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不焦慮
2年前


文/孟永輝

當國內一衆的手機玩家們都將關注的目光轉向造車領域的時候,蘋果似乎還在手機上玩得不亦樂乎。盡管一直都有人在說,有關手機的創新業已走到了盡頭,並且手機的出貨量會隨着智能手機的普及而下降,但是,透過蘋果的表現來看,這種說辭似乎並不靈驗。無論是從硬件的更新上,還是在軟件的創新上,蘋果都在手機身上樂此不疲。

事實上,當國內的手機廠商开始布局造車的時候,已經有人开始聯想蘋果什么時候會投身到造車的領域裏,甚至還有人放出了蘋果「概念車」的模型,後來,事情的發展告訴我們,蘋果並未造車,而是繼續在手機身上尋找新的嗨點。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蘋果每一年的新品發布會看出一些端倪。雖然每一年蘋果的新品發布會都備受吐槽,但是,似乎每一年,我們都可以從蘋果的身上找出一些亮點,而這些亮點恰恰告訴我們,當所有人都在認爲有關手機的創新和想象空間被出清的時候,蘋果依然在手機的身上尋找着新的突破口。

一方面,這表現出來的是,蘋果本身的確具備強大的創新能力,縱然是在手機創新業已進入到白熱化的階段,它依然可以找到一些創新的突破口,實現自我發展;另外一方面,我們則可以更多地看出的是,蘋果的淡定與坦然,還有它透露出來的深深的不焦慮。

白天不懂夜的黑

如果用「白天不懂夜的黑」來形容蘋果和國內手機制造廠商的境況,或許是再合適不過了。不可否認的是,隨着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特別是隨着人口紅利的不再,我們看到的是,國內的手機制造廠商們开始面臨越來越多的困境。無論是打破原有的客戶群,抑或是通過出海來尋找新的市場,一股濃厚的焦慮氛圍,不斷地在國內的手機制造廠商們的的身上上演着。

即使如此,依然無法緩解這樣一種焦慮的氣氛,無論是從營銷上,還是從設計上,手機廠商們的競爭越來越白熱化,越來越內卷化。當這樣一種情緒蔓延,解決的唯一途徑,就是跳出手機本身,尋找新的發展突破口。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才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手機制造廠商們开始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了造車領域。

不得不說,造車的確是一個人傻錢多的領域。看看造車玩家們的融資頻率和融資額度,我們就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到這一點。如果用投身到造車來填補手機業務見頂的尷尬,不得不說是一個好的選擇。

當國內的手機制造廠商們开始用造車來尋找突破口的時候,蘋果則表現出來了相當的淡定。究其原因,還是在於蘋果本身並不需要用造車來緩解自身的焦慮,更不用通過造車來圈錢。僅僅只是通過手機,以及衍生於手機的業務,蘋果就可以賺得盆滿鉢滿。

正是因爲如此,我們才看到了當國內的手機制造廠商开始在手機的創新上失去耐心的時候,蘋果依然在手機上樂此不疲,孜孜不倦。正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我們才看到了類似「靈動島」的這樣一種設計的出現。透過這一點,我們依然可以確定的是,縱然是在創新業已見頂的大背景下,蘋果依然可以持續地給我們帶來驚喜。而真正保證蘋果可以持續地給我們帶來這樣一種不焦慮的內在原因,正是源自於它的不焦慮。

「破圈」早已越輪回

事實上,蘋果之所以表現得如此淡定,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它早已實現了「破圈」,更爲確切地說,它早就已經擺脫了對於手機的嚴重依賴,並且進入到了一個多元化發展的時代。當蘋果以多元化的發展來填補手機紅利見頂帶來的空缺時,那么,它的發展必然是淡定的,不焦慮的。

其實,至庫克執掌蘋果依賴,外界一直都對蘋果的創新有諸多的質疑,甚至還有人說,蘋果的創新僅僅只是停留在營銷上。然而,我們同樣要看到的是,蘋果在庫克的帶領下,實現了成功「破圈」,現在的蘋果早已不再是一家單純意義上的手機公司,早已不再是一家單純意義上的以手機爲核心的公司,而是變成了一家多元化發展,以投資爲主要驅動力的公司。

在很多情況下,手機業務,僅僅只是蘋果諸多業務當中的一個,並且在這個業務上,蘋果本身是有很大的話語權的。另外,手機業務,僅僅只是蘋果刷存在感的一個業務。借助手機業務,蘋果僅僅只是樹立自身的對外形象,而蘋果更多地是在做基礎設施,做服務。

當諸多的手機制造廠商們开始通過投身到造車領域來緩解自身焦慮的時候,孰不知蘋果早已實現了破圈,並且用這樣一種破圈超越了手機玩家們從單純地從一個領域進入到另外一個領域的怪圈,真正實現了自身的快速發展。

這是蘋果之所以表現出如此大的淡定,之所以依然還在手機身上孜孜不倦,之所以還在和手機死磕的關鍵原因所在。說到底,蘋果做手機,並不僅僅只是做手機,而是將手機看成了一個刷存在感的方式。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解釋蘋果手機淡定的原因,似乎是再合適不過了。

收割用戶如吹灰

雖然手機的出貨量愈發艱難,但是,面對這樣的困境,蘋果則是表現出來了不費吹灰之力的一面。透過今年的蘋果新品發布會,我們同樣可以看出蘋果在收割用戶上的輕描淡寫。無論是在芯片的角度,還是從續航的角度,甚至是拍照、衛星通信的角度,我們都可以看出,蘋果在收割用戶上表現出來了強勢。

或許,正是由於蘋果在這一方面的自信,我們才可以非常明顯地感受到蘋果的不焦慮。

如果深度分析蘋果在收割用戶上的打法,我們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出,蘋果是從高端到低端的打法,這樣一種勢能,讓它可以輕而易舉地收割一大批的用戶。相反,對於那些從低端到高端的用戶們來講,則表現出來了很大的難度。

看了今年的蘋果新品發布會之後,筆者更多地想到的是,蘋果在收割用戶的問題上還有一系列的方式和方法,還有一系列的抓手。這些方式和方法讓蘋果可以不至於陷入到流量見頂的焦慮裏,可以讓蘋果不需要用新的業務去填補手機業務的空白。

當然,我們還應該看到的是,這僅僅只是局限在手機這一個業務。除了手機之外,蘋果自身的生態的產品,同樣可以收割一大批用戶。另外手機衍生出來的PC、智慧屏等諸多衍生品,同樣可以收割一大批用戶。

透過這些現象,我們可以非常明顯地感受到,當其他的手機制造廠商們都在爲流量而焦慮,都在爲用戶而發愁的時候,在蘋果的眼中,這些流量和用戶恰恰就成爲了自己的收割對象。正是因爲如此,我們才看到了蘋果表現出來的淡定和從容,我們才看到了蘋果表現出來的不焦慮。

結語

當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們都在陷入到頻繁焦慮的怪圈裏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蘋果表現出來的淡定與不焦慮。深入分析這一現象背後的內在原因,我們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出,蘋果本身的盈利點的多元,蘋果的率先破圈,蘋果收割用戶的策略,都开始表現出越來越多重要的角色和作用。正是有了蘋果的這些優勢,它才可以不焦慮,它才可以不造車,它才可以繼續沿着自己爲自己設定的節奏前進。不得不說,這樣的蘋果,着實令人生畏。

—完—

作者:孟永輝,知名行業研究專家資深撰稿人,專欄作者,战略顧問。長期專注行業研究,提供深度思考與行業觀察信息。支持保留作者來源的分享,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蘋果,不焦慮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7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