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主要上市中概股未來新趨勢?
2年前

近年來,美國政府开啓了一系列打壓中國企業的手段,打壓的範圍則從高科技領域轉向一般領域,從生產、消費市場轉向資本市場,與之相對的便是中概股的日子越來越難過,時不時的出現暴跌。

中信建投在研究報告中指出,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期間,逾280多只中概股市值從峰值2.8萬億美元大跌至1.4萬億美元,縮水約一半,衆多業績卓越的中概股面臨估值被低估的窘境。

在大約一個月前,美東時間2022年7月29日阿裏巴巴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列入“預摘牌”名單,一時之間引發市場震動,截至當日收盤阿裏巴巴美股股價下跌11%,至89.37美元。

所謂的“預摘牌”制度來源於美國2020年通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HFCAA),該項法案提出:如果在美上市外國公司連續三年無法讓美國監管機構檢查審計底稿,允許SEC將其從交易所摘牌。

自該法案誕生以來,雖然明面上並沒有針對特定的國家或者公司,但事實上卻一直讓中概股舉步維艱。


這就意味着這些中概股一旦交出審計底稿,那么將違反中國的《保守國家祕密法》,但不交出去則違反美國的《外國公司問責法》。

作爲中國企業,自然以中國的法律作爲優先。據統計截至今年3月,共有261家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總市值約爲1.3萬億美元,算上這一次新增的阿裏巴巴、蘑菇街、獵豹移動等4家中國企業,已經被移入“預摘牌”名單的中概股公司已經達到了192家,比例超過70%.

雖然目前還尚未有中概股真的因爲該法案被強制退市,但根據法案的三年時限,最早在2023年就會出現被強制摘牌的可能。有專家指出,中概股需要爲未來美國資本市場愈發“政治化”的趨勢做好准備。

不過事實上,隨着中美關系逐漸進入敏感時期,不少中概股企業已經提前爲自己鋪好了後路。

就拿這一次被列入名單的阿裏巴巴來說,在今年7月26日,阿裏巴巴宣布申請在香港實現雙重主要上市,預期將於2022年年底前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香港交易制度改革後,有不少中國科技公司就已經選擇在美國和中國香港兩地上市,但在交易機制設計上,大多以美國爲主要上市地,在香港掛牌多採用“二次上市”模式。

而雙重主要上市是指同一公司在兩地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但與二次上市不同的是,雙重主要上市在兩地掛牌的並非同一批股票,而是或掛牌非流通股、或增發股票,所以兩地擁有同等的上市地位,這意味着企業即使在其中一個上市地退市,也不會影響到另一個上市地的上市地位。

不難看出雙重主要上市相較於二次上市多了一份獨立性,當然申請過程也較爲復雜。作爲流通市值超2萬億港元的龍頭公司,阿裏巴巴在完成雙重主要上市之後,不但可以擺脫SEC對中概股的“遏制”,也可以更好應對單一市場的不確定性。

業內人士分析稱,2019年阿裏在香港是屬於二次上市,紐約仍爲主要上市地,目的是爲美股投資者提供更多交易空間,股價也與美股掛鉤。此次將二次上市變更爲雙重主要上市後,中概股美股和港股的定價相互獨立,這也有望提升香港證券市場的定價能力,吸引國際投資者增配阿裏港股,給港股市場注入新的流動性。

事實上,近段時期以來雙重主要上市正在逐漸取代二次上市,成爲中概股回港的主流模式。截至目前,已有知乎、貝殼、小鵬、理想等中概股公司均實現了在美國和中國香港雙重主要上市。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目前有70%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已回港作第一或第二上市,他表示,香港歡迎任何符合港交所標准和要求的企業來港集資。

順便一提,除了港交所之外,新加坡交易所近期也動作頻頻,意圖吸引中概股回流。據彭博社報道,新交所近十幾年來新上市公司數量持續減少。因此新交所正加緊與尋求在美國或中國香港以外上市,以及有意提高在東南亞知名度的中國公司進行談判。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雙重主要上市中概股未來新趨勢?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7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