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橙子
來源:格隆匯IPO研究院
9月14日,市場消息稱,港交所正在討論大幅降低硬科技公司在港上市的營收門檻,正在計劃一個新的18C章程方案,以讓從人工智能和芯片到自動駕駛汽車和智能制造等領域的公司符合上市條件。港交所最快可能於本月徵求公衆意見,並計劃在年底前敲定該計劃。相關考慮正在進行中,提議的細節仍有可能發生變化。
據知情人士透露,以下是針對這兩類公司提出的具體條款:非商業化公司在IPO時的市場估值要求將超過20億美元,商業化公司的營收門檻爲2億港元(2500萬美元)至3億港元,而不是目前的5億港元,市場估值要求至少是10億美元。
港交所發言人表示,將繼續推進各項措施,以確保市場和上市制度具有足夠的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並會不斷完善監管。正在研究在上市規則中新增一個章節,以滿足產品商業化尚處於早期階段的大型科技公司的上市融資需求。如有任何新的發展,港交所將適時通知市場。
具體來看,所謂的硬科技公司包括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機器人技術等領域企業。18C章節的討論和落地將有助硬科技公司進入市場,獲得股權融資支持技術研發,也有助於港交所擴大收入來源,提振市場信心。
2018年,港交所曾在《上市規則》中新增了18A、8A、19C三個章節。分別允許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權的創新產業公司和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在香港上市,針對新經濟公司的上市規則更加包容,改變了香港資本市場的生態結構。而當時在新規生效後,醫療公司掀起赴港上市熱潮。
值得注意的是,港交所9月14日盤中一度跌穿300港元關口,創下近兩年的新低,在擬修改上市規則消息傳出後,香港交易所股價有所拉升,截止9月15日收盤,香港交易所股價上漲1%至303.6港元,總市值約3849億港元。
今年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場募資活動明顯萎縮,IPO家數和募資額同比均出現下滑。在此背景下,一些企業在衝刺港交所IPO時,聘請由4家券商組成的“豪華保薦團”,另有一些公司選擇壓縮新股發行比例,以穩定上市後的股價表現。
德勤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港股新股數量爲24只,融資總額僅178億港元,與上一年同期的46只、2130億港元存在較大差距。上半年新股數量爲2013年以來同期低位,融資額則爲2012年以來的同期低位。
不過,7月以來,港股市場新股發行節奏开始加快。據Choice數據,2022年1-8月,港交所上市新股達48只(剔除舊股、股權投資等)。其中,天齊鋰業和中國中免先後在7月、8月登陸港股,募資額分別高達約130億港元、159億港元,爲下半年的港股IPO市場注入了一定的活水。
一直以來,中概股回流、二次上市的首選地便是港交所,但港交所也面臨強勁的競爭對手(新交所、瑞交所、倫交所等)。港交所CEO歐冠升曾表示,中概股回流可能面臨新交所的“截胡”,其中蔚來汽車於3月10日在香港二次上市後,又於5月20日在新加坡上市。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鄧聲興曾公开表示,若證監會和港交所能迅速制定措施放寬未盈利高科技企業上市門檻,這些項目的IPO進程可能會提前2年左右,這無形間給創投機構募資帶來新的助力。還表示希望證監會等各部門能加快研究未盈利科技企業IPO,以及創投積極運作項目赴港上市,並在最大程度上活化創業板,解決股民難以套現的問題,包括考慮引入證券莊家(Market maker)等,以提高股票的流通量及流動性。積極發展中國香港成爲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以及鞏固中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招商證券認爲,隨着2021年互聯網平台、教育等行業的嚴監管格局,疊加國內疫情的持續反復,投資者對港股新經濟企業風險偏好回落,拖累港股整體景氣度。港交所新一輪改革承接中概優質資產,互聯互通擴容進一步激發港交所交易活躍度,看好未來香港市場景氣度回暖帶動公司盈利提升和估值修復。
光大證券研報表示,2022年上半年市場交易量下降25%以上是港交所業績下滑的核心要素。受市場環境影響募資總額下降,今年上半年港交所募集資金較上一年同期下滑91%,下半年港交所仍有189宗上市申請正在處理中,並且SPAC制度施行後在2022年上半年有兩家SPAC在港交所上市,同時上半年仍有11家SPAC上市申請,有望給港交所帶來新的業務增量和發展機遇。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重磅!新規要來了?港交所欲降低大型科技公司上市門檻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18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