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格理:維持騰訊控股 “跑贏大市” 評級,目標價下調 7% 至 433 港元
若以今日收盤價 254.4 港元計算,這一價格意味着還有 70% 的上漲空間!
該行預計,公司基本表現在 2023 年復蘇前仍將保持疲弱,廣告收入跌幅或將收窄,而遊戲和金融科技和企業服務或將保持疲弱。
報告中稱,公司將於 11 月 16 日公布第三季業績。該行預計騰訊三季度收入將同比下降 3%,情況與第二季度相似。由於成本改善,預計期內非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純利跌幅將收窄至 12%,而第二季度的降幅爲 17%。遊戲收入方面則預計同比跌 4%;廣告收入同比下降幅度將從第二季度的 18% 收窄至 8%;FBS 業務則同比增長 3%。
高盛:維持騰訊 “买入” 評級,目標價由 502 港元下調 12.5% 至 439 港元
若以今日收盤價計算,這一價格意味着還有 73% 的上漲空間!
該行認爲,騰訊股價較 9 月初的峰值大幅下跌 26%,因市場擔心第三季度營收增長疲軟,且料第四季度宏觀經濟疲軟令遊戲收入下滑所致。該行預計第三季總收入/非一般公認會計原則下營業利潤分別同比下滑 1%/8%,料廣告收入同比下降 9%,但料金融科技及商業服務收入同比增長 7%。
高盛表示,鑑於無與倫比的微信生態系統、遊戲領域的領軍位置以及在視頻账戶與 SaaS 領域新增長的驅動地位,騰訊仍然是定位最獨特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之一。由於宏觀疲軟,在第二季度營收/盈利觸底後,該行料其營收/復蘇增長將從 2022 年第四季度啓動,並將逐漸加速至 2023 年,預計管理層將繼續向股東回報價值。
花旗:維持騰訊 “买入” 評級,目標價由 468 港元降 14.5% 至 400 港元
若以今日收盤價計算,這一價格意味着還有 57% 的上漲空間!
該行該行相信騰訊優秀的管理和成熟的執行紀錄可以克服充滿挑战的環境,並在經濟好轉時有強勁的表現。
報告中稱,騰訊 9 月加強了回購勢頭,並在 10 月中進一步提升回購金額,該行認爲這再次證明管理層對股東回報的承擔和對估值的看法。該行預測,公司三季度的總收入將同比下降 2.4% 至 1390 億元人民,非美國通用會計准則淨利潤將同比下降 8.3% 至 291 億元。展望第四季度,該行預測總收入爲 1441 億元,同比輕微下降 0.1%,非美國通用會計准則淨利潤爲 290 億元,同比增長 16.5%,市場預測爲 1494/323 億元。
瑞信:維持比亞迪 “跑贏大市” 評級,目標價上調 2.5% 至 410 港元
若以今日收盤價 205 港元計算,這一價格意味着有翻倍空間!
該行認爲,第三季度的強勁盈利主要由以下利好因素推動:(1) 期內銷量強勁增長,環比增長 58%,同比增長 194%,達 538,704 輛,創下季度銷量歷史新高;(2) 售價上漲,比亞迪在今年 3 月將 PHEV 和 EV 產品的整車售價分別上調 3000/6000 元人民幣,其中大部分(售價較高的訂單)於第三季度开始交付。
該行預計,比亞迪的強勁盈利勢頭將在第四季度持續。預計第四季度銷量環比增長 35%/同比增長 173% 至 72.7 萬輛,並推動第四季度的淨利潤創下 65 億元人民幣的新高(環比增長 11%-19%)。
摩根士丹利:維持蘋果 “增持” 評級,目標價從 180 美元下調 2% 至 177 美元
若以昨日收盤價 142.41 美元計算,這一價格意味着還有 24% 的上漲空間!
該行認爲,對消費者和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第三季度經濟在 “惡化”,表明對 IT 硬件公司的估值進一步下降。分析師稱,雖然估值倍數降低了,但還 “還沒有跌至谷底”。盡管市場對 “壞消息” 的反映越來越明顯,但現在就對硬件企業抱樂觀態度還爲時過早。
分析師稱第三季度業績將面臨挑战,並將蘋果列爲其首選之一。他繼續 “偏向於質量型企業”,並將其盈利預期和目標價平均分別下調 10% 和 15%。
Piper Sandler:維持 Adobe“增持” 評級,目標價從 358 美元下調 4% 至 345 美元
若以昨日收盤價 293.5 美元計算,這一價格意味着還有 18% 的上漲空間!
該行認爲,收購協作式 UI 設計工具 Figma 的交易可能會使明年的每股攤薄收益低於 13 美元,而市場共識爲 15.53 美元,這將在短期內繼續拖累 Adobe 股價。盡管如此,分析師認爲,考慮到 “Figma 獨特的以瀏覽器爲中心的設計平台與協作工作流程可以幫助在未來 3-5 年內實現整個創意雲產品組合的現代化”,Adobe 擁有 Figma 肯定比沒有它更好。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大行速睇 | 騰訊目標價又遭大幅下調,但華爾街仍舊相信騰訊!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23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