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生如何穿越百年?
1年前

導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战和多次經濟大蕭條,一路走到今天,成爲全球醫藥老大,強生如何穿越百年?

金梅 | 作者 礪石商業評論 | 出品

幾乎每一個中藥企業都有一個強生夢,雲南白藥、片仔癀、馬應龍不一而足,它們都模仿着強生的路徑,在消費品領域大做文章。

2021年,強生營收938億美元(同比+13.6%),淨利潤209億美元(同比+41.9%),研發投入爲147億美元(佔總營收的15.7%)。它是中藥巨頭雲南白藥營收的18.6倍、淨利潤和研發投入的320倍,片仔癀營收的84倍、淨利潤的62倍、研發投入的529倍。

在全球60個國家地區擁有260多家運營公司的強生,穿越百年成爲全球醫藥老大,它不只讓中藥企業手追心慕,也是消費品、醫療器械與制藥領域衆多優秀企業的勁敵。

1

接住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1886年1月,從事醫療藥品銷售的詹姆斯伍德強生,坐在從紐約开往費城的火車上心潮澎湃。英國醫生約瑟夫李斯特推崇的無菌手術,讓手術致死率數倍降低,詹姆斯確定這是個大商機。

火車停在了紐約和費城之間的新布朗斯維克市,這裏鐵路、水路交通便利,兩年前還建了第一家醫院。彼時的詹姆斯不會知道,此後這座城市被稱爲“保健之城”,亦有自己的功勞。

他下了火車,租下了軌道旁50米處一個小樓的頂層。這一年,自由女神在美國落成,可口可樂剛被發明出來,踩在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轉型的初期,加之鐵路、電話、打印機的技術加持,正是創業的絕佳時機。

1887年10月,以三兄弟的名字命名的強生公司正式注冊。他們花費1萬美金买下設備,然後打通了運輸渠道,成爲世界上第一批能大規模生產無菌縫线的企業,此外它還生產外科敷料、紗布等。

1888年,它爲鐵路工人推出了急救用品,开啓了世界急救研究的先河。強生的產品也慢慢向醫院外滲透,1889年,強生將醫用縫线剩余的絲线“利用”,做成普通消費者买得起、價格低廉的牙线。

1890年,一次意外,讓強生开拓了一片新領地。

一位醫生寫信反映病人用了強生的藥膏後皮膚不適,公司研究主管立刻寄給醫生一包意大利滑石粉,建議塗在病人皮膚上,並迅速給所有藥膏都配了一小罐滑石粉。

顧客用後,大呼神奇,甚至要直接購买滑石粉。於是,它順勢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嬰兒爽身粉”,進入消費者健康領域,此產品曾一度佔據強生營收的40%以上。

1911年,它生產着世界上90%的棉线、紗布和繃帶。作爲保衛大衆生命安全的絕對剛需產品,一战期間強生不但沒有受到影響,而是全天候運作,支持前线需求。

一战結束後,公司二世傳人擔心美國獨立政策會影響海外出口,於是开始“建立全球工廠”。1919年,他在加拿大成立第一家海外公司,此後強生陸續落地美洲、歐洲、非洲、亞洲與澳大利亞等地,充分利用海外資源降低成本。

強生二世是個企業管理高手,他還提出了“Be local as you can be(盡其所能的本地化)”、“分權=創造力=生產力”的理念,充分利用當地資源使公司地方化,充分爲分公司授權實現分權化,這成爲了強生的管理模式。

醫療用品的主營業務,爲強生帶來了很多“副產品”。1920年,強生售出超1000億片的最暢銷單品——邦迪創可貼,就來自僱員對紗布、塗敷藥和外科用膠帶的DIY。

1927年,它推出modess牌衛生巾,並开始建立廣泛的個人護理消費品產线。這個產品就來自它爲產科醫生們定制的分娩用工具包。

1935年,战後越來越多的女性走出家門,爲節省洗尿布的時間,強生生產出一次性尿布。1938年,強生嬰兒油成爲世界上最早的嬰兒油。1944年,強生嬰兒潤膚露一上市,就成爲公司最暢銷的產品。

它總能敏銳地發現這些副產品的商機,並踩着時代的需求,將其商品化、品牌化,在產業領域內找到自己最有利可圖的跨界搶灘點。

1944年9月,強生於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彼時其子公司已經有31家,銷售產品1200種,年銷售額9360萬美元,淨利潤950萬美元。

1954年,它推出了無淚配方的嬰兒洗發水,成爲一項新的科技突破。由於一直對市場有敏銳的趨勢判斷,所以其日化產品總能以开局者的姿態,喫盡市場紅利。

此後它還利用收購,不斷在消費者健康領域开疆拓土,提升市場佔有。消費者健康縱然火爆(2021年該業務收入146.35億美元),但沿着這條路走下去,強生最多就是個日化細分領域的寶潔(2021年營收761.18億美元)。

然而2009年寶潔滑落全球市值前十榜時,強生卻挺進此榜,並且在榜上堅挺了11年,它還有“祕密武器”。

2

拓寬主業領地

強生敏銳地接住了消費者健康業務的“餡餅”,借着市場藍海期曾創造了公司超過一半的營收。但消費品領域的技術門檻不高,技術更新慢,競爭加劇後,很難保證持續的市場佔有和可觀的利潤。

作爲曾經推動現代無菌手術發展、讓急救箱成爲醫生標配的強生,不會因爲眼前的餡餅,而忘了自己醫療用品的主業。

1891年,它成立了一個無細菌研究室,在該實驗室的推動下,它圍繞手術、急救、牙科等領域开發出一系列的產品。它還开發出了縫线的密閉消毒技術,成爲當時無菌領域的前沿。

但它很快跳出了細菌的藩籬,开始提供更多的醫療用品、醫療器械等。1960年,強生收購了Codman & Shurtleff, Inc.的神經外科業務,並於1970年引進髖關節置換業務,骨科業務开啓。

此後通過多次收購,它成爲全球骨科耗材市場的領頭羊。2021年,其骨科業務營收85.88億美元,同比增長10.60%。

根據市場行情,強生不斷收購,拓寬業務領地、強化優勢、佔領藍海市場,同時做業務整合、剝離,以聚焦業務、提升優勢領域的話語權、利潤率。一系列動作後,其在骨科、外科手術、眼科、介入解決方案四大領域形成了優勢。

不斷湧進的新公司和自身的研發投入,使其2012-2021年間,在醫療器械方向申請了13151件專利。近年它還通過收購,繼續向骨骼3D打印技術,手術機器人技術、機器人輔助外固定系統等科技前沿領域尋求新的增長。

2021年,強生醫療器械業務收入270.6億美元,增幅爲17.9%,遠超消費者健康的增長。

雖然不斷地靠买买买开疆拓土,但過去5年,公司在醫療器械方面的並購投資僅爲100億美元,收購企業以中小型爲主。

這正是強生的並購智慧,它靠一衆“高性價比”的小型公司的收購、整合,小步快跑,降低公司的財務壓力,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選擇文化理念相似,有發展潛力的公司收購,成了其傳統。

很多人說,“強生重新定義了人們對大公司的認知”。完成收購後,它會確保被收購公司的獨立性。堅持絕對授權的強生,篤信小而獨立的公司,更有活力,研發效率更高,大公司的復雜流程會扼殺創新和發展先機。

收購的公司一旦表現不佳,它即會迅速剝離,從而保持業績的穩定。超強的盈利能力、可控的債務區間,讓其市值一路高漲。

2021年,公司醫療器械雖然成績亮眼,但與消費者健康業務相加,不過416.95億美元,並不足以將強生推向世界前列。

強生還有更厲害的增長引擎。

3

找到新的頂梁柱

2021年,強生制藥業務收入520.8億美元,增長達14.3%,托起了其938億美元的巨額營收。

深耕醫療系統的強生,怎能放棄制藥這個香餑餑?1959-1961年,它先後收購了McNeil Lab、Cilag-Chemie、楊森三家公司,漸漸挖开了制藥領域的金礦。

收購一年後,McNeil Lab推出了OTC版止痛藥泰諾,借着公司積累的消費品和醫療用品的渠道優勢,此藥甚至直接撬動了彼時OTC巨頭百時美施貴寶(BMS)的地基。研發能力超強的楊森制藥,則奠定了強生在處方藥研發上的品牌優勢。

60年代後,醫療用品業務競爭驟增,延續其任用頂尖銷售人才幫助企業反敗爲勝的傳統,強生挖來了寶潔的銷售總監James Burke擔任公司運營總裁。管理層的高瞻遠矚,也是其長久不敗的重要因素之一。

Burke推出了嬌爽衛生巾,通過電視廣告和衛生巾品牌收購,到1978年拿下了美國衛生巾市場的半壁江山。

1975年,OTC巨頭BMS爲了奪回被泰諾搶走的止痛劑市場,與高定價的泰諾打起了價格战。Burke則主導泰諾大幅降價,並利用電視廣告讓泰諾走向大衆市場,在OTC藥品銷售上一騎絕塵。

1982年,泰諾銷售額達到3.5億美元,成了美國銷量最大的日常保健用品,單品佔到了強生總利潤的17%。

崛起總伴隨着不可預知的風險。1982年10月,強生迎來了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危機。一位投毒者通過篡改包裝,在泰諾膠囊裏摻入了氰化物,導致7人死亡,引起美國一片惶恐。

這件事本足以殺死泰諾,然而它卻奇跡般活了下來。

起死回生得益於管理者的高瞻遠矚,更離不开公司幾十年自用不覺的文化根基——《我們的信條》。信條明確指出:首先關注客戶,關注世界上所有的醫生、護士及父母們;其次,關注員工,並尊重他們的尊嚴和價值;另外,關注社會,時刻提醒自己爲社會作出貢獻,維護共有財產;最後,關注股東的利益,給股東們合理的回報。

秉持首先爲客戶負責的信條,強生沒有推卸責任,頂着巨額損失,立即召回了3100萬瓶泰諾,通知醫院和經銷商全面停止銷售該產品,停止所有促銷廣告,在各媒體上發布通告,通知患者用片劑替代膠囊,或給予退款。他們還與出版社緊密合作,向公衆第一時間發布事件的進展。

泰諾保住了,但短短3個月,市場份額就從37%下降到7%。

爲了起死回生,強生推出了防篡改包裝的泰諾,且不再銷售有篡改風險的泰諾膠囊。公司還以“報銷篡改事件中可能丟棄的泰諾膠囊損失”的名義,在各地報紙上印發價值2.5美元的抵用券,鼓勵消費者購买新泰諾。

短短幾個月,泰諾銷量就恢復了正常,1989年其銷售額攀升至5億美元。90年代後,泰諾出走美國,成爲全球品牌。這場提前遇到並有利防範的危機,避免了其全球範圍內的大災難。

泰諾產品大獲全勝,但讓強生制藥業務騰飛的關鍵,乃是80年代其花費1000萬美元投資安進後,換來的促紅素。這筆投資爲強生帶來了近500億美元的銷售額。

跟擁有專利護城河的制藥相比,消費品、醫療器械的更新換代較慢,盈利能力不及藥品,很多制藥企業都退出了這兩個領域。但保留了多元化業務的強生,卻用多元有效平衡了商業風險。

90年代,強生春風得意的制藥業務,卻面臨專利懸崖,多個在研新藥研發失利,業務接連受挫。1990-1993年間,營收僅從112.3億美元增加到141.4億美元。此時消費品、醫療器械挑起了公司的大梁,引領公司繼續向前。

1993年,推出首款日拋型隱形眼鏡後,強生安視優成爲世界銷售第一的更換型隱形眼鏡品牌。通過一系列並購和新品推出,90年代,強生的消費品、醫療器械兩個領域的營業利潤,增加了一倍以上。

爲了謀求制藥業務的增長,強生开始大量兼並收購,擄獲制藥領域的“金剛鑽”。1999年,它以49億美元收購了Centocor,獲得了公司史上的第二個“現金牛”類克。因爲免疫性疾病具有非常大的治療需求,該品總營收超過千億美元,成爲制藥部門的營收提升主力,且暢銷至今。

21世紀後,強生一邊向內倡導“創新不怕出醜和失敗”,在藥品自主研發上繼續大力投入;一邊向外積極尋求領先的、有想象力的中小型研發企業進行收購,以並購的方式得到新的產品,擴大產品线。

經過不斷的收購整合,如今其制藥集中在“免疫,傳染病(例如HIV/AIDS),神經科學,腫瘤、心血管和代謝和肺動脈高壓”6個消費者被深深困擾的領域(2021年營收佔比如上圖)。免疫藥物和腫瘤藥物,貢獻了制藥業務營收的一半以上。

其銷售前十的藥品,全是年營收超20億美元的“重磅炸彈”。銷冠STELARA(治療多種免疫介導炎症性疾病)年營收超90億美元,貢獻了制藥業務18%的營收。2012年,公司以11億美元獲得治療骨髓瘤的Darzalex的獨家權,這個產品2021年就貢獻了60億美元的營收。

如今強生市值高達4488億美元,制藥業務當然是核心貢獻者。

2022年10月18日,強生發布了三季報,第三季度公司營收237.9億美元,同比增長1.9%,淨利潤44.6億美元,同比增長21.6%。其中制藥營收同比增長2.6%(132.1億美元),醫療技術業務同比增長2.1%(67.8億美元),消費者健康卻同比下降0.4%(38.0億美元)。

4

未完待續

身居高位的強生,也面臨着不斷的挑战。藥品污染、召回、訴訟、致死醜聞,這些問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尤其是鬧得沸沸揚揚的“爽身粉致癌”事件,更是讓它面臨着打不完的官司和無盡的賠償。有用戶也不禁質疑,這還是那個把用戶放在第一位的強生么?

官司纏身、增長乏力的消費者健康業務,變得越來越不招待見。2021年11月,強生宣布了其100多年發展史上的最大動作:將消費者健康業務剝離並獨立上市(預計2023年完成),制藥和醫療器械業務組成“新強生”。

消費者健康業務的剝離,可以讓“新強生”輕裝上陣。但也有人不禁好奇,一直跟用戶打官司的強生,是否把利潤和股東權益排得太靠前了?它是否顛倒了自己的信條順序?如果真的如此,它的繁榮會不會是沙上建塔?

近年來,“新強生”的賽道日漸擁擠,“低處的果子已經所剩無幾”,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一直依靠买买买擴容的強生,並沒有很好的內生力。2021年其研發預算爲147億美元,投入巨大,但效果甚微。長此以往,消費者健康的今天,會是制藥業務的明天么?

如果是,強生的下一個增長引擎又該去哪裏买呢?

相關證券:
  • 強生(JNJ)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強生如何穿越百年?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26109.html