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中概回流或延續!中國資本市場如何寫好“雙向开放”文章?
2年前

近期,中國石油等5家國有企業宣布將美股ADR退市、阿裏將申請在港二次上市轉爲雙重主要上市等事件,引發投資者對中概股跨境審計進程的廣泛關注。

在中美就中概審計問題尚未達成共識的背景下,美股中概回港上市或成主流趨勢。分析人士認爲,香港市場方面已經給出了諸多中概股回港的便利條件,爲其創設一個安全的回歸地。同時,中概回港上市,面臨的挑战也不容小覷:考慮到上市體量、活躍度、國際定價與機構影響力等,依然時間緊任務重,必須要盡快把這個“池子”做大做繁榮。

中國市場具有龐大體量與良好的修復能力。2022年下半年,科技創新型TMT企業和中概股的回歸,將繼續成爲中國資本市場的主要推動力。在多項刺激經濟增長政策的支持下,隨着注冊制的細化和完善,國內資本市場預期將在壓力中繼續逆勢增長,成爲全球市場的亮點。

證監會在下半年資本市場改革發展七大任務中提出,將穩步推進資本市場制度型雙向开放。加快推進與境外市場互聯互通。業內人士建議,境外上市方面,因信息披露涉及企業商業機密,可先選擇消費品、服務類等公衆接觸多且透明度較高的企業。同時,互聯相對於互連,監管要點在於信息和數據交互打通,在監管能力有待壓力測試的情況下,可分爲兩步走,即先引進來再走出去。

美股中概回港或成主流

近日,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人壽、中國鋁業、上海石油化工股份等多家公司相繼發布公告稱,擬將美國存托股從紐交所退市。

對此,證監會回應稱,上市和退市都屬於資本市場常態。作出退市選擇是出於自身商業考慮。目前的退市計劃不影響企業繼續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融資發展。尊重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按照境外上市地規則作出的決定。還將與境外有關監管機構保持溝通,共同維護企業和投資者合法權益。

伴隨5家企業宣布將美股退市,阿裏近期亦宣布將申請在港二次上市轉爲雙重主要上市。系列事件再度引發投資者對中概跨境審計進程的關注。

2022年4至5月期間,美國的證券交易委員會已將百多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列入預摘牌名單中。業內人士認爲,中概股企業進入摘牌名單後是否將真正退市,仍將取決於中美監管機構的協商結果。證監會4月擬修訂境外上市保密規定,就跨境監管合作相關條款的修訂公开徵求意見,也體現了中國監管機構的开放態度。

在中美就中概審計問題尚未達成共識的背景下,美股中概回港上市或成主流趨勢。中信證券研報顯示,2021年11月,港交所優化上市制度後,二次上市的最低市值要求僅爲30億港元。且港交所也提出了二次上市企業轉爲雙重主要上市的規則。其中在主要上市交易所非自愿除牌的發行人有12個月寬限期按照標准編備財務報表;且享有3年規則豁免。港交所爲非自愿除牌的美股中概股留有較多規則上的“寬限”空間,極大地爲美股中概回港上市提供了便利。

香港中睿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徐陽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市場方面已經給出了諸多中概股回港的便利條件,這種情況下既能爲港股市場帶來增量流動性,也能爲中概股提供一個安全的回歸地。

中概回港上市,面臨的挑战也不容小覷。上海小鬱資產總經理左劍明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是港交所具備無可爭議的國際化地位,但也要客觀承認這僅爲一個窗口,無論上市體量還是交易活躍度,與美股相比還有不少差距。同時,國際定價與機構影響力提升,還需要做出很多努力。

二是回歸港股市場,這是擺在眼前爲數不多的可選路徑。時間緊任務重,必須要盡快把這個“池子”做大做繁榮。做大的用意在於一級市場融資,爲了迎接未來三年可能批量化的回歸,如何化解發行籌資壓力,順利實現登陸港交所,這是面臨的第一重考驗;做繁榮的要點在於二級市場要活躍,在港上市的“仙股”比比皆是,且缺乏流動性,也有30億以上市值股票的單日換手率在低位徘徊,應有效擴大投資者隊伍,這是面臨的第二重考驗。此外,上市給企業帶來的額外成本、港股投資者分紅納稅等,這些雖是細節但又成爲現實的堵點,需要事先就做好制度銜接安排。

中國資本市場持續逆勢增長

今年,部分中概股被美國列入“識別名單”,面臨退市風險。因此,中概股掀起了回歸亞洲市場的熱潮。除了港股之外,新加坡也成爲中國企業上市新寵。近年來,新交所不斷通過制度革新吸引中國企業,截至今年6月,新交所約有60余支中概股。

同時,伴隨中概股回流趨勢延續,中國科技企業對內地資本市場的上市青睞程度,也在進一步提升。普華永道中國內地科技、媒體及通信行業主管合夥人高建斌表示:“2022年上半年,在內地資本市場科創板及創業板的帶動下,中國內地TMT公司在資本市場延續了較爲活躍的表現。”

普華永道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內地資本市場依然爲內地TMT企業的主要上市選擇地,有44%和28%的內地TMT企業分別選擇在科創板和深圳創業板上市。科創板有30起TMT行業IPO,獲得約人民幣709億元融資額,佔總融資額的44%;深圳創業板有19起TMT行業IPO,共獲得約人民幣278億元融資額,佔總融資額的17%。

同時,另有9%的內地TMT企業選擇在北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共計6家,獲得約人民幣11億元融資額,佔總融資額的1%;內地主板上市的佔比爲6%,共計4家,獲得約人民幣559億元融資額,佔總融資額的35%。而13%的內地TMT企業選擇在中國香港及海外上市,共計9家,獲得約人民幣47億元融資額,佔總融資額的3%。

“國務院33項穩定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提振中國經濟復蘇,也將帶動2022年下半年的資本市場表現,預計內地TMT企業仍將選擇內地及香港資本市場作爲主要上市地。”高建斌說。

普華永道全球科技、媒體及通信行業主管合夥人周偉然表示:“2022年上半年,中概股於香港市場陸續以介紹形式二次上市,中國移動的A股回歸,阿裏巴巴擬將香港新增爲其主要上市地等,以及近期5間國企宣布擬將從美國退市等,將給中概股公司提供新的啓示。2022年下半年,科技創新型TMT企業和中概股的回歸將繼續成爲資本市場的主要推動力。在多項刺激經濟增長政策的支持下,隨着注冊制的細化和完善,國內資本市場預期將在壓力中繼續逆勢增長,成爲全球市場的亮點。”

獨立財經評論員布娜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認爲,中國市場具有龐大體量與良好的修復能力,總體經濟指標成績這些年在國際上令人矚目。同時,A股與發達國家股市相比,起步確實較晚,發行機制不夠市場化。歷經數年的注冊制改革是金融市場改革的“牛鼻子”,加快注冊制改革則有利於推動我國金融市場徹底走向發展成熟。這也是監管層下半年改革目標的重點之一,加快推動注冊制改革尤其是設立科創板、北交所的舉措,在滿足投資者需求的同時,也會倒逼國內投資市場走向市場化方向,滿足更多企業上市融資需要,從一定程度解決“堰塞湖”問題。

加快推進境外市場互聯互通

7月29日,中國證監會召开2022年系統年中監管工作會議暨巡視整改常態化長效化動員部署會議,提出下半年資本市場改革發展七大任務。

其中,證監會表示,將穩步推進資本市場制度型雙向开放。推動境外上市備案制度落地實施,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境外上市。抓好資本市場开放舉措落地,加快推進與境外市場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开放條件下監管能力。

監管持續推動境外上市相關工作。2021年12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式發布《外國公司問責法》實施細則。根據細則規定,若上市公司的財報審計師自2021年起連續三年未能接受美國公衆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核查,其股票將被禁止在全美交易所交易,進入退市程序。2021年12月24日,證監會公布《國務院關於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的管理規定(草案徵求意見稿)》和《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備案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开徵求意見。

3月10日,美國對中概股退市風險名單披露後,中概股集體經歷了新一輪暴跌。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开專題會議,提出“中國政府繼續支持各類企業到境外上市”。當天下午,證監會黨委召开擴大會議,提出抓緊推動企業境外上市監管新規落地,支持各類符合條件的企業到境外上市,保持境外上市渠道暢通。

北京郝俊波律師事務所律師郝俊波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加快推進與境外市場互聯互通,需要加強監管,更需要推進相互合作。當前,中概股回港上市現象較爲明顯。跨境審計問題,已成爲中美證券市場的焦點問題之一,不解決的話,或許在未來延續上市方面將難以爲繼。近期幾家大型央企或國資背景企業選擇主動從美股退市,或是爲了中美跨境審計合作做准備。

境外上市也不能搞“一刀切”。在左劍明看來,信息披露涉及企業商業機密,可先選擇消費品、服務類等公衆接觸多且透明度較高的企業。相對來說,金融、軍工等涉及重大國計民生的領域,國外上市進程可考慮暫緩推行。

郝俊波亦認爲,國家一些重要部門企業,可能會對國家安全和民生影響較大,不易對外透露。這樣的企業在美股上市將會帶來不便,回到A股或港股上市更爲合適。如若部分與國家安全、國計民生等重大問題關聯性較弱的民營企業,選擇赴美上市,相對影響會小一些,同時也會進一步开拓加強證券領域國際合作、利用國際投資的新途徑。

對於加快推進互聯互通的落實重點,左劍明建議,一是內地交易所已與港交所建立起互聯互通的有效模板,從股票推廣至ETF基金,接下來應將這一寶貴經驗復制推廣至更大範圍,讓機制發揮更大作用。

二是國內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數量方面,港股和美股成爲兩大主流選擇。其他類似於歐洲市場,新加坡股市等僅有個別公司零星上市,不太具有本土企業規模效應。所以,打通紐交所、納斯達克市場還是應排上時間表。

三是互聯相對於互連,監管要點在於信息和數據交互打通。當前,在監管能力有待壓力測試的情況下,可分爲兩步走,即先引進來再走出去:境內投資者可先購买境外市場股票,讓境外企業先接受我國監管,學習經驗的同時優化法律法規;再推動境外投資者購买境內上市公司股票,接受境外監管法規。最終實現企業無論在境內還是境外,只接受一種國際通行的監管制度;境內外投資者均在完善的規則下,有序參與證券投資。

此外,徐陽認爲,要重視互聯互通中,需對外推薦自己的能力。近年來,我國在引入外資方面做的比較好,而走出去的能力卻顯得相對薄弱,因此下一步應當着重考慮在人民幣國際化上繼續下功夫,提升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同時,當前市場由於外資的進入,波動程度較高,因此也要加強對外資的監管,避免資金的大進大出對我國金融穩定造成影響。

記者 | 王媛媛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美股中概回流或延續!中國資本市場如何寫好“雙向开放”文章?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4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