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爾巴喬夫告別儀式今舉行:評價兩極,“遺產”漸消散
2年前

  當地時間8月30日晚,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病逝,終年91歲。9月3日,他的告別儀式將在莫斯科工會大廈圓柱大廳內舉行。

  當地時間1989年11月7日,俄羅斯莫斯科,革命日慶祝活動上,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在紅場論壇上揮手致意。視覺中國 資料圖

  戈爾巴喬夫是蘇聯歷史上唯一的一任總統,他曾試圖改革蘇聯的政治和經濟體制,但最終帶來了超級大國蘇聯在1991年末的解體,冷战隨之終結。

  俄烏衝突在今年2月底的爆發並持續,使得俄美關系、俄歐關系跌至冷战結束以來的最低點。2014年克裏米亞危機之後,俄羅斯和西方的對話分歧巨大,戈爾巴喬夫的政治遺產似乎已被丟下。

  戈爾巴喬夫近幾年來多次警告“冷战重現”,但他的批評者稱,正是戈爾巴喬夫對西方的輕信造成了如今的局面,蘇聯解體是一份獻給西方陣營的大禮。

  冷战高峰時期進入權力中心

  1931年出生於俄羅斯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普裏沃爾諾耶村一個農民家庭的戈爾巴喬夫,自莫斯科國立大學法學院畢業後,回到斯塔夫羅波爾市,在共青團工作中开啓了自己的仕途。1971年,40歲的戈爾巴喬夫成爲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逐步走向權力中心。

  1988年10月1日,蘇聯莫斯科,戈爾巴喬夫當選爲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視覺中國 資料圖

  此後的一段時間,正是蘇聯國內“停滯”和冷战高峰的年代,據半島電視台報道,上世紀八十年代,華盛頓和莫斯科都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蘇聯擁有約4萬枚核彈頭,軍備競賽使其經濟枯竭,並面臨食品、衛生紙、鞋履等基本消費品的巨大短缺。

  1990年3月15日,蘇聯莫斯科,第一任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在代表大會上宣誓。視覺中國 資料圖

  戈爾巴喬夫1985年到1991年掌管蘇聯,認爲必須調整現狀的他進行了改革蘇聯社會制度的大膽嘗試——實施“改革”。他宣布了“公开化”路线,廢除國家審查制度,讓私營企業在蘇聯合法化。

  他還着手在外交政策中踐行“新思維”。這位蘇聯領導人的設想是,蘇聯要加速社會經濟發展,必須要實行以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民主化爲核心的全面改革,同時還要在國際战略、外交政策上作出調整。

  但結果是,戈爾巴喬夫在國內推行的經濟改革沒有取得顯著成效,他的民主化改革以及主導與西方修復關系被一些人認爲加速了蘇聯的分崩離析。“主權遊行”蔓延,戈爾巴喬夫未能控制局勢,最高蘇維埃的加盟共和國一個接一個地就自決的主權權利做出決定,开始脫離蘇聯。

  俄新社8月30日報道指出,那個時代的人模棱兩可地評估了戈爾巴喬夫進行的改革的後果:根據許多人的說法,正是這些變化成爲蘇聯解體的推動力。到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由於改革過程中的矛盾和不一致性,導致社會生活各領域危機尖銳化。

  1991年4月,戈爾巴喬夫與10個蘇維埃共和國領導人籤署協議,共同起草一份旨在保護蘇聯的新聯盟條約草案,協議原定於8月20日籤署,但在這前一天,正在克裏米亞度假的戈爾巴喬夫遭遇副總統宣布代行總統職務,2天後,戈爾巴喬夫發表聲明強調他已完全控制局勢。

  重回總統寶座的戈爾巴喬夫地位事實上被明顯削弱,4個多月後,蘇聯最終解體。以戈爾巴喬夫1991年12月25日辭去總統職務爲象徵,蘇聯最高蘇維埃於次日通過決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原本15個蘇聯加盟共和國恢復主權國家地位,立國69年的蘇聯作爲主權國家不復存在。

  1991年12月25日,在莫斯科克裏姆林宮,戈爾巴喬夫籤署了將核武器控制權移交給俄羅斯總統鮑裏斯·葉利欽的法令。這是一個時代結束的標志性事件——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的辭職爲蘇聯的存在畫上了句號。視覺中國 資料圖

  懷念蘇聯的俄羅斯人認爲他親手葬送了國家,同時過於軟弱地不斷向西方讓步。《衛報》8月30日報道稱,戈爾巴喬夫一直活在“雙重現實”中——在華盛頓、巴黎和倫敦,人們熱愛他、頌揚他,給他起了親切的暱稱“戈比”,他在1987年和1989年兩度當選美國時代年度風雲人物,並曾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等諸多獎項;但在俄羅斯,同胞們給這位蘇聯領導人起綽號,討論他或譴責他,一些人或許永遠不會原諒他的改革引發的動蕩。“在俄羅斯的歷史中,戈爾巴喬夫屬於那一類統治者,他們給俄羅斯人民、我們的盟友帶來了絕對的災難與悲痛。”俄共中央委員會主席久加諾夫評價稱。

  半島電視台8月31日報道指出,在很大程度上,戈爾巴喬夫給蘇聯造成的損失變成了西方的收益。

  2004年9月23日,英國倫敦。戈爾巴喬夫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傳他提出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認知項目”。

  當地時間1987年4月9日,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中)在訪問時向群衆打招呼。視覺中國 資料圖

  當地時間1987年11月7日,俄羅斯莫斯科,在紅場列寧墓檢閱台上,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揮手慶祝俄羅斯革命70周年。視覺中國 資料圖

  戈爾巴喬夫在奧斯陸市政廳接受1990年諾貝爾和平獎時發表講話。 Getty Images 資料圖

  政治遺產逐漸消散

  在戈爾巴喬夫逝世後,克裏姆林宮官網8月31日發布聲明, “請接受我們對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逝世表示最深切的哀悼。”普京在聲明中說,戈爾巴喬夫是一位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政治家和國家領導人,“他在復雜、劇烈變化、大規模對外政策、經濟和社會挑战的時期領導了我國。”

  當地時間2004年12月21日,德國北部石勒蘇益格的戈托夫城堡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戈爾巴喬夫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右)。視覺中國 資料圖

  據俄新社梳理,在戈爾巴喬夫領導蘇聯期間,發生的重大地緣政治事件包括:蘇聯從阿富汗撤軍、蘇聯解體、冷战結束。以及,美蘇开始以削減核武器爲目標的核裁軍談判,並達成協議。

  然而,卸任後的31年裏,偏居俄羅斯政治舞台一隅的戈爾巴喬夫目睹着自己的“政治遺產”不可避免地一一消散。過去半年,持續的俄烏衝突令俄羅斯與西方的關系跌至冷战結束以來的谷底,核威脅再次引發全球關切。這與戈爾巴喬夫在任時期恰恰相反。

  今年2月24日清晨,普京發表電視講話宣布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後來,俄方曾解釋這一行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俄羅斯試圖與美國及其盟國就北約的安全和不擴張原則進行談判,但事實證明這一嘗試失敗了。烏克蘭則指責俄羅斯侵犯該國領土和主權完整。

  在這一變局出現前後,戈爾巴喬夫的角色曾被反復提及。去年12月23日,按照慣例,普京在莫斯科舉行年度記者會。他在會上憤怒譴責美國以及北約沒有兌現戈爾巴喬夫時代的承諾,普京說:“俄羅斯的行動取決於它面臨的威脅。我們已經表態,北約在歐洲的進一步擴張是不可接受的,因爲這將威脅到俄羅斯的國家安全。”

  更早些時候,普京去年6月在克裏姆林宮與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進行了長達90分鐘的訪談,據克裏姆林宮網站公布的訪談全文,普京表示,在蘇聯時代,戈爾巴喬夫曾得到了一個承諾,一個口頭承諾,承諾北約不會東擴。NBC記者西蒙斯就此連續兩遍追問普京,這些承諾在哪?寫在哪裏?普京只說“好,好,非常好,沒錯,你說得對,這些當然都應該密封並寫在紙上”。

  這次訪談之後不久,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公布了一份備忘錄,稱時任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與戈爾巴喬夫在1990年2月9日的一次會面中承諾,“如果北約可以在(統一後的)德國保持駐軍,那么北約將不會向東擴張,哪怕一英寸”。

  在俄方同時公布的另一份備忘錄中,貝克在1990年給時任聯邦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的一封信中提到,他曾問過戈爾巴喬夫,是喜歡一個獨立且在北約之外的德國,還是更喜歡一個與北約有聯系但北約不會再向東延伸的德國?戈爾巴喬夫回答道,當時的蘇聯領導層正在認真考慮這個問題,但他特別說到,北約任何擴張都是不可接受的。

  文件顯示,基於這一系列的保證和承諾,戈爾巴喬夫同意了德國的統一,並保留其在北約內的成員國地位,條件是結束冷战後的解決方案將會考慮蘇聯的安全利益。但在得到北約不東擴的口頭保證後,戈爾巴喬夫沒有正式將這些承諾寫入文件並籤署,以至於如今俄羅斯拿不出可以約束北約的明文條款。

  1991年7月,美國總統布什與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在峰會上开懷大笑。視覺中國 資料圖

  然而,根據哈佛法學院官網今年3月16日發布的一篇文章,時任美國副國務卿羅伯特·佐利克表示,從未有“承諾北約不東擴”一說。佐利克當時參與了1989年至1990年,時任美國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老布什)、戈爾巴喬夫等在場的一系列會議。

  盡管如此,半島電視台今年1月報道稱,許多分析人士將當前烏克蘭危機的根源歸咎於戈爾巴喬夫忽略了將口頭承諾合法化和書面化。北約在過去20年中一直堅持,其擴張進程是开放的,任何符合其成員國資格標准的國家都可以加入。此外,在美國政府內部,關於北約與東歐國家之間關系的討論各方意見不一,五角大樓早在1990年10月25日就提議爲東歐國家加入北約“敞开大門”。

  今年俄烏衝突爆發後,由戈爾巴喬夫創建的戈爾巴喬夫基金會曾於2月26日在網站上發布聲明,呼籲各方在烏克蘭危機中盡早停止敵對行動並立刻开始和平談判。“世界上沒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寶貴。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進行談判和對話,才能解決最尖銳的矛盾和問題。”身體抱恙的戈爾巴喬夫本人並未親自發聲。

  八年前克裏米亞危機爆發後,戈爾巴喬夫同樣警示過應避免衝突:“允許這些俄克統一的反對者成功煽動俄烏衝突將是我們的最大錯誤,讓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打仗的想法實在荒謬!”

  在戈爾巴喬夫看來,克裏米亞的公投入俄是“一件幸事”。他不僅相信俄羅斯和烏克蘭人民的親密關系,他還相信這兩個國家是相互交織的。他的妻子和母親都是烏克蘭人。

  而眼下的俄烏衝突顯然未能如其所料。據戈爾巴喬夫生前的主要英語翻譯、前蘇聯外交官帕維爾·帕拉斯琴科9月1日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在去世前的幾個月裏,俄烏的衝突讓戈爾巴喬夫感到震驚和困惑。對於烏克蘭問題,他仍相信蘇聯的理念,不相信烏克蘭能夠脫離俄羅斯“向西轉”。

  克裏米亞危機之後,俄羅斯和北約的對話機制全面停滯,而這曾是戈爾巴喬夫在其政治生涯中致力於解決的問題。他視自己爲冷战的終結者,也經常呼籲美俄領導人進行“基於相互尊重的對話”,避免“新冷战”。而這一切,在俄烏衝突的現實面前顯得頗爲無力。與此同時,戈爾巴喬夫另一項遺產同樣瀕臨破產。

  1987年,戈爾巴喬夫和美國時任總統裏根達成了开創性的協議,以減少核彈頭和導彈的數量。裏根在次年的紅場演講中聲稱,他不再將蘇聯視爲“邪惡帝國”。一年後,戈爾巴喬夫告訴美國新當選的總統老布什,他們的國家“注定”要合作。

  1987年12月8日,華盛頓,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和美國總統羅納德·裏根籤訂《中導條約》。視覺中國 資料圖

  32年後,《中導條約》於2019年正式失效,《新削減战略武器條約》成爲兩國間唯一的軍控條約。戈爾巴喬夫當年在接受採訪時警告稱,美俄拒絕履行軍控條約將會導致不可預測的嚴重後果,一旦美俄之間重啓冷战,那么將迅速轉化成“熱战”,直接摧毀整個人類文明。

  智庫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今年6月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隨着俄烏衝突導致全球緊張局勢加劇,全球核武器數量在經歷了35年的下降之後,未來十年將繼續增加。報告作者之一的科爾達(Matt Korda)認爲,裁軍時代似乎即將結束,核升級的風險正處於冷战結束後的最高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戈爾巴喬夫告別儀式今舉行:評價兩極,“遺產”漸消散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6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