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加息潮的“孤勇者”:日本基准利率負0.1%,存款還要倒貼利息?100比索一年利息75比索,阿根廷利率高達75%
2年前

日本存錢真的要倒貼嗎?

近期美聯儲上調75個利息基點,加息停止時間從2023年年中推遲到2024年,導致美元指數衝破114,美十年期國債利率漲至4%以上。在美國經濟出現倒退且CPI高漲的現狀下,美聯儲推動近年來最大的加息幅度。美聯儲今年內已經連續進行了5次加息,但8月份的通脹數據仍然很“難看”,超出預期高達8.3%。

全球央行紛紛宣布跟進加息,例如加拿大在9月上旬第五次宣布加息75個基點;英國央行在8月宣布第五次加息50個基點;澳大利亞的第五輪加息也跟進了50個基點……有統計機構指出,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從未見過全球這種規模的“加息潮”,互相競爭的加息也成爲一種“新局面”。但也有逆行者——日本央行近期維持超低利率不變,仍未投身於全球收緊貨幣政策的浪潮。

日本基准利率負0.1%

自2016年成爲亞洲第一個負利率的國家後,日本負利率已持續多年。

上世紀90年代,日本股市與地產泡沫破裂,隨後遭遇了亞洲金融危機,經濟增長自此一蹶不振。2001年,日本开始實施0利率政策;2006年後由於宏觀經濟基本面向好,0利率政策暫時退出;2008年金融危機後爲刺激經濟增長,0利率政策再次施行。2016年日本央行宣布施行負利率政策,一直到今天。

與此同時,日本10年期國債也是持續走低,從1990年的8.265%下滑至1998年的1.8%,2002至2012年在1%上下波動,2016年後出現負利率。

即便是在通脹高企、全球主要央行爭相加息的大背景下,日本央行仍充當“孤勇者”。近日,日本央行宣布將短期利率維持在負0.1%,並將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目標維持在零左右。日本通脹率在8月達到3%,連續第五個月超過日本央行設立的2%的目標。但日本的通脹仍比美國溫和得多,美國通脹率依然高於8%。

一般而言銀行向央行存款時可獲得利息,但在負利率情況下反而需要支付手續費。通俗來說,你到銀行存錢,銀行不需要給你支付利息。相反的,你如果想要把錢存在銀行裏,你需要付錢給銀行。不過,日本負利率其實不是針對老百姓,而是日本央行給到金融機構的的利率,意在鼓勵金融機構給企業貸款投資。當然,普通百姓存款雖不至於倒貼,但利息也是非常低的。

巴西利率達13.75%

當地時間9月21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75個基點到3%至3.25%之間。這是美聯儲今年3月以來第五次加息,也是連續第三次加息75個基點,累計已加息300個基點。

同時,根據美聯儲最新的經濟預測,幾乎所有官員都預計,明年還有必要再把利率提高一些。據美聯儲官員對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測中值顯示,美聯儲的政策利率將在4.5%至4.75%的區間見頂。由此可見,美聯儲仍有較大的加息空間。

爲了應對通脹,全球央行紛紛進行大力度加息。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歐元區、英國、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央行近期進行了加息。其中,歐洲央行7月宣布加息50個基點,脫離0利率時代。

目前來看,已經有巴西、加拿大、印度等國家基准利率高於或與美國基准利率相同。其中,巴西基准利率高達13.75%。這是2021年3月以來巴西央行連續第12次加息,符合市場預期。

據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IBGE)公布的數據,今年6月巴西通脹率爲0.67%,高於上個月的0.47%,在過去12個月內累計增長11.89%。而根據巴西金融市場最新預期,巴西2022年通脹率將爲7.15%,高於該國管控目標的5%上限。

100比索一年利息75比索,阿根廷基准利率達75%

近期,阿根廷中央銀行再次宣布,將國家基准利率一口氣提高550個基點至75%,用以支撐其貨幣價值,以及遏制國內不斷高企的通貨膨脹。這已經是今年內阿根廷央行第9次提高基准利率。

阿根廷比索在這樣的快速通脹面前,根本無力維持其幣值。今年以來,比索已經貶值超過30%,且貶值風險仍在加劇,而這些都與美聯儲的大幅加息有着直接關系。同時阿根廷央行還表示,將在明年降低持有的短期債務水平,進一步推進縮表,爲持續對抗通脹做好准備。從數據上來看,阿根廷已經成爲全球通貨膨脹最爲嚴重的地區之一。

除了阿根廷外,還有10多個國家基准利率超過10%。數據寶統計,包括斯裏蘭卡、埃及、烏幹達等國家在內,國債收益率已超10%(一般國債收益率略高於基准利率)。其中,斯裏蘭卡國債收益率高達26.25%。(數據寶 陳見南)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全球加息潮的“孤勇者”:日本基准利率負0.1%,存款還要倒貼利息?100比索一年利息75比索,阿根廷利率高達75%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2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