吉 編|派公子

在拋售美團的輿論聲浪中,騰訊交上了一份“五味雜陳”的二季報。

8月初,騰訊控股股票一度下探至288港元/股,讓不少股民感嘆一夜回到5年前,相比一年多前接近 750 港元的歷史高峰股價,騰訊如今跌幅近 60%,市值蒸發約 4.4 萬億港元(約 3.79 萬億元人民幣)。

而如此股市表現,絕大部分原因要歸於騰訊不甚樂觀的業績表現和預期。根據各家券商預測綜合,騰訊二季度營收普遍預測在1300億元左右,同比下跌約4%,淨利潤普遍預測在250億元左右,下跌約26%。

剛剛發布的騰訊財報部分證實了機構們的預測,二季報顯示,騰訊二季度總營收1340億元,同比下滑3%;淨利潤186億元,同比下滑56%,非國際財務報告准則下,經調後淨利潤281億元,同比下滑17%。

可以看到,騰訊連續第四個季度淨利潤下滑,雖然下滑幅度小幅優於市場預期,但下滑仍然非常明顯,這也許意味着騰訊舊的業績引擎已無潛可挖,新的市場增量還並未真正打开。

01、遊戲業務還欠账

在整份財報中,承壓無疑是騰訊二季度的關鍵詞,尤其是增值服務業務,財報顯示,增本季度該業務收入爲717億元,同比下滑1%。

騰訊增值服務業務主要包含騰訊遊戲、騰訊視頻、QQ音樂等數字內容業務,以及微信、QQ等社交網絡業務。其中,遊戲業務又是騰訊該部分業務的核心,財報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騰訊遊戲業務收入爲425億元,同比減少1%。

此前,由於疫情因素影響,居家辦公導致遊戲業務透支性增長,隨着國內疫情好轉和海外放松疫情管控,整個遊戲市場也开始還账,增長放緩甚至負增長成爲了今年上半年的主基調。

先來看國內市場,據伽馬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遊戲用戶規模同比小幅下降0.1%至6.7億人,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8%至1477.9億元。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遊戲工委主任委員張毅君表示,遊戲產業的“人口紅利”基本消失,行業或進入存量競爭時代。

但也並非所有遊戲廠商都進入了存量競爭時代,自4月份監管部門首次發放遊戲版號至8月初,國內累計共有241款遊戲獲得版號。但騰訊旗下產品均未出現在上述遊戲過審名單中。至此,騰訊已有1年多時間沒有獲得版號。業內認爲,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政策層面側重中小遊戲廠商的基調已成型,騰訊等頭部廠商的日子依舊難熬。

反映在財報上,二季度本土市場遊戲收入下降1%至318億元,增速基本與一季度持平。就單個遊戲而言,《王者榮耀》、《天涯明月刀手遊》及《英雄聯盟》收入下滑,而《英雄聯盟手遊》、《重返帝國》及《金鏟鏟之战》等最近推出的遊戲收入增加,但還顯然無法擔起騰訊遊戲業務增長的重擔。

海外市場一直被認爲是騰訊遊戲業務下一個最有潛力的增長空間,據國海證券研報顯示,2026年海外手遊市場規模(不包括中國)有望達到970億美元,2022年至2026年復合增速達到12%,將顯著高於國內手遊增速預期。

對此,騰訊也早早开始布局,IT桔子數據顯示,截至8月17日,騰訊在本年度參與遊戲投資事件6起,大幅少於2021年全年的63起。其中,騰訊於海外遊戲工作室和公司的投資佔比更高,今年騰訊在6起遊戲投資中4起是海外公司,佔比已達67%。不久前,其還以127%的溢價增持了法國遊戲公司育碧,並尋求成爲其最大股東。

但這些布局還無法撐起國際遊戲業務,由於國際遊戲行業开始消化後疫情時代的影響,二季度騰訊國際市場遊戲收入下降1%至107億元,而在上一季度,這一數據爲增長4%,再之前的兩個季度則分別爲20%和34%,國際遊戲業務的確不太樂觀。就單個遊戲而言,《PUBG Mobile》及《荒野亂鬥》收入下滑,《VALORANT》表現較好及新推出的《夜族崛起》作出了增量收入貢獻。

值得注意的是,7月多款新遊《指尖領主》、《暗區突圍》、《英雄聯盟電競經理》陸續上线,可能會給騰訊遊戲Q3業績帶來增量,但這也只是可能,畢竟在《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之後,騰訊已經太久沒有出過爆款了。同時,騰訊要完全消化疫情帶來的遊戲透支性增長和國內監管措施的負面影響,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02、網絡廣告等待視頻號破局

廣告業務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而目前來看這份晴雨表顯然非常敏感。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432億元,同比下降了0.7%。而此數據背後,則是整個廣告市場的不景氣,本月初,QuestMobile發布了《2022互聯網廣告市場半年大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互聯網廣告市場整體增長承壓,總規模約2903億元,同比下降2.3%。

雖然,無論是短視頻,還是社交軟件,頭部廠商的廣告集中度都在增加,但奈何整個大盤都在下降,騰訊網絡廣告業務受到的影響尤爲明顯。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互聯網廣告投放品牌數量同比下降38.3%,互聯網各平台廣告業務不同程度受到波及。

具體來看,受互聯網服務、教育及金融領域需求的負面影響,騰訊網絡廣告二季度網絡廣告收入下降18%至186.38億元,這一增速與一季度持平。騰訊表示,廣告業務於4、5月受衝擊較大,部分被合並搜狗所帶來的廣告收入所抵銷。其中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下降17%至161億元,主要原因爲廣告需求疲軟、廣告競投量低迷,使得eCPM 下滑;媒體廣告收入下降25%至25億元,受騰訊視頻及騰訊新聞的廣告收入下滑影響。

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流量巨頭們就已經感受到了寒意,並一直持續至今。阿裏巴巴最新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其以廣告營收及傭金收入爲主的客戶管理收入同比下降10%至722.6億元。

也就是說,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客戶們不得不在投廣告上更謹慎,能不投的就不投,這顯然已經不是哪一個平台的問題。調研數據顯示,超60%的廣告主認爲“轉化成本越來越高”,超八成廣告主則將“提升購买轉化”設爲營銷主要目標。

爲了搶奪存量客戶,頭部廣告平台必然會向深度與廣度持續延伸發展。8月4日,阿裏巴巴智能信息事業群就宣布,旗下智能營銷平台已正式升級成爲“超級匯川廣告平台”,目的就是推動廣告平台要從過去以提供曝光、追求點擊爲主,向講究效果、轉化、活躍傾斜。

相對於阿裏將產品打包做流量變現的深度做法,騰訊目前的思路主要在廣度上,而承擔這一任務的,是視頻號商業化。

二季度,微信月活用戶繼續保持增長,達到12.99億,同比增長3.8%。微信內,視頻號總用戶使用時長超過了朋友圈總用戶使用時長的80%。視頻號總視頻播放量同比增長超過200%,基於人工智能推薦的視頻播放量同比增長超過400%,日活躍創作者數和日均視頻上傳量同比增長超過100%。

爲加速變現,7月份視頻號上线“視頻號小店”服務, 進一步完善了電商及直播帶貨功能,視頻號還內測了信息流廣告功能。本次財報,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也表達了在視頻號中推出信息流廣告的預期。

光大證券認爲,“視頻號小店”模式或將在未來逐步減少第三方來源,實現直播電商閉環,促進視頻號電商GMV較快增長;疫情復蘇後宏觀經濟回暖,廣告主需求有望得到提振,視頻號具備充足的信息流廣告庫存及商業化潛力,有望推動騰訊廣告業務增速復蘇。

另外,QuestMobile預計國內下半年互聯網廣告規模將達到3913.1億元,同比增長9.4%。這對於互聯網流量巨頭而言,無疑是久旱之後的甘霖,相信能一定程度上提振騰訊的廣告收入。

不過,短視頻廣告主和投入在總量限定的情況下,視頻號商業化不得不直面抖音和快手的壓力。在本次財報中,描述視頻號的內容頗多,但視頻號的用戶時長等關鍵數據依舊缺失,2022年1月的數據顯示,視頻號單用戶使用時長僅爲35分鐘,不到抖音和快手的三分之一。因此,視頻號商業化究竟能否爲微信帶來足夠的業績增量,還有待驗證。

03、企服“跌宕”

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板塊首次現身騰訊財報,是在2018年“930”組織架構調整之後,此後該收入佔比一路提升,從2019年1季度的25%提升到2021年以來的30%以上,時至今日,2 B業務早已成長爲公司收入支柱。

財報顯示,第二季度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至422億元,環比下跌1.3%,佔總營收比重爲31.5%,與遊戲業務收入基本持平。其中,金融科技服務收入同比增速較上季度有所放緩,主要是4、5月份的新冠疫情抑制了商業支付活動;企業服務收入同比增速下降,騰訊方面給出的理由是因積極縮減虧損項目導致。

實際上,騰訊金融科技業務中除了受疫情影響頗大的財付通之外,其他領域战鬥力並不強大。比如,消費小額貸上,騰訊財付通推出了“分付”和“微樂分”,分別對標“花唄”和“借唄”,但這兩款產品至今都尚未大規模運行。

再來看企服業務,一直以來騰訊雲爲代表的企服業務就處於虧損之中,3年前騰訊雲的員工總數僅爲1000多人,而2021年CSIG的員工已經超過1萬人,隨着人數的增加,騰訊新業務卻一直虧損不止。

更讓騰訊頭疼的是,如此巨大的人力、財力投入,卻依然沒能在市場上獲得更多的優勢,騰訊雲已經被華爲雲超過。據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雲計算市場報告顯示,阿裏雲以36.7%的市場份額保持領先位置,華爲雲、騰訊雲、百度智能雲以18.0%、15.7%、8.4%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至第四位。

有資深分析師認爲,中國的公有雲市場可能很難像以前那樣爆發式增長了,行業趨於平衡之後,廠商的策略和打法也在改變,利潤成了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2022年5月,湯道生曾表示:“過去三年,騰訊CSIG的增長模式是比較多強調收入規模的,但今年我們有一個大的銷售改革,是希望從過去很多低質量、轉包項目的模式,轉爲基於騰訊自研產品爲主導、健康可持續的業務模式。”

騰訊在財報中指出,公司聚焦雲和其他企業服務高質量收入增長,優先專注自研產品同時減少虧損項目。比如自研上雲,這也被認爲是騰訊雲能力建設的一個裏程碑事件。今年6月,包括QQ、微信、騰訊視頻、王者榮耀等在內的騰訊內部海量自研業務全面上雲。數據顯示,近三年來,騰訊的自研業務上雲規模已經突破5000萬核,累計節省成本超過30億。

數據顯示,相比較2021年第四季度的高點,在2022年第二季度,騰訊把企服業務成本壓縮了近70億元,這直接帶來了企業服務毛利率環比提升。PaaS方面,TDSQL數據庫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佔2022年第二季雲服務收入超過5%。

同時,爲配合降本增效,騰訊也开始對騰訊CSI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進行裁員,據媒體報道,有部門裁員比例達到2/3,甚至全員被裁。

然而,裁員的弊端也顯而易見。就產品而言,騰訊雲在使用場景上本就存在不足,騰訊雲更擅長視頻、遊戲、直播等使用場景,在政企、傳統行業等應用方面,其產品力仍存在比較明顯短板。如果要補齊短板,相信裁員並不會給騰訊雲帶來積極的影響,比如眼下的香餑餑政務雲大客戶,就需要強大的售後來進行維護。

而在剛剛過去的7月,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宣布成立政企業務线,騰訊公司副總裁李強出任政企業務线總裁,全面負責行業團隊管理和區域業務拓展,據了解,此前李強在政企數字化銷售方面有十幾年的經驗。外界的解讀是,騰訊將在To B、To G政企市場上开啓猛攻。

產品和服務的迭代方面難度依然巨大,雲計算廠商們需要對研發和人員進行長期投入的現狀並沒有改變,然而,精兵簡政、精細化運營,已經成爲騰訊企服業務的主旋律,在巨頭雲集的雲計算市場,騰訊雲究竟能否突圍還屬未知。

04、總結

2022年上半年,“承壓”與“突破”必然是騰訊的關鍵詞,增值服務業務、網絡廣告業務、金科和企服業務都陷入了相似的窘境,尤其是遊戲業務和網絡廣告業務,負增長依然在繼續,而被寄以厚望的金科和企服業務也沒能挑起增長的重任。

另外,即便業績仍在承壓,騰訊在研發上的投入仍然在逐年遞增。二季度研發投入達150.1億元,同比增長17%,整個上半年騰訊研發投入達到304億元,同比增長26%。2019年以來,騰訊在研發上的投入已經累計超過1516億元。

不過,對此局面騰訊已經進行了應對,比如“降本增效”。財報顯示,銷售及市場推廣开支同比下降 21%至人民幣79億元;同時,騰訊在寒冬期進行了人員精簡,根據騰訊財報相關數據,二季度員工人均薪酬相比一季度下降了900元,從三月底至六月底,3個月員工減少5498名員工。

另一方面,騰訊也在加緊探索新的業務增量,比如遊戲業務中的海外市場,視頻號帶來的廣告業務,以及雲業務上政務雲新方向等,但這些業務離真正爲騰訊撐起一片天還爲時尚早。

然而,“降本增效”或許能在短期內爲其帶來利潤的提升,但省錢畢竟難以“發家致富”,長期來看,決心不再依賴遊戲增長的騰訊,仍然需要尋找新的增長故事來證明自己。

相關證券:
  • 騰訊控股(00700)
  • 美團-W(03690)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核心業務不理想,騰訊靠什么翻盤?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4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